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16歲,在重點高中很好的班,學習很勤奮,也很優秀,猛然就不去學校了,是什麼原因?

我思芳兒123


重點高中重點班、勤奮優秀、16歲男孩,這些關鍵詞組合在一起,多麼令家長自豪!可是突然之間就不去學校了,而且不是一天兩天,已經持續兩週以上,這是多麼令家長著急心痛憂慮甚至惶恐的事啊!

當務之急肯定是要搞清楚孩子不願意去學校的原因,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才能讓問題更好地得到解決。

家長的思路是對的,但到網上來找答案,不妥:

  • 一來別人不知道具體情況,不易給出有針對性的解答;
  • 二來“熱心網友”太多,不過腦子的支招會讓家長腦子更亂,不知如何是好;
  • 三來耗費時間,容易耽誤最佳時機;
  • 最重要的是本該與孩子推心置腹開誠佈公的事,變成了家長在背後使勁,孩子會誤以為家長對他漠不關心。

在孩子情緒劇烈波動的時候,家長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得到依靠,讓孩子有安全感。

讓孩子知道他不在懸崖邊上,他的身後是一直相信他、支持他、理解他、包容他、呵護他的父母。

這樣,孩子才會逐漸安下心來。父母的愛要帶給孩子勇氣和信心。要愛得理直氣壯,愛得光明坦蕩,愛得張弛有度。愛要讓孩子感受得到,但又不能濃厚到令孩子窒息。

16歲的男孩,大多衝動而叛逆。這是人生必經之路,正確對待、合理引導就能順利渡過,本不用太緊張。

但題主的孩子突然不去上學,說明對學校乃至學習產生了恐懼、厭惡。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考試失敗,喪失自信。一直優秀,被家長老師寄予厚望的孩子,更容易因一次挫折而趨於崩潰。他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擔心在同學面前丟了面子。

2.感情受挫,不能面對。或許情竇初開,喜歡上某個女孩,可女孩要麼拒絕了他的示愛,要麼和其他男同學關係親密。他很難過,不願去傷心地。

3.壓力太大,自暴自棄。或者一貫的優秀讓家長對他要求太高,而在重點高中重點班的激烈競爭中,他特別緊張,苦累交加、心力交瘁。家長還不知情,還在施加壓力,他索性認輸,乾脆放棄。

4.選擇困難,意願受阻。或者是面臨分科,他想選擇的科家長、老師不同意,用盡辦法要勉強他改變真實意願。

5.惹上麻煩,受到欺凌。或是在校被不良分子欺負了,恐嚇甚至侮辱、毆打了,對學校充滿恐懼。

建議題主:

1.找老師瞭解情況;

2.找同學側面打聽;

3.找孩子當面談開。

減壓、減負,鼓勵、支持,這是家長當前最應該做的!

願孩子早日打開心結,重返校園!


劍客談教育


我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九七年單位同事的孩子,在重點高中上學,成績不錯,高二這孩子不去學校了,並且天天見不到人。同事一家急的團團轉,最後找到孩子最要好的同學才知道情況。原來這孩子迷戀上了打架子鼓,並且在這個圈子裡瞭解到,打架子鼓還有不小的收入,比上大學有出息。所以就放棄了上學。

當時大家分析,他還是因為重點高中壓力大,想找一個人生的近道。後來家長同意他在家裡擺上架子鼓,並且一週去學習班練習一次打鼓。但是高中學業一定完成,成績一定保持在全班中等水平。九八年高考,這孩子考上了一所普通一本學校,還算不錯。十幾年過去了,那位同學沒有選擇他愛好的架子鼓專業。他自己認為當時棄學就是判逆,你讓我吃苦上學,我就是不幹,找個家長不願接受的東西去學習。

題主還是要知道孩子不去學校的真相才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柯子28


我孩子也在上高二,看您孩子的表現很極端,綜合我孩子的表現和對學校的瞭解,我考慮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可能最近孩子有違紀現象,老師批評的過重,孩子覺得委屈,造成孩子對老師有偏見。

第二:16歲正在渡過青春期,有可能有心儀的女孩,表白被拒絕,心理上難以接受,無法面對同學之間的議論。

第三:和同學之間起矛盾,受到同學之間的語言暴力,感覺無助或無地自容。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儘快和班主任溝通,瞭解孩子在校情況,和同宿舍孩子家長溝通,瞭解孩子在宿舍情況,和孩子要好的同學家長溝通,瞭解孩子心裡變化情況。

不要去一味的責怪孩子,他們心智還不成熟,和孩子一起去共同解決這個難題,重要的一點,堵不如疏。

作為家長,我勸您一句,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做好高中階段的心理疏導。


84845341


在重點高中重點班,平時學習很勤奮,成績也不錯,突然就不去學校了。這是家長表面看到的現象,如果和孩子談不出個結果,那你為什麼不去做調查瞭解呢?在這裡靠猜測是找不到答案的,最多給你調查的一些線索或參考建議。

第一,當事男孩正處於青春期。這是一個多事之秋,青春期階段的少男少女特別敏感,尤其是與老師和同學相處關係方面,稍有刺激他們敏感神經的小事,都有可能演變成大事,儘管在大人看來根本不算事。所以,青春期少年的人際關係家長要作為調查的主要切入點,看看孩子不去學校之前一兩月內,孩子是否和老師或同學有矛盾發生過。

