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種子」成功注入體內 麗水18歲學霸將重回浙大校園!

“生命种子”成功注入体内 丽水18岁学霸将重回浙大校园!

早上9點32分,醫生拉起了鄭燁左手的衣袖,將滯留針插入血管,很快,被稱作“生命種子”的造血幹細胞緩緩流入鄭燁體內,這位18歲的麗水高考狀元和遠在鄭州的33歲捐獻者姐姐擁有了奇妙的生命連接。

“生命种子”成功注入体内 丽水18岁学霸将重回浙大校园!

△正在無菌倉中接受輸入的鄭燁

不出意外的話,鄭燁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將被治癒,他將回到浙大校園,開始他全新的大學生活。

網友們的籌款、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的治療、中華骨髓庫的配對、無數人的關注終於讓鄭燁迎來了最好的結果。

要等上大半年的配型

不到一月就成功

“今天的晚飯是小米粥,蒸土豆片,肉末,花菜,都是剛做好的。”在浙大一院對面的小區裡,鄭燁的媽媽巫雀屏租了一個40多平方米的房子,每天為鄭燁準備最新鮮的食材,燒出最適合他口味以及治療需要的食物。

房租每月3650元,巫雀屏租了一年,“當時急急忙忙地找房子租下,沒考慮樓層問題,現在發現6樓太高了。”

在這次造血幹細胞移植之前,鄭燁進行了3個療程的化療,每次化療間隙,這間出租房就是他休整的地方,而化療後虛弱的體力,讓他每走幾步臺階就需要在板凳上坐上幾分鐘喘氣。

好在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8月初在中華骨髓庫登記之後兩三週,巫雀屏就接到了來自紅十字會的電話——鄭燁配型初配成功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很快就能進行。

捐獻對象是一位來自河南鄭州的33歲的姑娘,9月中旬的高分辨配型成功,好消息一個個傳來,這讓巫雀屏每餐飯都能多吃上半碗,“一般都要等上半年一年才能配型成功,我們一個月不到就成功了,真不容易。”

為什麼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浙大一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副主任醫師趙妍敏說,按照往年的標準,鄭燁年紀輕發病時白細胞數不高,一個療程後,體內的白血病指標就達到了最低檢測值,不過在他體內檢測出一個突變基因,這意味著白血病仍存在一定復發概率,在這個情況下,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提高鄭燁生存幾率的最高選擇。

鄭燁寫下了一副“再造之恩”書法作品,拜託浙江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造血幹細胞捐獻業務科科長賀佳晶帶給鄭州的大姐姐。

“生命种子”成功注入体内 丽水18岁学霸将重回浙大校园!

△鄭燁送給鄭州捐獻者的書法作品

病床上的鄭燁

為高中同學解高數題

巫雀屏為鄭燁辦理了一年的休學手續,在浙大一院進行化療期間,鄭燁還是用讀書打發時間,在出租房的書桌上,擺著《高等數學》、《線性代數》、《中國文學史》等書,喜歡理科的他在幾個月時間裡已經把幾本數學教材翻了個遍。

“生命种子”成功注入体内 丽水18岁学霸将重回浙大校园!

△在病床上為同學解題

在高中時,學霸鄭燁就經常為同學們解答各種數學難題,現在,已經進入大學校園的同學們仍然愛把他當做提問對象,鄭燁在病床上閉目養神時,總會收到來自高中同學的求助微信,“是女同學問的問題嗎?”心情好時,巫雀屏喜歡這樣和兒子打趣道。

鄭燁通常不理會媽媽的玩笑,認真在稿紙上寫下解題步驟,發送給同學時,還不忘用語音奚落一句:“你們都是大學生了,怎麼還問我這個高中生?”

得病後的這幾個月裡,鄭燁最快樂的時光就是10月底,他受到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副院長應頌敏的邀請,到浙大遊玩。

這是鄭燁第一次到浙大,他參觀了教學樓、寢室,和幾位高中的同學們見了面,“明年我們就能一起上學了。”大家對鄭燁的康復充滿信心。

強忍不適和媽媽通視頻

只為讓她不擔心

10月31日,鄭燁進入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無菌艙,在這裡經過大劑量化療後,才能進入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步驟。

這樣的化療意味著鄭燁體內的正常細胞也一同被抑制,反應在他的身上,就是噁心、嘔吐、吃不下飯,甚至帶進無菌艙的幾本書都沒有精力翻上幾頁。

可這個孝順的孩子還是會在每天三餐時和母親視頻聊天,在接受移植的前一天,記者在出租房裡看到母子兩人的視頻對話,手機屏幕裡的鄭燁甚至不能端正地坐著,他低著頭,左手扶著自己的額頭,沒說幾句話又換了一個姿勢,“今天沒吃幾口飯。”他和媽媽說著。

“生命种子”成功注入体内 丽水18岁学霸将重回浙大校园!

△媽媽一邊流淚一邊和鄭燁視頻

在屏幕的這一邊,巫雀屏特意不把攝像頭對著自己,她看著兒子難受的樣子,眼淚早就止不住流了下來,她不想鄭燁看到這一幕。

“媽,不要哭了,明天做移植,醫生說很快就會好的。”細心的鄭燁從媽媽略帶哭腔的語調裡聽出了她的難受,不斷安慰著巫雀屏。

在記者的採訪經歷中,見過太多無菌艙裡的病人,他們應付身體的難受已經很不容易了,對於醫生、家人,最常見的狀態是擺擺手不讓他們靠近,“不要煩我,不要理我。”而鄭燁每天強忍著不適堅持三次視頻通話,唯一的目的就是讓媽媽不要為自己擔心。

籌款的醫療費夠用

一年後能正常生活學習

11月7日中午1點24分,鄭州姑娘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完成,“祝你早日康復,早日回到校園,健健康康生活,快快樂樂學習。”這位善良的姑娘錄下了這段話,送給“最熟悉的陌生人”鄭燁。

下午5點35分,飛機從鄭州出發,晚上7點在杭州降落,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潘克勤、粟俊銘為護送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的醫護人員保駕護航,只用了40分鐘的時間,裝載著“生命種子”的汽車就開到了浙大一院。

11月8日上午9點32分,移植正式開始1個半小時後輸液結束,鄭燁的第二段生命就從這時開始。

“在造血幹細胞回輸28天時,我們會觀察血小板、白細胞等指標,看看這些‘種子’是否種活了。”浙大一院骨髓移植中心主任黃河教授說,他對鄭燁的康復充滿信心,因為在浙大一院,每年都有250多例這樣的病人經過移植得到很好的康復,“經過一年左右康復,他們都回到了學校、工作崗位,還有的生了孩子。”

接下來的治療費用夠用嗎?在得知鄭燁患病後,網友們在3小時內就為他籌款80萬元,這些錢打入了浙大一院專為鄭燁開設的賬號裡,“如果沒有任何醫保,進入無菌艙的治療需要20萬元,現在大多數病人都有醫保,所以自費幾萬元就夠了。”鄭燁的主管醫生趙妍敏說,接下來的隨診還要根據情況花費幾十萬到上百萬元,不過就目前的情況看,鄭燁和他的媽媽不用再為醫療費用發愁。

(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記者 張苗 王蕊)

大家都愛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