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明知道和珅會死,為什麼還把心愛的十公主嫁給豐紳殷德?

開花的小綠葉子


這個問題好像問得沒什麼道理,乾隆如何會知道我們的和珅和大人會在他駕崩不到半個月就倒臺呢?這事,要怪就怪嘉慶太操切了。

事實上,乾隆把十公主即和孝公主許配給和珅之子,是經過他千挑萬選才安排的,在他看來,當時還沒有比這個更好的呢!

乾隆一生,福大命大,克妻克子,其妻妾與子女大多走在他的前頭。在其一生中,乾隆總共有十個女兒,其中皇長女、皇二女、皇五女、皇六女、皇八女均不幸早殤。

乾隆四十年時,和孝公主誕生。這年,乾隆65歲,這也是乾隆的最後一個孩子。



通常來說,做父母的最重視、最疼愛兩個孩子,一個是初生的長子或長女,另一個是老小,這也是人之常情。

因此,和孝公主從小就得到乾隆的極大寵愛,更何況,在和孝公主之上,最小的皇十七子永璘也比和孝公主大9歲。

和孝公主長大後,也確實聰明伶俐可愛,到老皇帝這時倒犯愁了。按常理,滿蒙實行聯姻,但乾隆可不想和孝公主遠嫁草原,但京城的王公貴族,又沒有特別合適的人選。

這時,乾隆把目光投向了寵臣和珅。

和珅當時有一子,年齡只比和孝公主小半個月,長得模樣俊俏,討人喜歡。



更重要的是,和坤當時可謂是年富力強,且身兼戶部尚書、軍機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九門提督等要職,儼然是政壇上一顆冉冉上升的新星。

此外,乾隆也確實欣賞並喜愛和珅,君臣聯姻,結為百年秦晉之好,豈不是再添一佳話?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將和孝公主和和珅之子的八字看過後,乾隆十分滿意,隨後便把未滿六歲的和孝公主指婚給和坤的兒子。

為此,乾隆還特意給這位未來的佳婿賜名“豐紳殷德”。



“豐紳殷德”在滿語裡有“福祿”、“福澤”、“福祉”的意思,大意是夫婿將來壽山福海,公主嫁過去後當然是前途無憂。

總而言之,在乾隆看來,和珅有自己的提攜,仁孝公主下嫁其子是最合適的安排,即使自己百年之後,寶貝女兒的前途也是最有保障的。

從這個角度上說,乾隆怎麼可能會直到和珅很快被扳倒,他總不可能會想著坑害自己最心愛的女兒,這顯然是不成立的。


坑爹史冊


沒有人能預知未來,就像大家無法預知明年此時此刻的你會是個什麼樣子,同樣,最好不要站在歷史的上帝視角去評判一件事一個人一個朝代。就像乾隆在準備把自己姑娘嫁給和珅家的時候,肯定是沒有想到和珅最後的下場會是這個樣子的。

好,咱先轉移一下關注點,很多人都知道乾隆的老姑娘是十公主,但很少人知道這個姑娘的具體生平,今兒先說說這位乾隆的心頭肉的固倫和孝公主。

乾隆弘曆這一輩子一共有五個成年的公主,一共生過十個,夭折了五個(清代的夭折率好高)而今天的主人公十公主便是弘曆的最小的閨女,自古老么最受寵愛,到了乾隆家也不例外,和孝公主也長相也隨爹,是個超卡哇伊超靈巧超活潑的女孩,她出生的這年,乾隆已經六十有五了,老來得女自然更加的視如掌上明珠,所以經常的賞賜加封。

這個便是給乾隆生下十公主的妃子-惇妃,她是借女得福,由於十公主被老爸乾隆寵愛,她也常被賞賜各種福利,但是她膨脹了,那是在乾隆43年的時候,由於她依仗著女兒受寵,心態也慢慢發生了變化,並不是像一開始那樣處人處事小心翼翼,而是開始喜怒形於色了,說白了就是驕傲了,有一次她竟然在自己的宮內動用私刑,活活的把一個她不待見的宮女給毆打致死了,這還了得!!畢竟這些宮女也都是出身於八旗顯赫人家,自然人家也得要個說法,乾隆後來得知了這個消息後,也是氣憤非常,這要不是十公主在,乾隆一定會將惇妃一擼到底,但念及愛女怕她傷心,硬是從輕處罰,不痛不癢的給惇妃警告降級處分而已。

