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建長城到底死了多少人,你怎麼看?

古風吹落梨花捲


秦皇島姜女廟的門前有副名對聯﹕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秦始皇修築長城,穿山越嶺,塹山堙谷,不惜民力,給當時的民眾造成深重的苦難。孟姜女哭長城,千古絕唱唱到今。打小我們都對這個悲情的傳說耳熟能詳。

秦人還留下一首《長城歌》,歌中唱道:"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大意就是說,要是生男孩就別養了,要是生女孩用肉來餵養這吧,為什麼呢,男孩長大服徭役,屍骨都堆在長城下了。

孟姜女的眼淚,秦人的歌,流不盡的苦楚,道不盡的修長城的心酸。彷彿綿延萬里的長城都是白骨堆砌而成的。

修長城到底死了多少人?眾說紛紜。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釐清幾個問題。

一、為什麼要修長城?

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15前年,方士盧生向始皇帝獻了一份圖讖,寫著"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理解這個"胡"是北部的匈奴,為了帝國的長治久安,遂派蒙恬帥三十萬大軍,出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設立五原、朔方郡,隨後軍隊就駐紮下來修築長城以防禦北方遊牧民族。

因此,修築長城的主力應該是這支固守北部邊防的軍隊。

這裡不得不說秦始皇戰略眼光的獨到,他北擊匈奴,沒有選擇追著匈奴打,而是重兵進駐河套地區,扼住匈奴南下的咽喉要地。

漢武帝時期要跟匈奴作戰,幾次交鋒都得不到便宜,後來漢武帝領悟到,趁匈奴主力進攻魚陽郡時,奇襲河套地區,從此扭轉了對匈奴作戰的被動局面。

扯遠了……

二、長城修多長?

有人會說,這話問的怪異,萬里長城當然是修萬里長了。這也是網上傳說修長城死幾百萬的原因,一想長城橫亙千里,都是人力修築,死這麼多人,肯定得,而且秦朝建造工程工期都壓的很緊,條件差,工程大,時間緊,還不得逼著老百姓拼命。

其實這裡有誤解,秦始皇修萬里長城,不是修萬里長,其實是在各國修築好的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當年燕國為防禦秦、趙、齊,修有"易水長城"長達五百里,北界長城防範匈奴,東胡,從上谷到遼陽綿延兩千多里。還有趙國、韓、秦國都修過長城作為防禦工事。

因此,秦國長城只是在各國上的基礎上修葺、擴建而成的。

三、修長城到底用了多少人?

首先明確修長城的是哪些人。

(1)蒙恬帥領的30萬大軍,驅逐完匈奴之後,就留下來修築長城啦。這是主力軍。

(2)周邊服徭役的民眾。

(3)發配邊疆的罪犯。

據記載修築長城最多時達到50萬左右。

從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蒙恬伐匈奴開始,到始皇死後,秦二世賜蒙恬、扶蘇死的時候(前210年)為止,共用5年時間築成。就按平均每年投入40萬人參加修築長城,一年換一撥5年時間投入最多總人員200萬,按死亡率二十分之一,死亡人數最最多大概也就在10萬人左右。

比起戰國時期,一場大戰動者幾十萬人員傷亡的來看,修長城造成的傷亡實在不足以對秦帝國的傾覆構成實質性的傷害。

所謂"天下苦秦久矣",鞭笞的是秦帝國長時間用民力太緊、太急,長城不是罪魁禍首。相反修築長城的成本比起鎮守北部邊防付出的戰爭成本要低的多。因此,歷代都在修長城!




開涮歷史


修長城死了多秒人,史料上沒有準確的記載。但還是可以推算的。

我們先搞清楚當時大秦有多少人,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全國總人口約3000萬。

史料又載,始皇派蒙恬將軍帶30萬人,北伐匈奴.蒙恬斥逐匈奴後,以黃河以南土地為44縣,築長城,。當然這30萬人是否作為工兵參與長城修建,史料中沒有記載,起碼我們有個參考,修建過程中,防守部隊需要30萬人。


又有資料顯示,秦始皇為了修阿房宮,運用了70萬人。

長城地處邊遠地帶,氣候惡劣。建築時為了起到防禦作用,主要是利用險要地形,特別是要儘量利用陡險的山脊,外側峭直,內側平緩,易守難攻,由此可見建設時的艱苦程度。

雖然是就地取材並,但取石量非常巨大,還要鑿成整齊的條石,再內填灰土和石灰,沒有山的黃土地帶主要用土夯築。沙漠地帶用蘆葦和紅柳枝條層層鋪沙粒小石子,在工具落後的時代,全是依靠雙手來完成,這些工作在需要大量的人力。

當時運輸工具落後,牛車、馬車加手推小車,大型石料全靠滾木、撬棍、絞盤等簡單的工具,在陡峭的山坡上,出現危險的幾率非常之大。因此建築難度上,要超過阿房宮的工程十倍不以上。

從民間故事可以看出,孟姜女時代,村子裡的年輕男人都被拉去修築長城了,而且大多是有去無回,因此推斷修築長城人數應該超過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大約600萬人。

你覺得這個推斷靠譜嗎?


聾王侃史


秦始皇修長城,究竟死了多少人?

司馬遷沒有給出確切的數字。為了嚴謹期間。我就藉助司馬遷所言,為秦始皇陪葬的嬪妃數量,來比照修長城死人的數量——死者甚眾。

修長城,被折磨致死、累死、病死、餓死之人。肯定比殉葬者多千倍、萬倍。



楊朱學派


秦長城以戰國時期各國長城為基礎,連接修建。為了減少人力和修築成本,秦長城因地制宜,以險制塞,是用就地取材的石塊和夯土修築而成。史料明確記載修築長城共計徵調50萬人。而且出土的秦簡,秦朝時期修築長城,服徭役是有工錢、管飯和按規定配發衣服的;一家不能同時徵調兩人服役;在冬季修築長城的人、工匠和隸臣減少工作量,三天只需完成夏季兩天的工作量等等,是非常嚴謹細緻的,並不是酷暴。並且秦時期對人員的死亡也是非常重視的,所以修築長城死亡的人數不會太誇張,大概10萬左右吧。


山林騰勝


秦始皇修長城動用全國之力,用暴力抓民伕修長城,這些民伕在飢寒交迫下,又要遭受官府監工的皮鞭揮舞酷打,據史料記載修長城時民伕一百多萬人,最後只剩下數萬人

,因此被餓,累,打折磨而死有百萬多人!


雲遊者說


假如那些黑秦始皇的人還有良知的話就請收筆吧,那是個防禦性工程,如沒他我們農耕的民眾就無法平安的生活,因為遊牧民族的生活是很艱幸的,遇到天災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到農耕地區搶糧食,而長城就是為了阻擋湧來的遊牧民族,從而保證農耕民族的安定生活,也是無奈之舉,試問天下那個大型工程不死幾個人,秦始皇修長城死了多少人至今也沒有正確的歷史答案,而現在的數據都是傳說,是那些黑始皇帝的人胡說八道而己。


用戶3642556897900


哪朝帝王打天下要死人的。萬里長城代表中國人民偉大知慧和獨力意志在瘋狂敵人中國人民也要趕走他。


用戶113199433044


一將成名萬骨枯。

想想看,修建長城需要多少人,耗時多少年,流多少汗,灑多少血,多少人因此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又何止一個孟姜女?


北國風向


沒有具體文獻,不好猜測。但數據應該不大


風吹草低現叉叉


舉國民力 保守100多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