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定一個月吃母乳的寶寶過度餵養?

jnyt_g


導語:一般來說,寶寶約90%的母乳攝入量來自於單側的乳房,大約在吃奶開始的10分鐘後,寶寶就會自動鬆開乳頭或者睡著了,這時候就證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寶寶被過度餵養的表現:

1、尿布消耗較快。正常哺乳的寶寶一般每天消耗6片尿布,如果尿布消耗過快,可能是餵養過度了。

2、大便次數增加。正常哺乳的寶寶一般每天排便2-4次,如果寶寶排便次數大幅增加,可能是餵養過度了。

3、脾氣暴躁。正常哺乳的寶寶吃飯、睡覺、玩耍時會很快樂,過度餵養則可能會造成寶寶脹氣或者便秘,導致寶寶身體不舒服,變得脾氣暴躁。

4、出現吐奶。過度餵養可能會讓寶寶吃進去大量的母乳,導致寶寶出現不正常吐奶。

家長朋友們也可以從寶寶的發育情況,比如體重、身高、頭圍等指標,側面判斷寶寶是否被過度餵養。在平時寶寶哭鬧時,我們要正確判斷寶寶不舒服的原因,不要單純地用餵奶來安撫寶寶,可以參考以上四種表現,避免寶寶被過度餵養,讓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你好,我是萬博,超級奶爸一枚,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致力於分享育兒路上的經驗和教訓,為家長朋友們提供最前沿、最科學、最實用的育兒方法。


今日討論:如果寶寶出現了“厭奶”該怎麼辦呢?


萬博彙讀書


什麼是過度餵養:過度餵養是指給予的能量和其他營養素超過寶寶機體保持代謝穩態的需要。寶寶的各個器官都處於一個生長髮育階段,都還很稚嫩,過度餵養會對媽媽的乳房健康,寶寶的生長髮育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

一、過度餵養的原因:1、寶寶一咂嘴,一吃手,一哭鬧,就會被認為這是寶寶飢餓的表現,馬上給予餵養。2、也有一些寶寶會因為吸吮需要而頻繁吃奶,出現進食過多。吸吮奶嘴對寶寶來說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他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這樣做,所以不知不覺就會多吃。3、定時餵養也會造成過度餵養,並會干擾嬰兒感知覺的發展,危害極大。4、吃配方奶寶寶要比吃母乳寶寶更容易過度餵養。(一個在白羅斯的研究在對比了16755個寶寶後發現,1個月大的寶寶用奶瓶餵奶粉時比母乳親喂多吃了49%的奶,3個月多吃了57%的奶,5個月多吃了71%的奶)

二、寶寶過度餵養的症狀:1、大便顏色氣味形態不正常。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應為金黃色,較稀,配方乳餵養的寶寶大便為土黃色,較稠。如果寶寶的便便有許多的小泡泡或呈綠色,說明寶寶消化不良,可能過度餵養。2、寶寶會出現便秘或脹氣。寶寶的便便質量變輕,有可能是因為腸胃不能及時消化過多的食物而導致的便秘,過度餵養也會導致寶寶的脹氣。3、頻繁吐奶。寶寶的賁門比較松馳,胃呈水平位,胃部很脆弱,如果餵食過多,會出現頻繁吐奶的現象。4、體重因為消化系統紊亂,不增加反而減輕。

三、過度餵養的不良後果:1、易導致消化吸收不良。過度餵養會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負擔,引起消化不良。2、易引起腦疲勞。為消化過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擴張,有限的血液和氧氣從頭部轉移到消化道,腦細胞會因此暫時缺血。所以吃的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腦供血越少,會影響寶寶大腦的發育。3、容易導致寶寶肥胖。過度餵養的寶寶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增加類胰導素生長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細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細胞數量增多,從而導致肥胖。有研究表明,大部分胖寶寶長大後還會很胖,增加成年後患肥胖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的風險。


四、如何準確判斷寶寶是否吃飽:1、觀察寶寶體重是否按月增加。2、觀察寶寶大便是否是黃色軟膏狀。3、觀察寶寶吃完奶後情緒是否安靜,是否可以安靜地睡2-3個小時或者玩一會。4、母乳寶寶吃奶時間是不是在15-20分鐘之間,過長的吸吮有可能是媽媽奶水不足。

五、如何防止過度餵養:1、掌握寶寶的飢餓信號,根據寶寶需求時間段各個方面來考慮寶寶所給予的信號是不是飢餓信號。2、尋找寶寶進食規律。一些嬰兒從一出生就遵循2-3個小時進食一次的規律,但也有些嬰兒需要到3-4個月進食才會變有規律。3、配方乳寶寶要控制奶量和乳汁流速。注意在寶寶用奶瓶吃奶時,要喂一會兒,中間歇一會,這樣寶寶才有機會在吃撐之前感覺到胃已經飽了。4、掌握正確的瓶喂技巧。奶瓶不要豎的太高,45度或者30度左右的角度會讓流速不那麼快,不要讓寶寶平躺吃奶,要讓寶寶對吃進的奶水的節奏有更多的掌控,5、不強迫寶寶吃完奶瓶中所有的奶。


艾尼寶貝育兒


吃的多孩子會吐出來,還有就是大便奶瓣特別多。所以要學會判斷寶寶吃飽沒。


兩孩媽334


母乳餵養不存在過度餵養,母乳在寶寶滿月前,隨餓隨吃,不需定時定量,接近滿月到添加輔食前,逐漸兩小時一喂定時餵奶,寶寶添加輔食後,媽媽總覺得孩子吃不飽,或許就真過度餵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