最重要主人公,和珅及豐紳殷德出場。

十公主和和珅之子豐紳殷德說來也巧,他倆竟然同歲,只是十公主稍稍比小和大一點點而已,這個時候的和珅依然是乾隆的得力干將,正史上看,和珅在這個時期可謂是人生巔峰的狀態,手握大把的要害部門的權力,乾隆皇帝對其也是非常滿意,畢竟和珅的辦事能力在同期幾乎無人能及,能夠為乾隆解憂,試問,如果你是乾隆帝,你能不喜歡這樣的幹才?但權力越大的時候,往往也是人最容易膨脹的時候,和珅也不例外,在成功的把十公主迎娶進和門之後,和珅可以說是到達了人生的頂點,他權上加權,自己的身份又多加了一層皇親國戚的頭銜,而和珅自己的女兒,其實也嫁給了愛新覺羅皇族,成為了一個貝勒了媳婦,這個貝勒是康熙大帝的重孫子,同樣和珅的侄女,也就是和珅弟弟的女兒,也通過和珅的關係嫁給了乾隆之孫綿慶,這幾乎把和家和皇族緊緊的聯繫交織在了一起,和珅徹底成為了大清國首位集各種光環於一身的“二皇帝”了,

只要是人,就永遠跳脫不了容易膨脹的怪圈,和珅也步了十公主生母惇妃的後塵,開始了乾隆最不想見到的弄權跋扈的深淵,但此時的乾隆年事已高,自顧不暇,自然也顧不上教育和珅收斂,便嚥氣西去了,此後嘉慶皇帝親政後做了一件世人皆知的事兒,殺和珅。

而這一次又是十公主的出面,保留了公公和珅的體面-保留全屍,自盡而亡。

  


老豬的碎碎念


乾隆作為十全老人在康熙,和雍正的打拼下。乾隆的日子可謂是小資。揮霍無度,曾經六下江南。給戶部造成巨大的壓力。

和珅,作為戶部的大管家。也是深感頭疼。當時十五阿哥去剿匪。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乾隆只是一句話,讓和珅去辦吧。和珅就拼盡全力,解決資金難題。不可否認,和珅是非常有能力的,也是一位幹練的官員。但是乾隆皇帝也太能花錢了,他不得不需要,左右逢源的,積累一些發家致富的道路。乾隆也知道,和珅是個貪官,但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一直在縱容和珅。

我認為,乾隆應該是,沒有想到和珅會被殺的結局。否則他也不會將自己心愛的女兒嫁給豐紳殷德。乾隆當時認為和珅是理財能手,自己的地位也不會衰落下去,讓女兒嫁給和珅的兒子,是想讓女兒,榮享富貴。可惜沒想到乾隆剛剛死掉,就被賜自盡。

和珅被抄家,財產相當於大清國15年的收入。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在權力鼎盛的時候,沒有剋制住自己的慾望給自己,造成了滅頂之災。常懷敬畏之心,方能長久。


小書屋讀書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怪異,屬於虛假前提的問題,這個前提根本不成立。

乾隆根本不可能知道嘉慶帝會處死和珅,甚至乾隆還沒得及安頓和珅就死了,連自己要死都不知道,又何以得知和珅會被處死。

乾隆不是一個好皇帝,他上臺時接過來的是盛世,到他下臺時,大清國已是危機四伏,有這麼一句話清朝所謂的盛世不過是飢餓的盛世,乾隆朝更是如此。農民起義到處都是,官員貪汙之風盛行,到了所謂的盛世轉衰的時候。


乾隆一生是個好大喜功的主,喜歡花錢,喜歡無度的花錢。然而就算是在盛世,皇帝的花費也是有預算的,不可能是想花多少就花多少。可是到了乾隆後期,和珅就是乾隆的錢袋子,這也是他官職升得比較快的原因之一。和珅搞的錢大部分都是為乾隆準備的,和珅的錢就是乾隆的小金庫。

