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迷喜相逢 社區「好聲音」——老年戲曲團每周按時排練,經常公益演出

戲迷喜相逢 社區“好聲音”——老年戲曲團每週按時排練,經常公益演出

在市區長江路雙龍社居委二樓的活動室,每週三、週四、週日的下午,都可以聽見優美的戲曲聲傳出,原來這是社區的老年戲曲團又在排練了。

每週排練,是這個老年戲曲團的必修課。不僅如此,他們還經常進行公益演出。如今,這個戲曲團儼然成了社區戲迷的開心樂園。10月10日下午,記者走近這支老年戲曲團,感受他們的歡樂與激情。

戲曲團吸引了不少人加入

隨著越來越多戲迷的加入,這個戲曲團從一開始成立時的幾個人,到如今已有50多個固定成員,年紀最大的72歲,最小的也有51歲。

提起成立戲曲團的初衷,團裡的戲劇老師葉清告訴記者,除了大夥都喜歡戲曲,讓社區裡的老人有個好去處也是重要原因。

今年70歲的葉清退休於漯河市豫劇團,學習戲曲已經有50餘年,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也是不少戲迷心中的偶像。她和丈夫賈紅濤都是這個戲曲團的主力,平時夫妻二人都是無償為團裡的戲迷服務。

“我們有好的平臺,也趕上了好時代,帶著大家一起學習戲曲,姐妹們心情好了,身體自然就好。年紀大了,不就圖個好身體,圖個開心樂呵嘛。”葉清說。

70歲的戲曲團成員林大枝一說起團裡的事,話匣子就關不住了:“戲迷朋友們相聚在一起唱戲,在給別人帶去歡樂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很多快樂。每次來到社區戲曲團,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大家互相問候、交流,非常溫馨。”

他們的歡樂也感染著社區居民,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他們的行列。65歲的康建新在社區的戲曲團內學習戲曲已經兩年多了。康建新說,退休後,他在家裡閒來無事,經常去河堤聽戲,有一次他看到雙龍社區的老年戲曲團在河堤義演,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就決定要加入這個戲曲團。

“我們戲曲團裡都是老年人,平時忙完家裡的事就聚在一起學習戲曲,每天開開心心的,不僅精氣神好了,現在都忘了自己的年齡了。”說起這個老年戲曲團,康建新臉上也樂開了花。

社區支持讓他們更有動力

擔心在室外排練會對其他市民造成影響,雙龍社居委專門將最大的一間活動室騰出來給他們排練。

不管戲曲團遇到什麼困難,社區工作人員都會及時幫他們解決。音響壞了,社區專門為他們配備音響;老年人不會打印資料,社區工作人員幫他們打印;下鄉義演車輛不夠,社區工作人員開著私家車送他們演出。

“我們每週日下午都要排練,可又逢社區工作人員休息,多有不便。但讓我們感動的是,每到週日下午,社區工作人員都會來把活動室的門打開,還陪著我們一起排練。這麼多年來,風雨無阻,沒有耽誤過我們一次排練。”今年60歲的王瑞英說。

有了社區的支持,戲曲團的老人們不僅排練起來有勁兒,還熱心參與到社區的公益活動中來。他們協助社區宣傳政策,及時向社區反映各種情況,還在節假日為居民帶去精彩的演出。

“看到咱們社區的老年人在鍛鍊身體的同時,能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我們也很欣慰。能為居民們做些事情,我們也很開心。”雙龍社居委主任楊軍良說,社區戲曲團的成立,增進了居民間的情感交流,促進了大家的身心健康,是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