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扎心的現象:為何中國富商和中國名人都在移民換國籍?

名人改國籍總是要被討論一番的,不管是改出還是改進。

近來傳言曾先後加入美國籍、新加坡籍的李連杰想要落葉歸根重回中國籍,而遭到網友謾罵。


兩個扎心的現象:為何中國富商和中國名人都在移民換國籍?


李連杰是我國一代功夫巨星,1982年主演《少林寺》一戰成名。在之後的影視作品中,他又成功塑造了黃飛鴻、方世玉、張三丰、霍元甲、陳真、令狐沖等經典角色,享有“功夫皇帝”的美譽。

1997年前往美國好萊塢發展,2007年開創了壹基金,2013年獲得了”中華武術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 “稱號。時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然值得回味,也不得不說李連杰為中華武術走向國際立下汗馬功勞。

對於他成名之後宣佈放棄中國國籍,先後加入美國國籍和新加坡籍一事,李連杰本人曾公開解釋過。

他說加入美國籍是為了在好萊塢順利發展,加入新加坡籍是為了建立壹基金,還說根據新加坡法律的規定,在新加坡成立壹基金的話,就必須是新加坡籍,所以自己當時別無選擇。


兩個扎心的現象:為何中國富商和中國名人都在移民換國籍?


兩個扎心的現象:為何中國富商和中國名人都在移民換國籍?


雖然他進軍好萊塢的後續現在看來不鹹不淡,壹基金也曾備受質疑。在一次訪談節目上,柴靜問他,對於當年他加入新加坡國籍一事很多人用了一個比較刺激的詞“虛偽”,李連杰回答說“沒問題”。

晚年的他,從媒體曝光的狀態來看,似乎是疾病纏身,身體情況堪憂,甚至自稱,“離死亡已經不遠了”, 頗讓人有種英雄遲暮的唏噓感。

道德是施於己身的枷鎖

不是鞭撻他人的藤條

前陣子,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和世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先生放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正式轉為中科院院士。

一些網友跑來質疑,為什麼建國初期楊振寧沒有像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一樣,不計個人得失回國效力?這些輿論認為,楊振寧此時回國有強烈的機會主義色彩,甚至有人說,楊振寧此舉是“回國養老”。

這就有點扯了,以他們諾貝爾獎、圖靈獎獲得者的身份,去世界上哪個國家不能養老? “圈錢”的說法就更搞笑了,如果他們打算在中國建個實驗室,不管多少錢政府都會買單,他們“圈錢”幹嘛?養老嗎?


兩個扎心的現象:為何中國富商和中國名人都在移民換國籍?

要知道從七十年代開始,楊振寧教授就為中美建交、中國的教育、科研甚至統一大業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年逾古稀的姚期智教授如今仍在科研一線,而且還為清華本科生上課。真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更改國籍的,除了科學家,多是運動員、企業家和明星。總之,都是有能力更改國籍的人。所以有些人覺得,所謂愛國只是一些沒法移民的人的腹誹,是為“愛國主義是流氓最後的庇護所”是也。

然而還有一些人,他們認為移民與否與愛國的關係不僅僅如此簡單,它還需要分各種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與筆者的想法不謀而合。

私以為科學家還是不同的,尤其是老一輩的科學家。憑心而論,我國的學術環境和科研機制確實不如國外,尤其是在你還沒做出什麼成就的時候。從這一點來說,美國給了楊振寧、姚期智他們做科學研究非常好的機會。科研本就是一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行業。


兩個扎心的現象:為何中國富商和中國名人都在移民換國籍?


而運動員更改國籍又為哪般呢?一般來說,球員改國籍,多數情況下都是由該項目強勢國家改到劣勢國家,是產能過剩的表現。比如中國的乒乓球羽毛球項目,也是大口徑運動員輸出。因為在國內沒什麼機會的,如乒乓球運動員李佳薇遠赴新加坡成為了新加坡隊的主力。

雖然名人被公眾賦予一定的角色地位和期待,但名人也是普通人,也要面對生活或事業上各種各樣的事情。只要不違法違規,他們有權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更改國籍本就是個人自由,我們不能將愛國主義當做“綁架”他人的工具。愛國主義本來也是一種道德要求。而道德是施於己身的枷鎖,不是鞭笞他人的藤條。

但你要說移民、更改國籍成風潮,這有沒有問題,這當然有問題。多得是“鑽空子”的人。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辦法總比困難多”。


兩個扎心的現象:為何中國富商和中國名人都在移民換國籍?