正因為如此乾隆才會寵信和珅,讓他年紀不大就擔任了首席軍機大臣,當上大清國的CEO。



十公主出生的那一年,乾隆已65歲了。由此可見乾隆的身體還是比較棒的,在64歲時還有炮打活人,傳播種子。

乾隆的孩子比較多,但大多都早早死去。這個十公主的出世,標誌著乾隆的身體一級棒。在乾隆的眼中,也代表大清國繁榮昌盛,江山永固。

乾隆就非常喜歡這個小女孩,固倫和孝公主本來是皇后的女兒專用的稱號,但乾隆就破格給了這個小老婆生的女兒,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乾隆有多喜歡這個女兒。


十公主從小就和其它阿哥一起長大,跟著乾隆一起練習騎馬射箭,在上書房參與政事。穿上男裝,更顯英姿,乾隆就嘆道:可惜不是男兒,要不然就把皇位傳給她。

乾隆五十四年,十公主就出嫁了,這是乾隆最喜歡的孩子,自然是陪嫁多多的,肯定也要嫁給好人家才放心。乾隆把十公主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就代表著自己信得過和珅,相信豐紳殷德能讓自己的女兒幸福。

應該說豐紳殷德確實是一個還說得過去的男人,他們結婚後生活還算幸福。



但乾隆喜歡和珅,不代表嘉慶也喜歡和珅,事實是相反,嘉慶早就看和珅不順眼了。

乾隆剛死,嘉慶就下旨讓和珅與死黨福長安晝夜輪守梓宮殯殿。按大清國律例,在這時主辦大臣不得離開宮殿,尤其是象和珅這樣的治喪委員會主席。這就相當於變相剝奪了他的權力。

第二天,嘉慶就下令讓自己的親兄弟和親信接管了軍機處和戶部,斷了和珅的後路。然後讓自己的親信領兵把梓宮殯殿團團圍住。

正月初十,乾隆皇帝頭七剛過,和珅和他的兒子豐紳殷德就被抓起來審訊。這時十公主當然來找自己的親哥哥求情來了,嘉慶也非常喜歡自己的小妹妹,就把和珅府一分為二,一半給十公主夫婦用,另一半給了自己親弟弟慶郡王永璘。


後來豐紳殷德真的犯了錯誤,嘉慶就只好免除了他的一切官職。到這時,一家上下就只能靠十公主從宮中拿錢來度日了。

十公主35歲時,豐紳殷德就死了,按清律,公主不得再嫁,因此十公主從此就只能守寡。到了道光三年,49歲的十公主也死去了。


新知傳習閣


陰謀論者一定會覺得乾隆對和珅是養豬,養肥了留給兒子過年,這位豬倌對這隻肥豬的養成計劃傾注了大量心血,甚至在養肥的過程中也安插了臥底——固倫和孝公主,讓她打入和府,第一時間觀察豬的發育情況。

乾隆年,和珅因為查辦李侍堯一案,晉升為戶部尚書,並升任御前大臣,乾隆對這個說話辦事能力又這麼秀、卻非常清廉的傢伙非常滿意,就在這一年,把和珅五歲的兒子賜名豐紳殷德,指婚自己寵愛的十公主,同樣也是五歲的固倫和孝公主。

九年後的乾隆年,和珅已經吏部、戶部一肩挑,還是文華殿大學士、殿試讀卷官、權傾朝野,當年豐紳殷德與固倫和孝公主奉旨完婚,達成政治聯姻。

這位固倫和孝公主在乾隆面前不是一般的受寵,乾隆一共生了十七位皇子、十位公主,這位十公主是最小的公主,比距離她最接近的哥哥小9歲,比距離年齡她最近的姐姐小了17歲,是乾隆四十年所生,當時乾隆已經六十四周歲,妥妥的老來得子,這代表著老年乾隆的旺盛生殖能力,不光百姓家愛么兒么妹子,乾隆也同樣如此。

