如何評價《紅海行動》?

愛情灰常假


你在《紅海行動》裡看到了什麼?

前方包含劇透,注意閃避

一個問題

週末和朋友們一起去看了《紅海行動》

兩個多小時的快節奏電影

全程不敢上廁所

生怕錯過了一個鏡頭

出了電影院後大家都表示想二刷

而我滿腦子都在想著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用一整支精英小隊去救一個普通人?

大家都覺得這個問題的太過冷酷了

但是拋開情理只看邏輯的話

用一隊精英的生命去換一個生命

真的值得嗎?

這不僅僅是一個精英VS普通人的命題

這是以多條性命去搏一個可能

如果換作是你

你會做怎樣的選擇呢?

兩種爭吵

觀影后的這兩天

我問了很多人這個問題

卻始終沒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是的,我在等一個想要的答案

有的人說

綁架中國人就是看不起中國

為了尊嚴也要救

有的人說

軍人的職責就是服從命令

如果有命令,就一定要救

有的人說

普通人也是人

這些隊員的位置就像是苦熬數夜的手術醫生

即使希望渺茫也要試一試

還有極少的人說

是我的話就不救

希望太渺茫 犧牲太多了

他們在說救or不救

而我看到的是另一個方向的解答

第三種思路

再看一遍這個問題

為什麼要用一整支精英小隊去救一個普通人?

幾乎所有人的出發點都在 救or不救

而我關注到的是 一整支隊伍

這部“票房逆襲”電影和《戰狼2》有個差別

其實從上面的海報就可以看出

一個在講孤膽英雄的故事

而另一個是刻畫血肉橫飛的現實

為什麼要派一群人去救?

在這種險象環生的世界裡

沒有主角光環就只能是個分分鐘領便當的炮灰

拆開這個戰隊來看

通訊員、醫療兵、狙擊手、觀察員……

也許特種兵很強悍很多能

但絕不可能完美到無懈可擊

單打獨鬥不能面面俱到

但成為團體他們敢於涉險

他們 是一整支隊伍

四處細節

《紅海行動》是更真實的一個世界

沒有主角光環圍繞的英雄不死

多的是大尺度的血肉模糊的鏡頭

戰爭殘酷,漫天炮彈哪可能不負傷呢?

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所以才夠真實

這是一部硬漢組成的電影

其中不多的兩個主要女性角色

也沒有成為楚楚可憐、頗受照顧的反面襯托

女隊員也一樣敢拼敢闖、女記者也一同涉險

這是電影世界裡難得的平權

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

所以無辜的居民為救小孩而成為炸彈

石頭會把兩人合照藏入防彈背心

隊員面對戰場會恐懼、狙擊手每一槍都有壓力

有隊友犧牲時也會有瘋狂掃射的不冷靜時刻

硬漢也有柔情的一面,更顯動人

觀察員從壓力大到發抖到幾次救急

最後在塔臺上開出的那關鍵一槍

隊長從等待和服從到聯絡不上時的危機

哪怕是細枝末節處的點滴

都可以看出戰爭中的是在成長

第五種思考

在回答前面最開始的那個問題時

有個朋友猶豫了很久,最終選擇了救

他說,換位思考,如果真有那天

我不希望自己會被祖國拋下

只要還有希望

哪怕是希望渺茫

我也沒有被放棄

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處

記者剛與隊長他們會面時,幾經懇求

隊長說:

“我們只營救那個中國人。”

“其他人,對不起,沒有時間。”

可是最後,他們還是救了

無辜的人,能救的都救了

四人小隊還是冒險去搶了核武器資料

人情的暖

在熱血的背後

熠熠生輝

關於身邊的你我

這些血肉橫飛的畫面

還使我想起來最近的一篇文章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看似普通的小感冒在短時間內就帶走了一條生命

讀後滿是唏噓

小時候和外婆住在老年人聚集的老小區裡

外婆總叮囑不要打固定電話,聽著心慌

也許接起來就是前樓誰家的訃告

她總感嘆,

“前兩天還好好的人,怎麼說沒就沒了呢”

生命是脆弱的

即使是和平時代也是如此

你看不到的槍林彈雨的世界

是有人替你擋住了槍口

做了無名的英雄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審核得太鬆

血腥場景多得令人心口都揪緊了

真實的難受

2名犧牲的維和戰士

數十名因大巴側翻而失去生命的小孩

還有南京大屠殺紀念碑上數十萬計的同胞……

每一個數字的背後都是現實的殘酷

生命可畏,卻偏偏有人要挑戰底線

曝光“精日”的網友被人肉

有人為你擋住了戰火紛飛的世界

你卻只知道調笑……

然後呢

我們該如何評判活得瀟灑的自己?

