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過去和現在,我都帶你們去未來

忘了幾歲的時候我一個人在院子裡洗頭,不小心把泥弄進了洗髮水裡,倒出來搶救,有些泥沒進去了,我是可以挑出一些乾淨的,但我覺得髒了,把那一瓶都倒掉了。我還記得那是一瓶白色的潘婷,媽媽問我怎麼弄的,我說你別問就是沒有了(你個小屁孩)。

15歲的時候復讀,突然覺察原來一個選擇可以改變以後所有的路,人和人的相遇似乎也只是一場偶然遇到了另一場偶然,緣分什麼的都是人的一廂情願吧。這樣想的時候會覺得生活虛惘,沒有意義感。我開始害怕選擇,不僅怕選錯,更怕再跌進那種關於偶然性的虛惘裡。

高中的時候開始察覺到自己的變化,興致勃勃橫衝直撞沒心沒肺的姑娘為什麼就內向被動又猶豫了。日記裡全是對這種改變的不解和痛苦。我對阿瑜說“我覺得我把自己弄丟了,所以我的心一直都不安穩。”佳告訴我“就算丟失的自己找不回來,也可以讓現在的自己很美好。”我只是仍然不解,原來改變這麼容易發生,我還是我嗎?大二的時候看見奇嵐寫“有時候多走一段彎路,是為了讓你多看一段風景。”我有和解的感覺,也感恩後來遇到的一切。但仍覺得我走到了另一條路上,失去了原本應該成為的自己。那條篤定的,不需要理由的,原本屬於的我的路沒有了。

大四的時候趙雨老師跟我說高中的改變或許是因為你對自己的錯誤產生了太強的負罪感,有負罪感的人會變得溫和甚至自卑。一句話幫我理順了好多年的不能理解,如果早些年聽到,高中或許就不會那樣撕裂般的難受。原來一切都是有因由的,只是我還不能看得通透。也從那個時候篤定當個老師,希望在我的學生遇到這些的時候能告訴他們些許原由、告訴他們所有的迷惑都只是過程,必有出口。

我一直覺得對不起父母和自己,高中我想如果考一個好大學是不是就不會再愧疚。我以為的痊癒沒有到來,我一直在想到底我做到什麼你才能不再害怕和內疚,去你以前都沒有想過的地方讀研可以填補你心裡一直空的那一塊嗎?保研的那半年,於我最難的不是過程而是開始和最後的選擇。我害怕選擇,一個決定再回頭就是迥然不同的人生。關於專業想了快兩個月,兩年前的這個時候因為這件事憋出了我這輩子寫的最長的日記,被自己弄的很累。我不是不敢選擇,我只是無法消化另一條路,不知道怎麼碼放它們。然後兩個接收函似乎是個好結果,但於我選擇就是災難。那個冬天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能開懷。選擇帶給我的恐懼以及虛惘久久化解不去。

文文對我說:“這些年我總是覺得你過得不夠開心。”我說我害怕,放棄中考的那個夏天,後悔、內疚、挫敗、迷惑等等情緒糾纏著我的心,我很清楚地記得那種無力的感覺。我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求求你了,以後再也不要讓我這麼害怕了。”所以我逼迫自己努力,我一直想擺脫這種恐懼,可是文文,我覺得無論我怎麼努力它都沒有離開我。

後來在瑩熙分享的視頻裡聽到一句話“讓你脆弱的東西也讓你美麗”。我突然明白我一直在想得到什麼才能不害怕不內疚,但其實得到的一切都是那些恐懼和內疚給我的。我覺得有一種跟自己和解的感覺。

然後看了《心靈捕手》,一篇影評裡說“我們之所以陷在某種痛苦中不能自拔,或許是因為這種表面上的痛苦其實有著極大的好處。”我開始反思我以為的擺脫不掉,會不會是因為這種恐懼給了我性格中缺少的努力和堅持,給了我無法從別處得到的力量,所以我一直緊握著它不放。

