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女神為什麼稱之為是女神呢?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肯在很多別人注意不到、而且可做可不做的地方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打理

,比如說,做指甲、噴香水。

大眾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也會感覺一些車就是好,莫名的就覺得很牛逼呢?而且你也總是想不通、看不明白它到底牛在哪裡?因為這些汽車也在我們平時都不怎麼在意的地方也用心了。

大眾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今天,咱們就說一個本來可以不去用心,但是他們卻挖空心思的去設計和制定規則的這麼一個位置,就是汽車的尾標。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這個1.5T、3.3T、730Li、50TFSI、380TSI,他們都是什麼意思呢?

1.5T、1.8L這些大部分人應該都不陌生,就是汽車的排量嘛,1.5T指的是,發動機每一個汽缸是1.5L的排量,後面的這個T就是渦輪增壓車型

大眾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可有的車還有尾標是3.3T、50T,如果依然是指排量的話,總不可能是發動機的汽缸是3.3L和50L了吧,這個太誇張了,真有這種排量,不知油耗得多高。

其實啊,咱們很多車很早之前,都是在用排量去命名這個後車尾標的,但是很多汽車廠家開始去改變,變得跟別人不同,變得更個性,沒錯,這也是很多汽車品牌一直追求的理念嘛.

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廠商覺的這個1.5T、1.8T,這個數字太小了,不牛氣,於是開始在這塊用心去制定自己的規則,咱們就說這麼幾個哈。

大眾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首先,第一種,是用G值來表示,經常關注汽車車的參數的朋友們都應該對G值不陌生,它是汽車加速度計算出來的數值,一般咱們看在測試汽車加速性能和剎車性能的時候經常看到這款車的G值曲線。

大眾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加速度G值就是,這款車0km/h~100km/h的加速度乘以10,計算出來的。什麼是加速度?說白了,就是你速度提升的快慢值,加速度越大,速度提升的越快,表現出來,就是咱們常說的,這個推背感越強,

所以用這個G值來做尾標,數字越大,其實也說明這個車子性能越好。

大眾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來舉個例子吧,比如,咱們拿奧迪A6L的3.0TFSI發動機來說,他的百公里加速度5.5秒完成,大家用加速度計算公式算一下,最後得出的加速度是5.05,加速度5.05乘以10,就是咱們所說的G值,是50. 5,為了標識好記,就直接用50TFSI來表示了。所以,我們看到奧迪尾標後面的50TFSI,其實是這輛車的G值。

大眾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用G值來命名車尾標的方式,大眾旗下的車型比較多,比如咱們的奧迪、斯柯達等等。

大眾旗下的渦輪增壓車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命名方式,是用“扭矩+發動機類型”命名,在內部將扭矩設這了這麼幾個等級,然後對應不同的尾標。

比如,扭矩在132~225Nm的,尾標值為180TSI,扭矩是在200~250Nm的,尾標是230T等等。

大眾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同樣,用扭矩來命名的還有本田思域這些日系車。比如,思域的1.0T的發動機的扭矩是173Nm,但取個整數值,就用了180Turbo來表示了、1.5T車型的扭矩是220Nm,就用220Turbo,來表示。

大眾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同樣的道理,還有用發動機的馬力來命名,大概的原理都差不多。大家都在挖空心思的在這個車尾標上跟別人做的不同,所以,現在尾標這塊已經沒有一個通用的規則了,幾乎都是各個汽車廠家自己在制定一些規則,自己來用。

大眾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但有一點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現在已經不是排量論英雄的時代了,這個尾標的數字越大,似乎看起來這款車越牛逼,這個含義越深刻越複雜,越能引起用戶的討論,這款車的文化價值越高。

雖然這個車標看起來越來越大氣,但還有個中文品牌漢字尾標,似乎並不受咱們很多朋友們的喜歡,比如什麼“奇瑞路虎”、“華晨寶馬”,很多人會選擇把它扣下來,但是怎麼把這些車標扣下來還不留膠印呢?

大眾車系的尾標都是如何命名的?

咱們公眾號就有這麼一個小知識,你可以到咱們微信公眾中回覆“車標”兩個字

,那篇文章就在那等著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