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主體是江蘇還是浙江?

沙漏遺愛


江南地區自古是中國經濟最繁榮的地區,但關於“江南”的定義,卻從未統一過。

從地理概念來說,江南相對應漠北、中原、塞北、江北等地。

秦漢時期,江南地區指湖南,湖北南部。王莽曾將夷道縣改為江南縣,今湖北宜都縣。

唐朝時期,江南地區更為廣泛。唐朝將江南地區分為東、西、黔中道三部分,其中江南東道包括浙江,福建以及江蘇南部和安徽南部。後來又將江南東道分為浙西、浙東、宣歙、福建,其中浙西就是人們對江南的印象,包括蘇州、杭州、潤州、湖州、常州。

宋朝時期,把江南東道分為兩浙路、福建路、江南東路,其中兩浙路便是江南地區的核心,包括浙江和江蘇南部。

元朝時期,江南成為行政劃分,如清朝時期的“江南”,按行政劃分是江蘇和安徽。但經濟意義則不是,明朝把蘇州、松江、常州、嘉興、湖州列為江南,因為這些地方的富庶。在明清小說中,江南核心指的便是浙西和蘇南地區,有的甚至明確杭州、嘉興、湖州、蘇州、松江、常州、鎮江為江南。

最後,江南地區範圍很大,但核心還是浙江全境和江蘇南部。


五味社


江南,現在很多人也許都會認為長三角區域江蘇、浙江和上海兩省一市。以現在的狀態,這種理解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在歷代封建王朝中,江南的範圍並沒有這麼大。我們都知道,古時候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和馬車,陸路交通不發達,大宗貨物基本靠水運,所以有水的地方就是經濟發達的地方。

古時的江南主要指的是長江流域,杭嘉湖平原,蘇錫常一帶。從地理環境來看,這一帶水網交織,一馬平川,水路發達。綜合後面兩張地形圖可以直觀的瞭解為什麼歷史上江南都是經濟最發達的地方。


從兩省的地形地貌特徵來看,浙江省除了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外,其他地方都是丘陵地帶;江蘇省雖然全省主要都是以平原為主,但在蘇北水網不豐富,水路交通不發達,這在古代,這是直接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所以說江南的主體在主要還是在江蘇省,這是毫無爭議的事情。


假裝在金華


江南的主體是江蘇還是浙江?古之江南指的就是上海+蘇錫常+杭嘉湖,也就是太湖流域片區,杭州因為夾雜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因素,而且離的太湖遠一點,所以我認為江南的主體還是江蘇。

而之後因為上海的興盛,幾乎有1/3的紹興和寧波人移民到了上海。古之越文化中心就是紹興,而上海的主體是吳,吳人多。所以通過上海為紐帶,吳越融合了。

現在的長三角,指的就是吳越,而雙方融合的核心上海,也就是長三角的龍頭。嚴格說起來,現在的上海還是偏向於更注重大城市大商業組織的吳,市民生活結構也更偏向於像蘇州這種。所以目前長三角的主體代表文化還是吳。

江南的主體是江蘇還是浙江?綜上觀點,如果長三角的主流文化是吳,自然江南的主體是江蘇!對此觀點你有異議嗎?


沙漏遺愛




我已無力吐槽,大家看吧。


揚州夢


明代開始才從浙江把蘇南劃出的。從此就有了江蘇省,江南文化發源,精神核心還是在浙江,所以,從區域上理解,蘇南,浙北是真正的江南,這沒錯。但江南吳越文化發源地是浙江,這是變不了的。

上海也是從明代開始從浙江的嘉興劃出,史料上有明確記載,明代的上海地方誌寫明,那時的上海人是以說嘉興話為榮,到今天,嘉興人去上海說自己家鄉話,上海只會問“儂啥噶區個。” 江蘇的蘇南從浙江劃出才多少年?從古至今蘇南一直深受浙江文明影響巨大。僅唐宋時,現在的蘇南屬二浙,如再往遠說,國際唯一公認“世界二大農耕文明之一的,水稻文明發源”,就是浙江的"馬家浜"與“河姆渡文明"。"良渚文明與古都城“更是承前啟後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證明了"中華文明發源”。

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對江蘇的文化復新影響至今還是很深,沒有那時的“中央大學”會有今天的“南京大學“嗎?飲水思源,好好學些歷史,中國歷史上最富最有文化的不是江蘇,別把蘇北也混淆成江南了。