枸杞泡茶養生大餐後熬夜消遣

轉發祈福甚至不惜盜圖改圖來吸引關注

還是用造謠投稿讓外交部出動來調查營銷號

在嬉皮笑臉、從百無聊賴的日子裡找樂子時

無名的英雄的屍骨還在炮火下

無數烈屬從此被打上了殘缺家庭的標誌

學醫的朋友跟我描述去關照臨危病人的場景

說覺得普通人都是了不起的

因為每一個躺在病床上、插著管的人都覺得

好好活著是一件格外值得慶賀的事

車頂的子彈打穿了石頭的左臉制露出了牙齦

可他還在窗口頂著空位,直到有一顆子彈……

石頭說:我好痛。

可他還在努力呼吸。

活著。

好好活著。

用一隊精英換一個普通人的生命,值嗎?


小師妹撩劇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電影時看到了最後的一句字幕――“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兩個犧牲的軍人,石頭是石家莊的,莊羽是煙臺的,我想這應當是真實的資料,心疼!


電影不僅有殘酷的戰爭場面,還有細膩的人物刻畫。對隊長的堅決、石頭未說出口的表白、不遜於任何成員的唯一的女隊員、狙擊二人組的互動等,還有敵方一隻耳等均印象深刻。

導演可能為了避免刻意煽情,許多感人的畫面一閃而過,導致全片幾乎一直在戰鬥,但不必太吹毛求疵,電影絕對是國產戰爭電影的翹楚。

《紅海行動》絕對是一部好電影,值得進電影院觀看。


心向青山


首先更正一下,紅海行動豆瓣評分一直在8.5左右,你說的9.5估計是沒幾個人評論的時候,貓眼評分倒是一直在9.5。

其次《紅海行動》豆瓣8.5分其實也高了,這部片我給評分是8分,整部電影全程打到尾,幾乎沒有文戲,人物刻畫薄弱,主題前後矛盾(前部分一直講紀律,後面又沒經過上級同意去找黃餅)。節奏把握不夠準,中間救人質以後感覺高潮已過,後面搶黃餅反而啥沒看頭了。還有配樂混亂等,都是這部片的問題。

但他不可否認這部片是近幾年來國產戰爭片最震撼的一部,血肉橫飛,斷壁殘垣,這才是最真實的戰爭,上一次給我震撼的還是《集結號》,而且題材不同,不能一起評價。

當然,8.5分也是靠同行襯托,有《捉妖記2》《女兒國》《祖宗19代》這些電影,8.5分也就不為過了。


Mr耀唯


日前,電影《紅海行動》像影片一樣,正上演絕地反擊!票房已突破30億,距離《唐探2》僅1億之遙。而這場逆襲主要得益於影片質量和口碑,《紅海行動》為中國戰爭片確立了一個新高度。



《紅海行動》中,演員的選擇非常棒,顏值和演技並重,為電影圈了很多粉。其中,冷靜睿智、身手幹練、豪氣干雲的“蛟龍突擊隊”副隊長徐宏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他的扮演者杜江,則無論是在影視劇中的精湛演技,亦或是在生活中的熱情陽光,都展現得極具男人魅力。



難怪其妻子霍思燕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他是一個對工作很認真負責任的人,而且很勤勞、用心,對自己要求很高,我很欣賞他,更崇拜他。

據霍思燕介紹,為了演好徐宏,杜江給自己制定了21天特訓計劃,每天六小時的力量訓練,一週13次,外加週末肌肉耐力有氧訓練。至於吃鹽,杜江解釋稱:吃鹽不能減肥,但鹽吃多了會讓人浮腫,這是因為鹽把脂肪、肌肉裡的水分都逼到了體表,他再通過跑步和蒸桑拿的方式把水分排出來,肌肉就會練得更好。



