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人工智慧代表性公司,在專利方面給國人謀得的福利

國內人工智能代表性公司,在專利方面給國人謀得的福利


4月26日是第17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知識產權的存在可以驅動進步和創造力,讓人類在創新中步履不停的前進。

自2016年人工智能元年以來,人工智能已逐漸成為人類科技進步的主航道,人工智能的發展為生活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解決方案。在人工智能的大潮中,百度作為國際頂尖的技術公司,在國內外的人工智能領域積極佈局技術專利,帶頭建立知識產權意識,開放專利技術,以技術創新創造非凡的新事物。

互聯網的下一幕:人工智能

在2016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峰會中,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

互聯網的下一幕是人工智能。

未來人工智能將對中國的製造業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除了製造業之外,汽車行業、醫療行業以及娛樂行業都將被人工智能技術改變。

百度作為一家以技術驅動的公司,近幾年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位居全球前列,百度語音識別技術 Deep Speech 2入選全球知名科技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6年全球十大突破技術之一;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出了2016年“全球50大創新公司”,中,百度依靠在語音、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厚積薄發,力壓谷歌、微軟等科技企業,排名第二。

在加大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力度的同時,百度公司還圍繞人工智能積極在國內外市場展開專利佈局。

目前,百度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公開的中國專利申請超過2000項、國外專利申請數百項,技術內容涉及:

語音識別、

圖像識別、

自然語言理解、

用戶畫像、

自動駕駛、

深度學習、

雲計算等,

百度開放無人駕駛能力 將帶動無人車行業快速變革

2017年上海國際車展,給行業最大驚喜的恐怕不是車而是百度的發佈的Apollo計劃,它對整個產業研發投入,發展方向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百度將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合作伙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硬件和服務系統,幫助合作伙伴搭建一套完整自動駕駛平臺。

百度在自動駕駛方向積累了多方位的國際領先技術和近500項國內外專利。

這使得百度具有足夠的技術自信,將自動駕駛軟硬件平臺推向市場,幫助任何一家公司,利用百度開放出來的技術能力,做世界上最頂尖的自動駕駛。

另一方面,專利制度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逐漸成為人類社會技術創新與進步的動力源泉和制度保障。

專利通過保護知識產權激發研發者的創新動力,與開源通過開放方式集思廣益優化產品的做法,在理念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促進技術進步與創新,從而實現人類社會進步。

百度牽頭成立智能語音知識產權產業聯盟 率先開放百餘項專利

國內人工智能代表性公司,在專利方面給國人謀得的福利

知識產權保護(資料圖)

2015年11月27日,百度公司聯合海爾、京東、中國普天、北汽股份、京東方等20餘家企業,共同創立了智能語音知識產權產業聯盟,該聯盟的宗旨在於整合、彙集語音技術專利及其它智力創造成果,打造行業領域具備主導和引領優勢的語音產業鏈專利組合,通過組建專利池的方式引導和促進語音技術跨行業的實施和應用,推動語音相關產業發展,為了促進先進技術的推廣,專利池將免費開放給聯盟成員使用,為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服務大眾奠定基礎。

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周硯、中國專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馬維野在聯盟成立大會上分別指出,智能語音知識產權產業聯盟要深入把握智能語音技術領域的前沿技術及產業發展趨勢,引導聯盟成員制定專利佈局和實施政策,協調聯盟成員和產業界參與實施專利技術,促進行業上下游的技術共享與合作,並充分解讀和用好相關政策。

百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專利事務部高級總監蘇靜表示:

截止2017年4月百度申請的國內外智能語音專利已超過600項,通過智能語音知識產權產業聯盟,成員之間將自己的專利開放,讓更多企業使用自己的專利技術,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的護城河,領先的技術讓更多人去應用,大家共同向前奔跑,而不是用專利去阻止競爭對手的奔跑速度,而是比誰奔跑的更快,這才是專利真正的意義。

下一代互聯網:開放、共贏

國內人工智能代表性公司,在專利方面給國人謀得的福利

互惠互利概念的黑板上握手

下一代互聯網,只有秉承一種開放授權的精神,才會有更多主體參與到創新活動中,從而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競爭秩序和競爭環境,我們正在從有形資產的世界,走向由信息、知識和知識產權主導的世界,知識產權可以確保有行動的自由來進行有力的競爭,而不只是咄咄逼人的進攻武器。如果能將知識產權作為媒介,促進各個行業之間的共生共贏,會產生更深遠的影響,與競爭對手一起奔跑,將在創新、公平和公共利益上看到更廣闊的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