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物盏集:5分钟读完中国陶瓷发展史

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如果特别喜欢一样东西,会忍不住去挖掘它最初的起源。

比如一本书的创作起因、一部电影的拍摄背景,甚至一个崇拜的名人的成长轨迹。

那么建盏呢?建盏属于陶瓷类一种,其最初的起源,或许当从陶瓷找起。

陶瓷这项远古的发明,其实蕴藏着很多物理化学等专业知识,在那个知识信息一无所知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实现这项伟大的发明的呢?

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于是我决定把答案找出来。

中国古代很多发明,其实都充满了偶然性。

比如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起源于古代的火法炼丹术,本来真的是用来治病或者试图延长寿命的“药”,古人在某次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发,后来才将其发明成为军事武器。

还有指南针,起源也是因为先人在探寻铁矿时,偶然找到具有吸铁性的磁石,而后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长时间的实验研究,最终发明了可供实用的指南针。

好像一切的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它们一环扣一环,直至结果的完美呈现。

陶瓷的发明,亦是如此。

如果从江西东北地区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器片算起,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近2万年的历史,即人类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当时的原始人,对钻木取火的运用,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是的,我们的祖先,会烤肉了。

另外,他们对粘土的认识也由来已久。祖先们早已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会变得非常坚硬。

可以说,火的使用、粘土的发现,是陶器发明的两大前提。

夫物盏集:5分钟读完中国陶瓷发展史

▲万年仙人洞发掘的陶器,距今将近2万年

现在,请允许我想像力上瘾,来一次情景再现:

2万年前的某一天,江西东北某地区,一支实力雄厚的原始部落群,意外猎取了一只肉肥体硕的野牛。

为了感谢神明的恩赐,他们当晚升起篝火,组织了一场颇为隆重的烤肉盛宴。

玩泥巴,或许自古以来都是孩童的天性。当晚的大人,忙着大快朵颐,小孩则在比试白天晒干的各种泥巴造型。其中有个小孩,不小心将一形状粗糙、类似碗型的泥块,丢入火堆中。

第二天,原始人清理现场时,无意中发现了那个烧制了一整晚的陶碗,他们惊喜的发现,烧制后的泥块,比晒干更坚固耐用,而且装置食物不会粘到泥渣。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开始将泥巴捏造成各种各样的简陋器型,然后用火烧制,用来装置生活物品,于是陶器就这样诞生了。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料,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程。

夫物盏集:5分钟读完中国陶瓷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陶器,距今约1万年

后来,古人在使用陶器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弊端,比如除了颜色单一外,陶器还特别不耐用,容易崩坏。可能我们的祖先正在做饭时,pia的一声,锅底漏了,一锅汤全毁了…怒摔!

于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演进,古人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了外观更加精美、使用更为方便的瓷器。

(一点小常识:通常所说的“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统称,陶和瓷,是两个概念,两种物品,它们的使用原料、烧制的方法完全不同。)

夫物盏集:5分钟读完中国陶瓷发展史

▲2005年在闽北地区出土的夏商时期的陶器

从陶器发展到瓷器,有个过渡期,即商代-春秋时期的白瓷。

白瓷虽然归类于瓷器,但无论在胎体上,还是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我们也可以称它为瓷器1.0版。

夫物盏集:5分钟读完中国陶瓷发展史

▲西周&春秋时期的原始瓷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

东汉时期的瓷器,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如此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夫物盏集:5分钟读完中国陶瓷发展史

▲东汉青釉水波纹四系罐

唐代

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达到了中国陶瓷史的第一个高峰。

越窑青瓷如冰似玉,邢窑白瓷类银似雪,唐三彩色泽艳丽,成就了“南青、北白、唐三彩”的繁荣局面。

夫物盏集:5分钟读完中国陶瓷发展史

▲上图分别为: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到了宋代,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中国瓷业在宋代,达到最为巅峰的时期。

我们一直在说的黑瓷代表——建盏,便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夫物盏集:5分钟读完中国陶瓷发展史

▲宋代八大名瓷

再后来,历史的车轮驶入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一经推出便风靡全国,成为瓷器界的爆品,是中国瓷器的典型代表之一,从此奠定了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地位。

夫物盏集:5分钟读完中国陶瓷发展史

▲世存唯一的元青花瓷罐《鬼谷子下山》,2005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了2.3亿人民币的天价,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明清时期的陶瓷。

明清时期,中国的陶瓷,开启了彩瓷的天下。从单色釉到多色釉,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这只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卖行上,被中国收藏界大咖刘益谦,以2.8124亿港元(约合2.2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下的产于明代成化时期的斗彩鸡缸杯

夫物盏集:5分钟读完中国陶瓷发展史

▲目前存世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不到20只,其中4只在私人藏家手中,其余均被博物馆收藏。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英文中china(瓷器)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可以说,陶瓷的发明,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之一,是“土”与“火” 的艺术,关乎生活、关乎美学,与人类文明形影相随。

现在说的「一带一路」,其中那条「海上丝绸之路」,更早的时候,也叫「陶瓷之路」。

因为陶瓷的性质不同于丝绸,不宜在陆上运输,所以选择用海路,虽然这条商路上还有许多商品在传播,如茶叶、香料、金银器等,但主要还是以陶瓷贸易为主,所以也称「陶瓷之路」。

夫物盏集:5分钟读完中国陶瓷发展史

这篇文章,姑且作为一篇极简版的中国陶瓷发展史。

中国陶瓷的发展,承载其烧制工作的龙窑功不可没。

龙窑及龙窑技术起源于中国,传播于东亚,闻名于世界。几千年来,它们匍匐在江南的山坡上,或炽烈或美艳,凭一窑灿烂的火焰,为人类奉献了无数精美的瓷器。


物有情,温暖无声;玩盏兴趣为先,不忘初心!

此文章为【壹叁茶室】整理发布,一个有茶、有器的公众平台,唯独缺一个你,后台回复“福利”有更多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