此外,這部電影的品推也非常棒,其破億海報設計高出《唐探2》幾個身位。而且演員家屬的感情推也做的很到位,我是被思燕圈粉了。

霍思燕與杜江這對熒屏情侶,從2012年戀情公開,到2013年喜得貴子,再到如今的引爆《紅海行動》,期間一直保持著夫唱婦隨的節奏。《愛情面前誰怕誰》、《草帽警察》、《再見,老婆大人》、《北京遇上西雅圖》等影視劇中國俊輝看到兩人的身影,而在《紅海行動》中霍思燕客串了無人機駕駛員,據稱是探班的時候被導演一眼相中。


總的來說現在的電影觀眾儘量挑剔但盡專業了,想單純靠明星和劇情堆砌已經是任何機會了。此外,和發行方良好的合作關係也至關重要,電影的“情商"也是決定是否大賣的關鍵因素。


尬聊11哥


作為春節檔被稱為口碑最好的電影《紅海行動》,作為一部電影來看,像在豆瓣這樣的平臺目前還有8.5分,我認為從一部電影的角度來看完全是虛高了,我覺得這部片子應該在豆瓣7分左右,如果到IMDb應該在6分左右。

《紅海行動》劇照

那麼為什麼這部片子的評分會這麼的虛高呢?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個因素:

一、共鳴,《紅海行動》把中國民眾那種壓抑很久的民族情緒給激發出來了,要知道80年代以後在戰狼2之前還沒有哪部電影能真正的把中國人的那種驕傲和自豪給表達出來,所以一部普通的戰狼2能拿到50多億的票房,而這部《紅海行動》在戰鬥場面的製作上又比戰狼2更加精良,而且部分鏡頭非常真實,這也是前所未見的。

《戰狼2》劇照

二、我們的觀眾欣賞水平還很低,可以這麼說,我們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甚至不知道如何來欣賞一部電影。一部電影的製作也包括硬件和軟件,硬件大概就是指我們能看到奧斯卡頒獎禮上的很多技術獎項,比如攝影、道具、視覺效果、音效、音樂、美術、設計等,軟件是指劇本、導演、編劇、演員等。我們看一部電影情緒很重要,但是要客觀地評價一部電影就要綜合考慮了。《紅海行動》無疑是硬件到位,軟件欠缺的。

三、對比,我們很少引進國外好的類似的關於現代的戰爭電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類型的戰爭片,或奧斯卡提名的電影也有不少,如果有時間大家可以欣賞一下,立判高下,近幾年我推薦的有《拆彈部隊》、《美國狙擊手》等。在戰爭中戰士不僅是戰士,他更是一個人,如果不把戰士當人來拍,那麼這就是電影最大的敗筆。這一點《戰狼2》都比《紅海行動》做的更好。

《美國狙擊手》劇照

那麼接下來我來講一下《紅》這部電影幾個硬傷,讓他無法成為一部8分以上的好電影。

一、全程高潮,一部好電影和一首好歌、一首好詩、一篇好文字都有共同點,他們都是陰陽頓挫,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有收有放,有鋪墊有高潮。就像一首好歌如果全是副歌部分聽到最後也會膩,更何況是一部2個小時的電影,雖然一開始看著過癮,但是估計很少有人受得了兩個小時的高潮。

二、人物刻畫,在這部電影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人物,只看到了機械人,雖然有劇情要求,但這是作為一部電影,而不是紀錄片來得,就算紀錄片也要表達人的情感的訴求。這點我們國家以前有《地道戰》、《地雷戰》、《小兵張嘎》、《狼牙山五壯士》、《英雄兒女》等作為榜樣,近期的《戰狼2》同樣也在這一點上完爆《紅海行動》。而好萊塢更是在戰爭電影中把刻畫人物當做電影的靈魂。