第二,向孩子平時接觸多的同學瞭解情況。高點中學的高中生一般都把精力放在學習之上,平時在班上混的人極少,因此,在和同學之間被欺負的現象倒是不常見。家長需要和孩子平時座位周圍同學做調查瞭解,也可以和孩子平時接觸最多的同學瞭解情況,還可以和接觸多的同學家長去聊聊,看看能不能找到絲蛛螞跡。

第三,從老師那深入調查瞭解情況。一般來說,各科老師在課堂上會關注同學們聽課情況,以及遵守紀律情況,家長不妨先找班主任瞭解近一兩個月孩子在班上的表現,看看班主任是否能發現一些線索。除班主任外,家長還可以和各科老師去走訪調查一下,看老師能否給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線索。

第四,從家裡查找孩子不去學校的原因。有時家長光看目光放在學校裡還不行,需要從家裡再查找原因。如父親與母親之間平時是否經常有吵架?父親是否在外做生意不太順利(欠外債)?或者父親或母親有誰在婚姻中出了問題(外遇)?媽媽是否過於強勢和孩子經常產生矛盾與衝突?孩子如果有戀愛跡象,父母過度批評與指責等。

從各方面給了家長查找問題的線索了,一但找到,建議找孩子最信任的大人去和他談心,容易和孩子深入交流。最為關鍵一點,讓孩子自己去考慮面對現實,而不是強迫他必須要按著父母的想法去做。否則,一但處理不好孩子可能更反感返校上學。


韓國成老師


16歲的孩子,心智還不成熟,遇事容易衝動,個別會做出極端的舉動,如逃學、不回家等。你的這個小孩就屬於這種情況。

原因之一:過於失落。能進好的高中重點班,說明小學初中階段成績應該很優秀,一路過來,以前可能獲得的鮮花掌聲比較多。因成績好,對他的缺點,以前的老師包容得也多,如今進了優質高中的重點班,比他優秀的學生很多,他的優越感不再,學習壓力增大,再加上老師也不會再過度包容他,失落感便會陡然增加,如果老師批評重一點,同學關係也沒處理好,考試一次比一次差,這樣的話,不夠堅強的同學容易產生心理崩潰,於是選擇逃避。

其它原因。也有可能是遭遇校園的欺凌,沒有找到好的辦法解決,這種原因也是有的。

面對這樣的問題,要跟小孩溝通,找出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同時向班主任和同學瞭解情況,然後對小孩有針對性進行開導,若做通思想工作能夠在原班就讀更好,實在不行,換個環境可能也是一個辦法。


教育一起看


這孩子讓人措手不及。

不知平時孩子的性格是怎麼樣的。如果平時比較開朗,什麼事情都會與老師或家長溝通。一般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猜孩子性格有些內向。雖然在重點班,學習成績也不錯。但有可能與同班同學有矛盾。可能他被其他學生欺負了,他就不願去學校了。這種情況由老師去向同班同學瞭解清楚。

他可能自尊心很強,老師或是其他學生傷害了他的自尊心,別人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他自己很在意而不去學校。

當然,他可能沒什麼特殊原因。就是情緒低落,學習有些壓力,突然感覺學習無意義,然後給自己放個假,想想和放鬆放鬆心情。

家長也不要太擔心和責問孩子,只要孩子沒做出危險的事情,給孩子一定的時間,畢竟16歲了,有些事情會自己考慮了。


凱米思琪老師


跟孩子聊聊,孩子可能在學校有不愉快的經歷;也可能是因為學習壓力大,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其中原因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

如果,孩子不願說出原因,可能是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問題,一般家長專制、冷漠的教育方式,會破壞親情,孩子不願與家長交心,請家長自己反省一下。

最關鍵是家長與孩子進行情感的連接,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打開孩子的心結,他就願意與父母溝通。

孩子不願說,父母也可以與班主任溝通了解情況,再想辦法幫助孩子重返校園。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家長有時間還是要多陪陪孩子,多多交流、引導。最後,希望這個孩子能勇敢面對困難,早日返回校園。


浩瀚的心靈


孩子突然放棄讀書,這個情況經常聽說,請家長不用著急,著急也沒用。先與孩子認真溝通,分析原因。

搞清楚為什麼不讀書?

有的孩子認為自己有本事養活自己,那就讓他進行社會實踐,知道沒有學識需要付出什麼樣的勞動,會得到什麼樣的收益。千萬不能放在家裡宅,那會玩完。

有的孩子完全放棄進步,自甘墮落!那就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沒有內化學習動機,追求卓越的動機未形成。看心理諮詢師吧。

有的孩子是學校內人際關係出了問題,帶著孩子去溝通吧,把結解開。

有的孩子成績下降快,失去信心,那麼應該一點一滴的去解決提高,沒有捷徑。

原因比較多,根子有的是家長的教育無方的後遺症,有的是教育體制太壓抑讓孩子抑鬱導致,有的是社會不良風氣誘惑導致。

如果學習成為孩子的樂趣,那就不是問題了。


淡然了5120


別急、別逼他、讓他緩緩,在家休息兩天,讓他吃好睡好心裡放輕鬆。孩子只是到了他承受能力的臨界值了!等他感覺到家人是愛他的,他會敝開心扉告訴家長原因。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少考幾分又何妨,別有個三長兩短了,才來後悔,只能抱憾終生、生不如死了!


過36229687


受刺激或受打擊,可能性較大,此如,暗戀的女孩,突然反目,或昔日好友突然反向,心理上接受不了,才會有如此怪象,做錯事挨批,面子上過不去,也有可能,學校規定不讓帶手機,親戚家孩子因帶手機而被回家停課一週,若無以上推測,建議找心理專家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