再後來做教師發展概論的作業,我問瑩熙怎麼能忘記以前的傷害呢?瑩熙說:“可能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坑,別人可以忘了這些坑,然後繼續往前走,可你一直記得這個坑。”可是怎麼可能什麼都不做就忘記呢?這在我看來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給自己的生活挖了一個坑,你必須要把它填滿才能繼續生活。否則我不可能放下,也無法全身心投入以後生活。

這麼多年我都在試圖找到釋懷的方法,可我一直填不上這個坑。後來我得到更多更多的東西,甚至把坑填得比平地更高,可我始終忘不掉。特別希望可不可以就算什麼也沒有得到也是可以把這些坑在心裡碼放清楚位置,不需要理由也可以釋懷。

我原本想生活是每個人的一條路,不斷走,不斷選擇,也不斷改變著方向,萬一掉進坑裡再回頭就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了。我對坑的畏懼不是不能爬出來,而是出來後不知道怎樣彌補、怎樣碼放清楚這段日子。

現在我想或許生活不是一條路,它是我們自己的星球,廣闊的,向四面八方鋪展。或許現在我們只能看見一條路,但如果我們走的夠遠,總有一天我們會走回原點,看見完整的一生。如果臨死的時候往回看,希望的是這一生坑坑窪窪,但是真實勇敢豐富廣闊。還是用了一輩子,終於修補完了生活中所有的坑,可以死而無憾了。我想我會死不瞑目的。換一種姿勢活著,不要再當個補坑的人。

對於父母我一直心懷歉疚,從最初的超生到長大,一路上給他們的生活挖了太多的坑。一直覺得父母的愛如此不可思議,他們允許一個毫不靠譜的孩子進入他們的生命裡到處挖坑。還幾倍承擔著那個孩子自己遇到的痛苦。關鍵是如果這個挖坑的人不在了,那是萬劫不復的坑啊!要有多少勇氣和愛才敢去承擔另一個生命。以前我以為最好的愛是一個一個填平那些我在他們生活中挖出的坑。可你明白嗎,如果想要的是你的彌補也不會允許你肆無忌憚地挖坑。他們想要的只是你興致勃勃地活著。愛不該源自愧疚和彌補。最好的愛是你好好長大,等他們老了你有能力讓他們在你的生活裡隨便挖坑。

因為這樣,我做了決定,再也不去填坑了,或許那更加金光閃閃,但無論別人或者你自己告訴自己那多值得,心都知道不是。

然後,聽陳平原老師的課,講文學出版時老師說:“現在的人越來越難體會這種原始、樸素、殘缺的美”忽然被觸動了。為什麼一定要變成好的完整的才覺得美?你沒有面對、喜歡真實生活的能力。這麼多年,所以要理順,所以要安放,只不過是你想給你的生活找到個好理由。所謂的無處碼放不過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到好理由。你敢不敢坦蕩地面對你的生活,保有它本來的樣子,不找理由、不找安慰、不找替代、不做修飾更絕不隱藏掩蓋。做錯就承認做錯、後悔就承認後悔、失去就承認失去、怯懦就承認怯懦。不割除、不彌補、不包裹。

呼,終於扯回那瓶洗髮水了,其實我囉嗦了這麼多隻是想告訴你,姑娘啊,這麼多年你一直在用對待那瓶洗髮水的態度在對待你的生活啊!

如果生活裡進了沙子, 我全部的精力就是怎樣把這些沙子弄出去,甚至不惜倒掉它周圍的生活。弄不掉的我總想把它們包裹起來,我以為像蚌那樣,用努力把它們包裹成珍珠就會痊癒。或許進了沙子並不多疼,但是割除或者努力包裹的過程太疼了。我因此對錯誤過分敏感,因此恐懼,因此不相信自己。我不怕承受進沙子那一瞬的疼 ,但我不知道此後漫長的生活我要怎樣割除、包裹它們。文文,現在我明白我不開心或許是因為心裡總有不能化解的沙子。我想大學之所以讓我覺得如此治癒,是因為趙雨老師的課讓我慢慢對很多沙子放了手,我原諒了向生活裡扔沙子的自己,開始安慰並開解她。只是仍舊沒有學會該怎樣跟這些沙子相處。