鶴林雨露3


對於我這種看書不多的人來說,江南就是指長江以南。江蘇和浙江應該都包括裡面的,但若論誰是主體,確是不好回答。若非要分出個三六九等來,我個人是偏重於浙江的。

說起江南,別人我不知道,但我的第一印象是美女,杭州,西湖,白堤,蘇堤,西施,駱賓王,濟公和靈隱寺。但對於江蘇我腦海裡只跳出了南京,太湖和蘇州園林。

或許南京歷史太厚重了,抹殺了一些人感觀上的認知。因為“江南”兩個字在多數人的內心裡就是一個輕靈曼妙、若隱若現的少女。實在與殺戳和刀光劍影聯繫不到一塊,這也可能令江蘇失分不少。

但浙江則不同了,從古人的眼中我們就能看一些差別,柳詠《望海潮東南形勝》一詞中對杭州極盡誇讚,用盡了他所有的溢美之詞,大有“世無可比肩者”之意。


再看白居易的《憶江南》,一首“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把對杭州美景的不捨表現的淋漓盡致。

還有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先生,蘇東坡與杭州最為有名的當屬這句詩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這也是誇的沒誰了。

所有人的誇讚都抵不過郭德綱的那首《杭州美景》小曲,“杭州美景蓋世無雙,楊柳岸奇花異草分外的香……”

杭州,一個不能錯過的城市。


打炣簾卷西風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憶江南次憶是吳宮(即蘇州)。代表城市:

南京、蘇州、常州、無錫、鎮江、湖州、杭州、紹興、嘉興、上海、寧波、揚州、南通、蕪湖、宣城、黃山、馬鞍山、池州、銅陵、安慶、九江、上饒、景德鎮等。

江南,是指地理區域,顧名思義,意為長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裡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 。



走路的尼莫


我是浙江湖州人,有一年我去北京玩、在一家小餐館吃飯、 我點完菜!老闆問我是不是南方人、 我說是! 他很高興於是---他操著濃濃的中原話說我也是南方人! 我是四川宜賓的! 我瞬間石化! 因為在我的世界觀裡、南方是這樣的“小橋流水 清風煙雨、有山、山上有樹有竹更有茶葉、有水、水裡有魚有蝦更有釣魚老翁! 典型的江南水鄉畫面


LeeAnn2


江南,曾被中原稱吳越,所以說是江浙地區為核心是正確的。至於,主體是江蘇還是浙江,要從幾個方面看。

作為地域概念,江南一般就是指浙江北部,江蘇南部,上海,安徽東南,江西東北等。這裡,浙江和江蘇,不分伯仲。

作為文化概念,江南長江以南,中下游地區,是水鄉,是自然條件優越,物產富饒,商業發達的地方,符合這點的,都是江南。但是江蘇的揚州,應該算身在江北,文化屬性上算江南。浙江的杭嘉湖,紹興,寧波,江蘇的蘇錫常,應該是典型的江南。所以,也很難區分,誰是主體。

歷史上有江南省的說法,但這個名稱,和我們說的江南是兩碼事,文化意義上的小江南,是指傳統浙北,蘇南。

所以,主體在哪個省,不好說,因為本身就是一半對一半,很難分誰是主體!


白天睡覺的貓貓


浙江這幾年經濟發展了,什麼都要住江南里說,江是指長江,浙江省裡只有浙江也叫錢塘江,自古以來,除無朝之外,浙江省從末叫過江南,清末官員上表皇帝時依然稱江蘇為江南省,浙江人自豪的唯一的就是那首憶江南了,可那首詩並不是指浙江為江南,而是指杭州有江南之景而已。如果一個被稱江南近千年的地方,不能說是江南,那就不再有江南之說了!什麼是江南?江南是文化之江南,是中原農耕文化的代表,是士族之江南,經濟之江南!浙江有多少平原能承受中原之農耕文化?浙江在民國之前的文化能與兩江比嗎?浙江在以前有幾個南遷的士族大戶?不要那麼想當然了,浙江自古被稱為古越之地,士族南遷自古就是以兩江為目的地的,所以說浙江是江南的是無知之人。江南四大名城,南京,揚州,蘇州,徽州,更沒浙江什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