從固倫和孝公主的婚配問題上可以看出乾隆對和珅的重視程度,皇帝家與別人家結親的標準只有一條,那就是親王貴胄、朝中重臣,關鍵是到了固倫和孝公主這裡,皇帝家已經十來年沒跟別人家結親了,在這種前提下不管選擇誰家,其實就是一個風向標作用,意味著這家主人的實力和恩寵。

晚年的乾隆會不會真的像電視劇演的那樣,知道和珅是巨蠹大貪,但養成肥豬留給兒子過年總不是壞事,而且還看在親家的面子上,給他留了保全屍的錦囊?這種事在正經史料上絕不會提,只有野史津津樂道。

乾隆知不知道和珅貪?應該知道,但真不知道能貪的那麼厲害,另外關鍵是真的離不開和珅,皇帝這職業也是高危職業,精神壓力不是一般的大,滿朝文武裝忠臣的、拍馬屁的都不缺,但把皇帝的心思研究的最透徹的只有一個。皇帝這一天到晚的累個賊死,也想有知己好友能逗逗悶子,舒緩心情,和珅總是能出現在最需要的時候,說出最適當的言語,提出最好的建議,做出最好的解決方案,更是精神上最可慰藉的夥伴。

要我說,乾隆對和珅後期尾大不掉的處理辦法是一顆紅心兩種準備,固然可能是留給兒子的新年禮物,但固倫和孝公主的提前下嫁也是一道雙重保險,你和珅真要是不那麼太貪,那份可觀的家產當做給心愛的女兒的一份厚禮,左右都是一刀,亦皆如我所願!


歷來現實


現在普遍流傳的一種說法是這樣的:

乾隆明知道和珅是鉅貪,就是不殺,特地留給兒子嘉慶皇帝立威用的!

其實我倒不這麼認為,乾隆並不想殺和珅,也不是想要把和珅留給自己的兒子嘉慶去立威。我認為乾隆根本就沒有去考慮過自己死後和珅會怎麼樣,他考慮的是自己活著時如何更好的利用和珅。

和孝固倫公主是乾隆最小的孩子,出生於乾隆65歲的時候。對於這個女兒,乾隆可是寶貝的不得了,那可是自己老年雄風猶在的最好證明。

看到“和孝固倫公主”這個封號了沒有,按照清朝制度,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叫固倫公主,其他嬪妃所生之女只能叫和碩公主。但是和孝固倫公主的母親是惇妃,只是普通的嬪妃。

要麼就是乾隆特別喜歡這個小女兒,才破例給了她固倫公主的封號;要麼就是乾隆對於和珅的重視,故意拔高了自己小女兒的身份。乾隆把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和孝固倫公主下嫁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可見乾隆對於和珅的重視。

但不管怎麼說,和珅能在乾隆一朝屹立20多年不倒,最大的靠山就是乾隆。

乾隆雖然自詡為“十全”老人,但晚年確實是窮奢極欲的,那自然是要耗費無數的金錢的。錢從哪裡來?自然是從和珅手裡來。

說白了,和珅之所以能成為鉅貪,一方面是和珅這個人確實有能力,另一方面則是乾隆默許的。在乾隆眼裡,和珅只是乾隆用來斂財的一個工具,而且這個工具用起來特別順手,一天不用還不行。

乾隆本意是把和珅斂的財,分一點給和珅,好讓和珅更加死心塌地的為自己幹活。但是乾隆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工具卻有了自己想法,把大頭給私吞了,然後把小頭給了乾隆。這才有了和珅死後抄家抄出了8億兩白銀,相當於大清15年的財政稅收。


當乾隆為了一個可笑的理由(當皇帝的時間不能超過康熙的61年),在當了60年皇帝之後將皇位傳給了嘉慶,然後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但實際上,乾隆依舊是最高統治者,嘉慶只是幌子,而和珅則是乾隆在朝堂的代言人!

乾隆對於和珅,是重用加拉攏,其實就是為了更好的利用和珅為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方便做的事情,至於自己死後嘉慶會如何對待和珅,那就不是他所考慮的事情了。

對於嘉慶來說,乾隆和和珅都是自己君臨天下的阻礙。而且乾隆才是最大阻礙,和珅只是小跟班。

但是沒關係,乾隆已經行將就木,馬上就要入土了。至於和珅,沒有乾隆,他什麼都不是,分分鐘就能除掉。

而且嘉慶還算是顧忌了兄妹之情,只處決了和珅,饒過了豐紳殷德!


