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不空心 川蘇鄂粵渝關愛農村留守老年人出實招

空巢不空心 川苏鄂粤渝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出实招

空巢不空心 川苏鄂粤渝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出实招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與社會老齡化的步伐加快,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在逐漸增多,農村中的養老問題越發突出。

今天2月,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機制和基本制度全面建立。

10月30日,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黃勝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脫貧攻堅有關決策部署和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有關要求,進一步加強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日前,多地民政部門出臺文件,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健全關愛服務網絡,讓所有老年人都能夠經濟上得到供養、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慰藉,都能夠安享幸福晚年。

空巢不空心 川苏鄂粤渝关爱农村留守老年人出实招

四 川

日前,四川省民政廳等9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要落實贍養義務人主體責任。家庭是農村留守老年人贍養和關愛服務的責任主體。子女或其他贍養人要依法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對贍養人、扶養人不履行贍養、扶養義務的,村(居)民委員會、老年人組織或者贍養人、扶養人所在單位應當監督其履行;情節嚴重的,相關執法部門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意見》要求,要建立健全農村留守老年人救助保護機制。村(居)委會要跟蹤掌握獨居、失能、貧困、高齡等特殊困難留守老年人情況,及時向鄉(鎮)政府或民政部門報告,相關單位和部門要依據有關要求和分工實施關愛救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與當地養老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為入住養老機構的留守老年人提供慢性病管理、日常護理、健康教育等醫療衛生服務。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建立留守老年人風險評估制度,制定風險等級標準,對風險等級高的留守老年人及時進行干預,實施關愛救助。

江 蘇

近日,江蘇省民政廳牽頭公安、司法、財政、人社、文化、衛計、扶貧、老齡等九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八大舉措切實加強江蘇省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工作。

一是建立動態共享的信息臺賬和以縣為單位的定期探訪制度,到2019年實現各設區市全覆蓋。

二是強化家庭主體責任,依法規範子女贍養義務。

三是發揮村民委員會作用,建立為老服務組織,落實定期探訪制度。

四是發揮養老服務組織作用,加強引導和政府購買服務。

五是加強農村特困供養機構、養老信息平臺、助餐點等為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建設,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作用。

六是落實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制度,加強對特困、高齡、失能老人補貼和服務。

七是為留守老年人家庭養老提供支持條件,引導扶持留守老年人家庭勞動力返鄉創業就業。

八是促進志願服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關愛服務。

湖 北

日前,湖北省民政廳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湖北省加強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著力解決農村留守老人面臨的現實問題。

《方案》提出力爭到2020年,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機制和基本制度全面建立,關愛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關愛服務普遍開展,養老、孝老、敬老的鄉村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全省農村貧困留守老年人全部脫貧。

《方案》提出,以促進農村留守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為落腳點,建立健全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體系、農村留守老人救助保護機制,使農村留守老人得到基本生活照料和更好關愛服務。力爭到2020年,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工作機制和基本制度全面建立,關愛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關愛服務普遍開展,養老、孝老、敬老的鄉村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全省農村貧困留守老人全部脫貧。

《方案》強調,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應經常看望問候留守老人,同時也要發揮村委會、為老組織、志願者等相關方面的綜合力量,不斷豐富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探索開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使農村留守老人心理得到疏導、孤獨得到排解、精神得到慰藉,生活更加充實,心情更加愉悅。

廣 東

日前,廣東省民政廳會同廣東省公安廳等8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要求,建立信息臺賬與定期巡訪制度。一是以縣(市、區)或不設區的地市為單位,全面摸清農村留守老年人基本情況,建立健全貫通省、市、縣(市、區)、鄉鎮(街道)的信息共享和動態管理的農村留守老年人信息臺賬。二是建立以縣(市、區)或不設區的地市為單位、鄉鎮(街道)具體安排、村民委員會協助實施的農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訪制度,併為留守老年人提供相應的援助服務。

《行動方案》要求,發揮村民委員會的基礎性作用。村民委員會要在縣(市、區)人民政府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統籌協調和組織指導下,協助做好留守老年人的基本信息摸查工作;以電話問候、上門探訪等方式,及時瞭解留守老年人的生活情況;將存在安全風險和生活困難的老年人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及時通知並督促其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員予以照顧,同時報告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將關愛服務納入村規民約,鼓勵鄰里鄉親為留守老年人提供互助服務等。在尊重老年人意願的前提下,村民委員會可協助其贍養義務人與親屬或其他有能力的人簽訂委託照顧協議,並將協議雙方的基本情況、聯繫方式等信息以及簽訂的協議複印件登記備存。

《行動方案》還提出加快推進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發揮農村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支持作用、培育和發揮農村為老組織的獨特作用、發揮社會工作的專業作用、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開展關愛服務等方面的重點任務。

重 慶

近日,重慶市民政局等九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著力解決農村留守老人面臨的現實問題。《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機制和基本制度全面建立,關愛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關愛服務普遍開展,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意見》指出,家庭是農村留守老年人贍養和關愛服務的責任主體。子女或其他贍養人要依法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扶養人要依法履行扶養義務。此外,子女或其他贍養人、扶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留守老年人,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支持家族成員和親友對留守老年人給予生活照料和精神關愛,鼓勵鄰里鄉親為留守老年人提供關愛服務,避免讓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單獨居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