《英雄兒女》劇照

三、劇情空洞,劇情就像彈簧,當你把彈簧丫的越緊,它就能彈的越高。對電影的推動也是如此,好的劇情一般都是壓彈有節奏,推向最高潮前肯定有一個最深壓的動作,可惜在《紅海》裡我只看到了導演一而再、再而三的直接高潮。而且劇情相對老套,舉個栗子,當我看到電影裡有個戰士有吃糖的習慣後,我就和身邊的同伴說,這個人必死無疑。

四、3-40原則,什麼是3-40原則,就是一部電影可以把每3-4分鐘都單獨剪輯出來構成一個小片段,整部電影由40個左右這樣的小片段組成。好的電影都這樣,因為人的注意力習慣就只有200秒左右,如果不能及時的跟進轉場很容易造成觀賞疲勞,可是這部電影動不動就搞一個10-20分鐘的戰鬥場面實在受不了,看到最後越看越累。電影看得心累可以,但是看的身體累就不行了。

不可否認《紅海行動》算是一部表現了我們軍事實力強大的電影,同時也是正能量慢慢,但是離真正的好電影,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洛紐夏


我的印象裡面,紅海從上映伊始,豆瓣評分就是8.5分左右。



不少豆瓣網友說,《紅海行動》是中國版的《黑鷹墜落》。這個評價就很高了。

黑鷹墜落是現代戰爭片的標杆電影。到目前為止,豆瓣網的評分,還沒有哪部以現代戰爭為背景的戰爭片的評分,能高過黑鷹墜落。



===========================

實事求是的講,紅海的質量,跟黑鷹有一丟丟差距。個人覺得紅海打8分,是正常水平。8.5有點虛高了。


IMDB上紅海行動暫時是7.6分,不過評價人數還不是很多。而黑鷹墜落是7.7分,32萬人評價。


============分割線============

插個題外話,林超賢導演的另一部作品《湄公河行動》。



豆瓣評分是8分,IMDB評分是6.7分。

===========================

個人感覺,豆瓣的評分相比於IMDB,在個別題材上會有一些虛高。比如兩部入選豆瓣Top250,且排名在前50名的韓國作品《熔爐》和《辯護人》。



豆瓣上的評分是9.2分和9.1分,但是在IMDB上分別只有8分和7.8分。



張藝謀的作品《金陵十三釵》,豆瓣8分,IMDB7.6分。



這個現象我不好評價,尤其是韓國電影。在豆瓣網貌似有點過分吹捧了。




豆瓣上打分的人,更注重韓國人的大尺度,焦點集中在韓國什麼都敢拍,中國電影不敢拍,再過五十年也拍不出來的邏輯上。

這種思維,個人認為已經脫離了客觀、公證的打分態度。極容易情緒化和跟風打分。缺什麼就捧什麼,中國缺法制,就捧法制電影。反觀美國觀眾,什麼都見慣了,反而更能客觀公正的打分。從電影本身去打分!而不是揪住主題不放。某一些豆瓣影評人,總喜歡用主題給電影貼標籤。拍的好不好不重要,主題好就好了一大半。

這也是豆瓣評分,為什麼某些作品虛高的原因之一吧。


Mer86



今天看了紅海行動,整部劇情節奏非常的緊湊,打鬥場面非常炸裂,很震撼,劇情絲毫不拖沓,沒有尿點,是目前我看過最好看的軍事題材電影之一。



影片開頭就炸裂,海軍陸戰隊蛟龍8人構成的小分隊,為了活捉殺害我國航行在海域裡的船員的索馬里海盜,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的追趕那艘幾近逃離我國海洋領域索馬里海盜船隻,最後成功的活捉了殺害我國船員的索馬里海盜,場面打鬥非常激烈。


之後他們又接到了上級交代的保護華僑撤退的任務,成功的撤離華僑,當他們成功的撤離了中國華僑的時候,那些未來得及撤離的非華僑人士卻被炮火炸得支離破碎,殘骸,肢體在整個大巴車裡到處都是,場面很震撼,殘酷。

在解救海清飾演的華裔記者時,他們身處險地,8人組幾次死裡逃生,狙擊手之間的火拼看得人心驚肉跳,恐怖分子的迫擊炮,中國人裝備裡的無人機。那些武器裝備看得讓人熱血沸騰,完全炸裂。