然後有一天和邵煜坐車回來,她說她的一個朋友問她如果生活可以重新選擇,她要從哪一年重新來過。我想說15歲可又突然愣住了,我真的捨得嗎?捨得這後來遇到的你們和自己嗎?我聽到了答案,讓我訝異的是最捨不得的不是後來遇到的幸福,不是光潔無痕的生活,而是那些哭泣、無助、迷惑、磕磕絆絆的自己。我說過很多次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中考,我總覺得那條路上的生活才是原配,才是名正言順的。我心裡那條不需要理由的路、我以為的真正的自己、我喜歡的男孩、我心裡完美無瑕的幸福,我要跟你們說再見了,原來你們並不能抵過我以為的這條岔路。

清明的時候看見一個師妹寫懷念她爸爸的文章,我一直覺得那是一個如此熱愛生活、開朗、燦爛、幸福的姑娘。原來她的爸爸在高中的時候就離開她了。我一直以為只有最完整的心才能知覺最完整的幸福。被劃傷的永遠不能感受到全部。每一次錯誤、每一次傷害都破壞了心的完整,就算得到了更好的,終究意難平。

是我想錯了,完整或許並不是不能有一點磕著碰著,讓一顆心始終保有原來的樣子。她可以被劃破,可以被蓋上泥土。完整是需要生長的,心是一顆種子,而完整是個過程。我們最初所擁有的只是一顆種子,需要生長出的才是全部。心不是成品,破裂或是蓋上泥土都是為了讓種子生長。沒有人阻擋和恐懼種子的生長。

有長者跟我說殊途同歸,曹汐姐說盤旋漸近。有的時候我不能理解,不一樣的路真的能通向同一個地方嗎?現在你明白嗎?你的心是顆種子,那裡已經攜帶了生命的秘密。一顆種子無論生長在什麼地方,只要你聽從它的指引終會長成自己的樣子。這就是殊途同歸的秘密。

記得做教師發展概論作業那次瑩熙突然問我“你相信自己嗎?你有沒有想過你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換了別人會不會有那些內疚恐懼她也不會變成更好的自己。”我現在終於想通這些話。正因為你是你,所以遇到變化你才選擇現在的路,別人遇到不會是兩條完全相同的路。你並不是丟了自己,種子的核是不會變的,它讓你變成現在的自己。不要覺得虛惘,也許另一條路會是不一樣的生活,但仍是這顆核決定你的樣子。這麼多年我認真地想困擾我的問題、認真地高興、認真地哭、認真地努力、認真地偷懶、認真地面對、認真地逃避、認真地後悔、認真地拖延(噗,這個還是改了吧!)。我以為這一切都是因為你鄭重地對待自己的生命,認真地想要聽到那顆種子的指引。所以你是你本來的樣子。天舒姐說放棄一種才能得到另一種,放棄一半隻能得到另一半。我以為你得到的是另一種,不是另一半。

也不必再安慰自己凡是發生的事就是必然發生的事,凡是走過的路就是最好的路。不好意思,不管好不好,姐過的日子才是原配。我是走錯了,我是後悔了,但我不再想把它們割除出我的生命了,這是這半年多來我想通的最好的事。

這樣想的時候好像一下子碼放清楚了好多年,你從來就沒有丟掉我,種子的核是不會變的。也許還要過很多年你才能穿過歲月,看清楚真正的殊途同歸,但我不著急。我很欣慰這一回你這麼麻利地做了決定,不再覺得恐懼和虛惘。

有次課趙雨老師說“必須擔荷一切,乃能成就一切”,彼時我以為那是說能承擔住重壓、辛苦,能接納殘缺、傷害才能成為想要成為的人。現在覺得是自己狹隘了。除了這些還要能讓自己真正享有愛、喜悅、自由、意義等等等等。像大地一樣,自然而然地承擔它之上的一切,有高山、深谷、有河流、沼澤,也有樹和花。如此才完整豐富,生機勃勃。

很喜歡曹汐姐日記裡的一句話“我的過去和現在,我都帶你們去未來。”

嗯,我的過去和現在,我都帶你們去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