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史概觀 · 太平洋戰爭(上)——14. 香港保衛戰(下)


戰史概觀 · 太平洋戰爭(上)——14. 香港保衛戰(下)

節目名稱:

14. 香港保衛戰(下): 十八日戰事概覽與三年日佔時期

主要介紹了香港保衛戰中,英日雙方展開攻防的三個階段


a, 皇家空軍制空權喪失與日軍夜襲城門碉堡

1941 年 12 月 8 日凌晨 4 點 45 分,英軍情報部門率先截獲東京發來的開戰命令,隨即英國皇家工兵開始破壞重要交通樞紐,延緩日軍南下。

上午,日本陸軍航空隊起飛前去轟炸啟德民用機場和空軍基地,然而指揮轟炸機的指揮官未能肉眼發現跑道上的飛機,於是便去轟炸九龍城區。後來的戰鬥機護航編隊則發現了地面目標,便使用機槍摧毀了兩架水上偵察機、一架魚雷轟炸機以及數架民用客機。由於跑道不受子彈影響,仍可運作,剩餘機庫也保存完好,這給予了宋慶齡、宋藹齡等國民政府政要充分的撤退時間。

之後,在 230 聯隊、229 聯隊和 228 聯隊的推進中,228 聯隊聯隊長土井定七大佐自作主張,在沒有被蘇格蘭營士兵發現的情況下,夜間率領聯隊的第二大隊,突擊城門碉堡和水壩,以死亡兩名士兵的代價,於次日早晨佔領這兩處重要地點,並俘虜 20 餘名英軍戰俘。38 師團內部的軍官對土井定七的冒險行動給予不同的評價,這導致了慄林中道的參謀職務被奪以及日本史料記載這段歷史的偏頗。

戰史概觀 · 太平洋戰爭(上)——14. 香港保衛戰(下)

第 38 師團下轄的第 228 聯隊士兵在 1941 年 12 月初進入香港


b, 英軍放棄醉酒灣防線與雙方重新整編

在 12 月 10 至 12 月 13 日之中,日軍三個聯隊穩步向南推進。由於受到英軍岸基火炮的支援,原本衝在前面的第 230 聯隊第二大隊不得不放緩他們的腳步。日軍進攻路線主要從東西兩側海岸南下,而同時期的英軍主力部隊不得不放棄醉酒灣防線,並在九龍半島海岸上向港島撤退。

12 月 13 日,酒井隆中將叫停了進攻,希望楊慕琦爵士投降,但是後者拒絕了日方的要求,這出乎了日方的意料,於是便開始在戰術層面上規劃進攻港島的詳細內容,因為日方以為一旦九龍失守,英方肯定會投降。

在長達數天的整編中,英方將兩個旅的部隊重新劃分為“西旅”和“東旅”,分別由勞森准將和華里士准將指揮。日方則開始收集登陸艇,並擺脫英國皇家海軍的“色雷斯人”驅逐艦的進攻。由於岸基火炮大都有防空火力的掩護,日本陸基航空兵未能有效地摧毀這些炮臺,日本帝國海軍的艦隻也無法深入維多利亞港進行艦炮支援。

戰史概觀 · 太平洋戰爭(上)——14. 香港保衛戰(下)

英國 S 級驅逐艦“色雷斯人號”(HMS Thracian),他在 14 日孤軍深入維多利亞港,炮擊正在進行兩棲登陸準備的日軍小艇,雖然觸礁受損,但最終還是回到港口,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c, 日軍展開兩棲登陸並孤立和勸降英軍殘部

12 月 18 日,日軍三個聯隊分別在愛秩序灣、北角和太古船塢附近登陸,其中東海林俊成帶領的第 230 聯隊,歪打正著地進入了西旅的指揮部,並阻截了嘗試拯救英國高階軍官的增援部隊。第 230 聯隊協同攻打畢拿山等地的兩個聯隊,擊斃了加拿大皇家陸軍的勞森准將,並攻破西旅指揮部。

戰鬥中,一位英軍准尉約翰·奧士本回擲了日軍的手榴彈,並自身撲向了最後一枚來不及回擲的手榴彈而英勇犧牲,戰後被追授維多利亞十字勳章(英軍最高榮譽)

之後的數天,戰鬥分別在黃泥涌峽、赤柱崗、壽臣山等地進行,英軍最終在 25 日(黑色聖誕節)投降,東旅由於通訊問題,延緩了一天後投降。由此展開了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在日佔時期,雖有英軍服務團和東江縱隊執行地下行動,但由於各類原因,未能在二戰中奪回香港的控制權。

戰史概觀 · 太平洋戰爭(上)——14. 香港保衛戰(下)

12 月 25 日,香港總督楊慕琦和駐港迎軍司令莫德庇少將,在半島酒店向日方投降


節目時長:除引言外,每期節目持續 35 分鐘左右 (經常扯遠了~,TT)

更新頻率:每週一、三、五晚上更新

更新平臺:喜馬拉雅 FM,蜻蜓 FM,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作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