胡史亂翔


乾隆給和珅一個錦囊,裡面寫的內容是“留全屍”,可見乾隆是知道自己死後,嘉慶會對和珅下手的,那和珅是必死無疑的,那為什麼還把最寵愛的十公主嫁給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呢?

這個看起來很不符合邏輯,當你感覺不符合邏輯的時候就對了,因為歷史上根本就沒有乾隆給和珅一個錦囊這一出,因為乾隆根本就無法預知和珅會被嘉慶殺死這一出,但是編劇知道呀。

那編劇為什麼這樣設計呀?第一,是為了讓情節更好的好看,給和珅一個驚喜,也給觀眾一個驚喜,第二,電視劇裡面都有一個聰明人,能夠預知未來,比如《雍正王朝》裡面的鄔思道簡直就是編劇,能夠準確算準每一步,那麼乾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已洞悉了一切。

所以我比較喜歡《宰相劉羅鍋》裡面的情節,那就是乾隆什麼都沒有留下,但是設計了劉墉與和珅的最後一次談話,這樣的設計更合乎邏輯,也更有意義。

那我們就回來歷史來講,乾隆對最小的女兒十公主,也就是固倫和孝公主的寵愛,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固倫和孝公主長得像乾隆,而且性格比較剛毅,能彎弓射箭,乾隆還普經對她說:你要是皇子的話,我肯定傳位給你。

那乾隆最寵愛的大臣必然是和珅,而豐紳殷德做為和珅的嫡長子,也很受乾隆帝的寵愛,乾隆將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嫁給最寵愛的大臣的嫡長子,是很順理成章的,所以在乾隆四十五年,豐紳殷德五歲的時候,乾隆為他取了這個名字,並且定下了這門親事。

而且有意思的是,固倫和孝公主生於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三,豐紳殷德生於乾隆四十年正月十九,兩個人就相差十六天,也真是機緣巧合,說是天作之合也不為過。

至於和珅被嘉慶賜自盡,那是二十年後的事情了,乾隆哪裡可能預見得到呢?再說,將十公主嫁給豐紳殷德,這樣和珅還能有個體面的死法,而豐紳殷德也能不受牽連。另外,固倫和孝公主死於道光三年,她不管怎麼樣,她還是乾隆最寵愛的公主,嘉慶帝和道光帝也會厚待她的。


歷史簡單說


乾隆皇帝前前後後一共有十個女兒,活到成年的只有五個。十公主是乾隆皇帝最小的女兒,人類基因為了保證代代相傳,最小孩子夭折的幾率更大,為了保證比較小的孩子的存活,一般都會在老么身上花費更多的親代投資。這也就是為什麼家裡最小的孩子最受寵愛的原因,帝王家也不例外,十公主就是乾隆皇帝最疼愛的小女兒。


十公主也叫和孝公主,她出生的那一年乾隆皇帝已經六十五歲了,老來得女,自小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和孝公主自然是要什麼有什麼。乾隆皇帝生前肯定都已經物色好了自己的接班人,嘉慶從小恨和珅這個乾隆皇帝應該也是知道的,那麼為什麼乾隆要把十公主嫁給豐紳殷德?


和珅的歷史評價大多與貪官的形象出現,但是細數和珅除了貪之外也沒有做過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信任而且進入權力的核心圈層,說明此人確實有能力。和紳貪汙乾隆不是不知道,而是他的功遠遠大過他的過。乾隆皇帝還需要這種人繼續為他服務,所以就沒有動和珅。乾隆皇帝知道嘉慶繼位之後,一定會對這位貪官動手。將自己女兒嫁過去最起碼可以保住和珅家的香火,不至於滿門抄斬。


公主雖然幸福,但是婚姻從來都離不開政治。儘管十公主備受寵愛,依舊逃不過自己父親的算計。事實上也是這樣如果沒有十公主求情,嘉慶皇帝一個都不會放過。豐紳殷德雖然僥倖逃過一劫,但是嘉慶皇帝的內心依舊對他不滿,很快就找了理由將他攆出京城,不久之後豐紳殷德就死在了外地。  