為了解救被200多個恐怖分子關押起來的中國華僑,蛟龍8人組小分隊兩死兩殘,激烈的場面一刻都讓人不得停歇。



最後為了奪取可研製出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機密的黃餅。4人組成的小分隊,勇敢的踏上了戰場,把影片再次推上了一個高潮,讓人看得很過癮,很刺激,很勁爆。


美食毒舌君


首先確實得承認這是一部質量上乘的片子,票房口碑都不錯,剛剛和朋友看了電影,很震撼,不是場景震撼我,是作為一箇中國人心情很激動。

影片展現了“勇者無懼,強者無敵”的中國海軍,“蛟龍狙擊隊”八人組在撤僑行動中,沉著冷靜,兵分兩路救援,為了救出人質,他們直搗恐怖分子集中營,同時得知叛軍與恐怖頭目的“黃餅”交易,為阻止這個陰謀,他們不顧傷亡,毅然前行,他們真的為了國家的安全,隨時待命,隨時準備犧牲。






大家都是去找穿幫,站在自己的領域裡去吐槽,一會兒醫生說哪個場景拍的不真實,一會兒學地理的說方位有問題,前幾天還有新聞說家長投訴電影太血腥,影響到孩子了,可是我只看到了電影散場,那一行“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我真的很欽佩這些我們看不到卻知道他們一直都在的英雄,作為一箇中國人生活在中國,真的很幸福,國家強大,我們沒有過流離失所,沒有過被持槍威脅,沒有吃不飽穿不暖,雖然有住房難,看病難等等一些問題,可國家一直都在努力。
作為一個女生,我沒有看到血腥,我看到的是中國電影的未來,近幾年,中國電影也一路飄紅,希望中國影視可以多多優質,可以承擔起下一代的思想,大家可以多瞭解瞭解民族,國家的一些東西,而不是韓流,美國製造。

不是為了抨擊,只是有感


魚想飛525m5859


現在互聯網時代,什麼都流行口碑效應,豆瓣分從9.5分跌落至8.5分是觀眾認識過程的一個表現。《紅海行動》既然是一部軍事紀實片還帶點商業性,咋也不能強求一定要和那些藝術片文藝片去比。為什麼這麼說?去看看豆瓣真正穩定在9.5分的是啥片子就知道。


不可否認,這是一部難得的國產軍事題材佳作。不說別的,首先,這部影片終於讓國人終於改變了雜們解放軍穿綠迷彩只知道站崗或者打仗就是衝鋒的刻板形象,第一次看到了其實中國軍隊也是這麼地牛,咱們的軍隊也是現代化的。估計國家也有意展示一下解放軍的新時代形象,要不然也難過審。



電影也有很多缺點:

第一、文戲太弱。全篇大部分時間就是在打仗而且接連不斷,一場電影下來觀眾真的累。僅有的幾次也不夠深入,深深暴露了導演的直男心理。

第二、模仿痕跡太重。現在的觀眾都不好糊弄,個個都是接受過好萊塢電影的洗禮的。不理解去看看《黑鷹墜落》啥的就明白了。什麼時候看到中國軍人穿中國軍裝拿中國武器保家衛國,會更爽。



第三、主角不夠鮮明。這是一部弱化主角的電影,強調團隊。但這並不影響主角的凸現,換句話說沒形成IP(人們看到吳京就想起戰狼或者看到戰狼就想起吳京,看到紅海行動你想起誰?)

第四、開頭不夠出彩。影片開頭“蛟龍”執行任務,節奏太快,沒有展示出“蛟龍”僅僅著力於那個後來沒出過場的狙擊手,有點流俗了!


瓜牛看電影


一個字,燃!

二個字,很燃!

三個字,非常燃!


每一場戰鬥場面寫實又激烈,簡直是慘絕人寰!特別是那個汽車炸彈💣💣!


還有這個女演員聽說為了拍攝該劇10個月沒來“大姨媽”,真真是佩服!太不容易了!



和吳京的戰狼題材差不多,場面來的更觸目驚心如同身臨其境!我不管什麼反恐鬥爭什麼愛國情懷,我腦海中只有那些斷手斷腳!還有旁邊隨處可見的人皮!
絕對的五星好評,值這個票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