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珠宝大牌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小伙伴们,2017年已经过去2个多月啦!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直想买的珠宝首饰你已经买了吗?

是什么品牌的?小编来做个调查:如果在相同的价位的情况下,你会优先考虑购买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品牌?

一说到盛产珠宝的国家,很不夸张的说中国就是珠宝首饰的代名词。那么是否就说明国际大牌珠宝就是中国制造?

答案:不是

国际珠宝大牌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我们来看一下2017年全球奢侈品公司100强榜单

国际珠宝大牌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从上面的榜单中,中国珠宝品牌其实也一点都不少。像港资四巨头,还有国内的那几个品牌,这些品牌加起来的市场份额是相当恐怖的。

具体排名:周大福,排名第9位;老凤祥,排名第13位;周生生,排名第25位;六福集团,排名第28位;东方金钰,排名第36位;浙江明牌珠宝,第48位。

总的来说就是

国内的珠宝品牌没有得到国际的认可

那么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呢?为什么中国珠宝品牌得不到国际的认可?

我们分析一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文化内涵各有差异

珠宝行业,说到底就是时尚行业。它的本质不是单纯的买卖产品就行了,而是在卖企业情感和品牌文化。

外国人对珠宝的认识是很深刻的,几乎都能把自己买的珠宝品牌文化背下来,在国内,大部分人买珠宝只是“看牌子”,大的品牌才买,久而久之,国内的人文环境与国外的相差越来越大。

国际珠宝大牌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老祖宗留下宝贝,文化传承断失太可怕!

中国皇室珠宝是很精湛的,集中于皇家不外传。然而历史的动荡,造成皇室珠宝匠人的流失,从而导致了中国传统珠宝工艺难以传承和发扬。

与世界名牌珠宝相比,我国多数珠宝品牌欠缺有民族特色的首饰产品,没有培育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以钻石、铂金等为主打,仅仅靠广告轰炸和明星的形象代言,成功几率非常小,几乎没有国际化气势和国际市场号召力

在这满世界宣扬用钻石表达爱情的年代,你还会听到古老的花丝镶嵌工艺,用那传统古韵,谱了一首荡气回肠的流转轻音?

国际珠宝大牌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观念差异

国人对奢侈品的观念与外国人是不一样的,国人重在质,是珠宝的本身,例如一块玉石的质地很好,只要雕工不算差,国人都会认可其价值,如果是质地中等,雕工即使是天工级别,国人都会认为一般。

外国人重在工艺。观念在此就会不一样,一件珠宝,其更大的价值体现往往是在工艺上的认同,有的国际品牌,其工艺上的价值往往是珠宝本身质地价值的几倍,这对注重自身的传统国人是不可想象的,只会用“虚高”去形容其价值。

国际珠宝大牌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人才培养落后

比起国外的珠宝设计专业培训的广泛和专业性,国内的教育条件还是相差很大的,以致于很多国内出来的毕业生都倾向于到外国发展、进修等方向,愿意留在国内研究的只占很小部分。

国际珠宝大牌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品牌管理

品牌宣传上是依然着力于国内,在国际展会上实在难得一见,这就造成了对外宣扬窗口的缺失,酒香还怕巷子深,不过这也与国内中庸的思维和没有全球化目光有关,另外与国内珠宝品牌发展计划和本身资金也有着极大关系。

对比起国外的管理除了意识上不够先进外,制度上的严格执行力也不够,许多品牌在质量、售后上都常常被人诟病,显然是品牌的意识、管理都是有着极大问题的。

国际珠宝大牌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总结来说:国内的珠宝品牌要进军全球知名品牌,还是需要时间去发展的。

毕竟,中国珠宝品牌的近代历史并不算如何精彩,人才的配备教育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完善。

而且,国内的审美、意识观念也需要时间去养成。

国内珠宝品牌的国际化,路还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