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學核心素養的思考

核心素養的提出,讓教育更加清楚地看見了方向,但是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又從何而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又應該怎樣培養呢?

關於數學核心素養的思考

所謂的數學核心素養,不僅僅是關注學生對知識目標與技能目標的掌握,更應該關注學生是否能夠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觀察事物、分析社會現象,從而解決現實中的問題,使學生真正形成數學素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包括:思考問題的方式是否理性,是否具有發散性思維能力;是否具有創新意識,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事物,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是否具有穩定的個性心理品質……

關於數學核心素養的思考

數學核心素養來自於學生的思考、質疑。反思是重要的思維活動,是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好的問題是學生創新意識的萌芽,學生是否能夠提出問題,並且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必須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內心的衝突,從而引導學生在“互辯”中尋求最佳方案,使學生的探究意識在“衝突——平衡——再衝突——再平衡”的不斷循環和矛盾中得到強化。教師帶領學生不斷反思,帶著這些問題去思考,去探究,不斷“咀嚼與回味”,然後進行多角度的觀察與聯想,從而找到更多的思維通道。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產生。

關於數學核心素養的思考

數學核心素養源於學生是否具有創新意識,是否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許多學生學習數學僅僅是為了做幾道題,並未真正產生創新意識。創新意識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充分觸及學生的內在動力,從而培養出創造性思維能力。數學的思維方式包括觀察、想象、猜想、驗證、比較、歸納、抽象、概括等,其中概括是核心。教師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比讓學生學會數學知識更重要。學生一旦遇到新情況新問題,能夠及時將自己頭腦中的認知重新調整和整合,用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想象力,迅速抓住問題的實質,並創造性地解決相應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人。

關於數學核心素養的思考

數學核心素養需要學生具有穩定的個性心理品質、堅強的意志力。數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意志力的重要基地,需要教師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然後經過認真閱讀,耐心地反覆觀察、思考、分析,最終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法,通過這樣的過程,培養學生獨立、認真、仔細、合作、踏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怕困難、勇於挑戰、持之以恆的探究精神。學生的綜合實力往往是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形成的,也只有通過讓學生充分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才能夠真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正是有了這種數學體驗的過程,學生才能夠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穩定的個性心理品質。

關於數學核心素養的思考

總之,培育數學核心素養必須做到以下四句話:讓學生經歷學習數學的過程,找到學習數學的方法,悟得數學的思想,內化成一種數學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