就說大S的婆婆-俏江南董事長張蘭,更改國籍、移民加勒比海小島,她對此自嘲說:“不是為了在香港上市,誰願意放著中國公民不當當島民呢?”此言引起一片烯噓。

但有網友經過多方調查發現,張蘭的真實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上市,也是為了避稅。所以,凡事都有因,凡人都有苦衷,想要解釋,找找總是有的,只差有多勉強而已。

明星改國籍是為了避稅?


演藝圈更是有很多外國籍的明星。如斯琴高娃是瑞士籍、張鐵林是英國國籍、鞏俐是新加坡國籍、王力宏、潘瑋柏是美國國籍,金城武是日本國籍,吳亦凡是加拿大國籍,劉亦菲是美國國籍,孫燕姿、林俊杰是新加坡國籍,光良、梁靜茹是馬來西亞國籍……

兩個扎心的現象:為何中國富商和中國名人都在移民換國籍?

這其中有些人本來就是出生於外國,比如潘瑋柏、王力宏、梁靜茹、孫燕姿、光良、林俊杰等。而有些人是後來更改的,理由也是各種各樣的,比如:異國婚姻、子女教育、事業發展、福利待遇等,比如李玟是因為嫁給一個老外,所以是美國國籍。吳亦凡是因為早年母親事業發展轉移到加拿大,而金城武本就是中日混血。

對於“明星改國籍”,歷來是有很多誤解的,其中很多數人認為這是明星避稅的招數。對此,北京大學國際法博士張獻解釋說,只要在中國的居住時間和住所符合相關規定,明星改國籍後可以成為非居民納稅人,僅負有限納稅義務。

這也意味著,明星改國籍後,他們的境外所得可以免個稅,但境內所得須與中國籍演員同額繳稅,沒有優惠政策。而一名國內知名經紀人透露,除少數境外收入頗豐的華裔國際巨星外,大多數華裔演員的演藝事業還是在國內,主要收入來源仍屬境內所得,因此,沒什麼太大便宜可佔,“純粹為了避稅的說法站不住腳”。

富人為什麼要移民?


更有消息稱,中國60%以上的富人想要移民,而家資在1億以上的富人中,有移民意向的人比例更高,達到71%。其實,這種狀況已非一日了。

現在的現實是移民成了一種社會潮流。以至一些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因蜂擁而來的中國移民,修訂了移民的條件,加高了門檻。

可這些人為何要走?


兩個扎心的現象:為何中國富商和中國名人都在移民換國籍?



用張鳴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的話說,很多人都是生於斯長於斯,在外面很難融入,好山好水也是好無聊,都會有身份認同的問題。所以更多的人是拿著國外的護照,照舊在中國混。

官員、企業家和明星們不想走,卻不得不走,背後的原因,其實是不踏實。這說明我們在制度和法律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不能給他們以安全感。

而為什麼中國富人們熱衷於移民國外,富人們給出的理由各種各樣。但綜合起來其實就一句話:在中國,富人們雖然有錢,但很多東西卻是花錢也買不到的,而移民卻可以。

富人們認為如果不移民與窮人生活在同一片天地下,他們要與窮人分享那些“不幸福”,比如食品安全。另外,還有所謂的社會“仇富”情緒,貧富差距逐漸擴大,窮人抱怨而富人害怕,有富人說移民是因為擔心“再來一次均貧富”,這聽起來有點杞人憂天,但仇富民意一旦沸騰,誰又能預測其能量有多大呢?

更重要的是,富人們確實也應該為財富的不公平轉移,承擔部分責任,所謂財富“原罪”並非無稽之談,而且富人們很難收手。有些富人處在一個比較惡劣的市場環境下,不作惡就無法生存,繼續作惡又怕財富毀滅,所以不如壯士扼腕,漂洋過海。


兩個扎心的現象:為何中國富商和中國名人都在移民換國籍?


有能力移民的人,都是現階段中國的精英。無論哪個國家,精英流失,絕非流出地之福,但我覺得不能總動不動就用“愛國主義”來說事。生活還真就是眼前的這點苟且。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裡有這樣一句臺詞“我以為憑我們倆的感情,可以講點交情。誰知道這還是一筆買賣”。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