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公司為了提升業績,老闆實行末位淘汰,月底15個員工“集體離職”,你覺得合理嗎?

活動中心17653708


實話說,很難一句話判斷出是否合理,畢竟生意場上只看結果。

企業發展起來了,那麼它所有看似不合理的行為都是合理的。比如,業內熱捧的“華為”,網上盛傳35歲+的人在華為是非常危險的,雖然被詬病,但人家在通信領域的影響力以及在全球的影響力來看,這行為算合理嗎? 即使看似合理的行為,最終沒出成果那也就是不合理,比如,一些小公司實行賽馬制,但沒賽出過結果,資源也浪費了,你能說這種制度不合理嗎?

因此,過程手段不重要,關鍵是否能產出成果。



一隻魚的遊弋


大家看清題目,末位淘汰,就是說墊底的自動離職。

那麼最後一名肯定只有一個,而題中所說‘15人’,說明這15人業績一樣,肯定是業績都為‘0’。

那麼關鍵點顯而易見了:這15人都對公司有不滿的地方,有的小,有的大。

有一個帶頭的,有三個鼓動地,其餘人都是人云亦云,順大遛的。

公司管理有問題,下面員工有意見。一個帶節奏的可能帶不動,那多了肯定就人多力量大。

而且他們太高估自己的價值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走了穿紅的,來了掛綠的。不要以為自己走了,或者半個團隊走了,公司就進行不下去了,老闆照樣發工資找員工。

就像老郭說的:一場演出票價兩千,你就是一盤花生米的錢,有德雲社招牌,你能應個2000的票價名聲,沒了這個招牌,出去之後,人家不可能單點一盤花生米吧。


昨日特匯


這樣的制度肯定存在問題,末位淘汰為什麼會有十五個末位,制服應該是畫一條線,在未達標這個標準的人裡採取末位淘汰,而這個末位淘汰也不應該是接觸勞動合同,而應該是離崗培訓再上崗,再不合格調離原崗位。我覺得這樣的制服才人性並便於操作,否則人心惶惶,再大的企業一月開除15人都會造成恐慌


吾自飄飄


末位淘汰制只是一種激勵手段,如果成為一個公司的常態,就會令員工們心生怨念,畢竟在時下競爭激烈的市場裡誰也不敢保證不會成為那個末位!為了不成為那個末位,不少人會使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這明顯背離了公司領導的初衷,所以一個公司可以用末位淘汰制當做一柄達摩利斯克之劍,而不是每月必來的難熬的那幾天!


歡天喜地195176009


從員工的角度來說,當然不是件好事,畢竟不是每一個人工作都能十分出彩,很多情況下,也許你花費了十分的努力,卻換不來一分的回報。

但是題主,我覺得我們應該學著接受。畢竟,老闆代表著公司,公司一般只看結果,不看過程。被裁其實真的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了,但是日子還長,日後還會遇到別的工作,會有好的,也有壞的,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平常心。如果你覺得被裁是因為能力不足,說句雞湯一點的話,就努力提升自己。如果覺得被裁是因為公司不好,那就慢慢找工作,找個自己滿意一些的工資,要不工資滿意,要不離家近點,要不同事相處好一些~


7號網


末位淘汰,也行!只是辭退時請遵照相關法律法規作好賠償。


江北一陽指


贊成,因為公司確實有一些老員工,翫忽職守,有句話說的好,公司不養閒人。


小峰網絡工作室


工作生活就是這樣,充滿殘酷。不要當溫水裡的青蛙,讓自己最終一文不值,最終被淘汰。我覺著在這樣一個公司,會讓自己充滿激情,不斷地鍛鍊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如果不能適應這樣的機制,被淘汰是必然的。如果你覺得不合理,還是趁早離開吧,作為老闆,需要的是能為公司帶來不斷地利潤,才能為更多有激情有能力的人提供更廣闊的平臺,謝謝


健62112872


一個月開除十五個員工,這應該也是大型的公司了,小公司一個月基本就開沒了,如果放在小公司大家都會不滿,會去和老闆爭論,但是如果放在大公司你只能用實力說話,公司畢竟都不想養閒人,江湖需要適者生存,無論你是留下來的還是開除的都會對你的工作態度有一個改變,甚至會改變你之後的工作,你不去拼了命的努力,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強大。只要自己夠強大了,這些所謂的沒有人性規章制度也就不是制度了。


小學教授p


這種公司都不是什麼正經公司,電話銷售股票,加盟,賣保健品,化妝品等等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