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你知道嗎?這世上每個人都是演員——

在父母面前扮演乖孩子、在老師面前扮演好學生、在戀人面前扮演壞男人,我是說很多懦弱的傢伙都想變強,因為強硬的人會讓更多人感覺到魅力……總而言之,其實我們生下來就扮演各種各樣的人,裝扮著我們一開始沒有的特性

你發現沒?我們其實都在扮演人。無論是學習還是經驗,都讓我們在各自的角色中越演越像……

可有時候,你是否有萌生過這樣的念頭:我們出生時既是猛獸

荀子說過:人之初,性本惡。

說的既是如此,我們都是動物,最後學會了扮演一個人類。

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今天說這部電影《搏擊俱樂部》,愛德華·諾頓,我最愛的演員在其中出演一個在崩潰邊緣的高級上班族。讓他瘋狂的不是工作壓力,戀情之類的一般理由,僅僅是因為一成不變的生活。這和我們每個人都一樣不是嗎?

總想逃離,但撕不掉的面具讓你被生活陷的更深。

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愛德華終於有一天遇上一個足以毀滅一切的人,我們稱他為猛獸,即不受現實約束的人。

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愛德華心愛的房子被一場大火所摧毀,無家可歸的他只好尋上只有一面之緣的野獸。野獸叫愛德華打自己一拳,兩人的搏擊就開始了。

不過你可別搞錯了,他們打架不為任何利益,只是單純為了打而已,沒有技術套路,準確的說只是為了痛和刺激。就像回到人之初的時候,野獸本能促使的汗水以及爭鬥流下的血淚,這是最原始的釋放方法。

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周圍的人群聚集看著這兩個像瘋子一樣的人,他們互相廝打,卻又流露出最純真的笑容。於是無數的人被吸引,最終成立了"搏擊俱樂部",而愛德華和野獸既是最初始的會員。

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入搏擊俱樂部的人越來越多。入會的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脫離文明,接受疼痛和流血的洗禮。而野獸也不再是初始會員,他變成了搏擊軍隊的皇帝。

而搏擊軍隊也強悍到滲透到每行每業,小到服務員,達到公司總裁。

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果然這個世上想拋棄一切的人不再少數,因為有時候放棄,就代表——自由。

而自由的終點就是化作猛獸,猛獸要做的就是毀滅文明,這就是搏擊俱樂部後來的發展。他們不再想繼續一對一搏擊,而為了獲得快感決定破壞周圍秩序的社會。

可是一次意外卻打斷了愛德華好不容易接受的"自由"生活。曾經的好友鮑勃犧牲,被一槍爆頭。

愛德華氣的想結束一切,可野獸把他拉進汽車,在絕對的告訴下,雙手離開方向盤。

野獸說:問一下自己,臨死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愛德華髮自內心的想摧毀一切。當念頭出現,野獸消失,無論愛德華去哪都找不到。而整個搏擊軍團也稱愛德華為皇帝。

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最後愛德華終於發現,原來野獸就是他自己本人,是他內心隱藏的真實想法化做了第二個人格。

當野獸再次出現,他說要帶走愛德華最愛的人,是在教堂懺悔認識的女人。

愛德華因此再次找回人類良知。

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可野獸太過強大,與其說強大,不如說他對於愛德華來說無處不在。因為兩人本就一心同體。

電影的最後愛德華終於找到消滅野獸的方法,他一槍爆掉了自己的頭。

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結局是頭了開了大洞的愛德華,和喜歡的女人攜手看著城市文明消亡在眼前。

這部比今年全部國慶檔都激情的電影,最後主角竟然是個神經病

愛德華終於找回了人類的面具。

我想電影要告訴我們的是,雖然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可能會湧現出破壞的衝動,但壓抑住,那你就還是人類,而不是有著智商的怪物。

這裡是發仔看電影,喜歡的話不妨關注我,每天都會更新一篇優質影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