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俱疲?想一夜暴富?

相信你將/應該有過這樣的場景:拖著疲勞身軀,被擠上滿載的公交地鐵,心裡早已沒有剛來到這個燈火闌珊的都市時的新鮮感,手裡提著小包,腦子裡滿滿都是幹不完的活,內心反問著何時這苦日子才能到頭?沒房的,望著房價的高漲,苦苦等待,有房的,想想自己每個月的月供,一樣不敢懈怠。

身心俱疲?想一夜暴富?

孤獨的城市

仰天長問:何以解憂,如領導所述,努力工作、升職加薪乎?想想,得幾年啊,結果還是非暴富無以解憂啊?於是,利用自己九加四年教育所學會的逆推原理,思考下,如何才能暴富?

途徑一:天上掉餡餅,ATM機突然不斷地吐錢出來?還別說,這真有過,那哥們叫許霆,已被判了5年有期徒刑。

途徑二:去買彩票,在億分之一的機會里,脫穎而出,中了,500萬,哈哈哈。

嗯,途徑二可以,然後呢?買套房子,坐吃山空,不到一年的時間,你又得繼續出現在那彩票檔口。

呃。。。實話,現在的人,大部分都只會花錢,卻不知道如何用錢去賺錢,我說的賺錢,不是去買理財產品或股票,那個,除非你真能拿到王健林的小目標,不然按照現在理財產品的投資回報率,恐怕還抵不上通貨膨脹(咳咳,不是我要危言聳聽,你可以查查2017年的通貨膨脹率(好像是7.5%),再對比下你的理財產品或定期存款的利率,你就知道,你現在捂著的那幾筆鉅款,不知道在幾年後還能買得起多少的商品)

所以說,即使真有人投資了你500萬,你也不知道能拿這個500萬做點啥?而這恰恰就是我們和那20%的人(根據二八定律,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了百分八十的錢/資源)的區別,整天覺得自己沒錢、沒機會,卻不知道即使真的錢來了,機會到了,你能做啥,你還真以為你差的僅是錢/資源?

身心俱疲?想一夜暴富?

告訴你,錢並不能帶給你安全感,你要知道的是如何去運用錢,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逆襲。有些投資(白話就是運用錢生錢)的概念,在我們還在學習物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時代,那20%的人早已熟知,運用自如。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知道啥叫沉沒成本麼?(別噴我,說得高深,又怕你直接關了)。商業“難題”:有一部電影很爛(事實也很爛),但你碰巧就買錯了這部電影的票,而且還花費了車費,歷經幾公里路跑去電影院,好了,現在要你決策了,你怎麼辦?你已經到電影院了,看or NO看?

經濟學的決策程序是這樣的:這個買錯票所花費的錢,就叫做沉沒成本。它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而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沉沒成本,也就是說,你應該假設,你沒有買這張電影票(即忽略沉沒成本),然後再做決策:進去浪費時間,不進去節約了時間,可以重新看其他電影,故NO看。

這僅是投資知識裡的一個小概念,簡直難拿出手,但有多少人不知道呢?有多少人在做決策的時候,一直關注著自己已投入的沉沒成本,覺得放棄太可惜了,從而投入了更多呢?

經濟學的知識十分枯燥,別提多無聊了,但關注小編,小編將結合現實生活,讓你充滿興趣的瞭解經濟學知識,開闊你的眼界,擴大你的格局,更祝你超越馬雲,記得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