品讀武器裝備


和珅,在乾隆年間仗著皇帝的信任,無惡不作,貪汙成性。但是,乾隆皇帝對他的惡行熟視無睹,還一直對他進行各種豐厚獎賞。在乾隆年間,和珅家族是權錢並得,不折不扣的大贏家。


不僅如此,對和珅的後人,乾隆皇帝也是大加賞賜。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遺傳了和珅的高顏值,長得一表人才,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乾隆十分喜歡,不僅封了高官,還把自己最喜歡的女兒固倫公主許配給了他。

這場婚姻,不但是對和珅的賞賜,更是一場政治聯姻,並不是題主所說的,乾隆早就料到和珅會死。乾隆恰恰認為和珅可以一直輝煌下去,世代襲爵。為此,乾隆還給豐紳殷德賞賜了一場十分隆重的婚禮。這種倒貼嫁女的做法,只有皇家能做出來。



嘉慶上任後,毫不留情的殺了和珅,為了給乾隆留個面子,給和珅留了個全屍。而他的兒子豐紳殷德,也因為家族突然而來的變故鬱鬱而終。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無休無止的貪念。


歷史密探


世事難料。漢文帝時相士說文帝最寵愛的鄧通會貧困而死,於是漢文帝將蜀郡嚴道縣的銅山賜給他,允許他鑄錢,在文帝時期鄧通富可敵國。但是在文帝死後鄧通果然如相士所說淪為乞丐而餓死街頭。

乾隆帝作為父親,肯定不會把女兒許嫁給將來肯定要被抄家砍頭的人家。只不過是乾隆帝並沒有料到和珅一定會敗家身死。另外為女兒擇嫁時的標準不同,可能乾隆帝過於疼來這個老來得女的十公主,所以覺得只有和珅這樣有錢有勢的人才能像自己一樣給十公主未來的生活更好的保障。俗話說“嫁女擇佳婿,勿索重聘”,顯然乾隆帝並沒有依照這條標準。

說實話,十公主嫁給豐紳殷德真是可惜了。十公主,即固倫和孝公主,生於乾隆四十年,也就是乾隆帝六十五歲的時候。據說十公主長得很像乾隆,因此被愛如掌上明珠。《嘯亭續錄》記載乾隆帝曾說“汝若為皇子,朕必立汝儲也。”

長輩對晚輩的喜愛剛開始可能會因為一點相貌的原因,時間長了肯定不只是這點淺顯的原因。這位十公主據說長大後性情很剛毅,能挽十力弓,常男裝隨駕校射鹿,這一點投合了乾隆皇帝的喜好,因此更喜愛十公主。

另外覺得十公主雖然是皇帝愛女,但是十分識大體,很懂事。坦率說,乾隆為女兒擇的婚事實在不合適。作為公公的和珅權勢盛而聲名狼藉,作為夫婿的豐紳殷德則是一個實足長不大的奶瓶男,哪裡配得上性剛毅、識大體的十公主?《嘯亭續錄》說豐紳殷德在下雪天還像小孩子一樣打雪仗、堆雪人玩。十公主都看不下去了,問他:你都多大了?還玩這種小孩子的遊戲?

對於自己公公和珅公主也早有隱憂,曾對豐紳殷德說:你父親受皇恩隆厚而不思報效,沒有寸功,卻日漸行賄受賄,如果哪天身家不保,恐怕你要受牽連。

和珅自己的下場純屬自己作的。乾隆死後嘉慶查抄和珅家產,為了照顧自己的小妹妹和孝公主還把和珅的宅第、花園、熱河寓所的一半留給了公主。豐紳殷德一家雖倖免,後來全靠公主治家有方能內外嚴肅,賴以小康。

豐紳殷德死於嘉慶十五年。嘉慶一朝對公主多有恩賜。公主死於道光三年,道光帝也親臨靈堂祭奠。應該說十公主歷三朝而一直受到優待尊重和她的為人是有很重要關係的。反倒是十公主起到了保護和珅後人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