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长假结束,估计很多小伙伴都舍不得与假日说“分手”,希望祖国母亲再过个“阴历生日”,这样大家就可以再来一场旅行,抛开城市的嘈杂,去拥抱自然,用自己的脚步继续丈量世界。


而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主角就是这样背起背包、深入森林,过上了野外生活,不过背后的原因可不是旅游放松那么简单——《不留痕迹》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主角威尔是个退伍老兵,影片开场时,他就带着女儿汤姆生活在森林里。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因为服役期间积累了足够的生存技能,野外生活对于威尔来说不成问题,他分分钟就能生火做饭填饱肚子。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父女俩的露营地条件算不上奢华,但已经能满足日常需求,他们还开辟了一小片菜地自给自足。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女儿汤姆也十分喜欢这种野外生活,因为不仅可以跟着老爸解锁各种生存技能,还能一块研究稀奇古怪的做饭方式,比如利用日光烤个“锡纸蘑菇”。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而且,即便野外的条件不如城市,威尔也并没有怠慢对女儿的教育,汤姆虽然接触不到手机、电脑,但学到的干货不比同龄人少。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事实上,他们也并非完全与城市隔绝,父女俩会定期回到城镇去囤货,保证正在长身体的汤姆获得足够的营养。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以上这些剧情,应该都会让不少小伙伴想到我之前推荐过的《神奇队长》,里面的爸爸也是带领全家远离都市,亲自负责孩子们的生存和教育问题。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神奇队长》剧照


不过本片中的男主角威尔的情况还不太一样,除了教女儿基本技能,他还经常搞一些“模拟演习”,训练女儿在野外的“隐身”能力。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到底是为了躲谁而演习呢?


影片很快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有天,一群社会工作者和几个警察出现在森林中,靠着警犬发现了藏匿于灌木中的父女俩,并把他们分别带走。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原来,威尔带着女儿并非是简单的野外露营体验生活,而是计划永久居住。


他在退伍之后饱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困扰,没有办法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但又舍不得离开女儿,所以才不得不带着汤姆来到远离人群的森林露营。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但威尔的这种做法在社工看来,就是故意带着女儿过无家可归的日子,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为了确保威尔是个有能力且精神正常的监护人,社工给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性格测试,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而汤姆那边,也需要通过做题来证明自己从父亲那里得到了应有的教育。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好在父女俩最终都通过了测试,可以继续生活在一起。


但他们再也不能回到森林生活,而是被社工强制安排到了农场居住。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其实,社工为他们找到这个住处也是煞费苦心——农场相对于城镇更加接近自然,看上去符合威尔的需求;


但这里也并非完全与社会隔绝,未成年的汤姆也能有正常的社交活动。


父女俩一开始的生活也跟社工设想的一样,威尔被安排去做了伐木工,保证基本的开销,而汤姆则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同龄人,为进入学校做好了准备。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父女俩的互动也不再是劈柴和演习,而更像是常人眼中的“正常人”。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但这种生活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威尔就被逼到了崩溃边缘,他知道如果不尽快适应正常生活,女儿就会被社工强行带走。


可是所谓的“适应”对他来说就是另一种折磨,他见人就想躲,听到直升机的声音就会勾起战争心理阴影,压根无法淡定面对普通人的生活。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而相比之下,汤姆则很快适应了农场生活。


这种差别渐渐导致父女俩产生了分歧——汤姆开始害怕自己在森林的生活被人认为不正常,但威尔还是想要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中。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之后他便自作主张,带着汤姆悄悄收拾东西离开了农场。


他们一路坐大巴、搭顺风车,再次进入森林。


但是这次“搬家”却并不顺利,很快就遇到了大雨,父女俩被迫在湿冷的环境中度过了近乎绝望的一夜。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好在第二天,他们在森林中找到了一栋废弃的木屋,这才躲过了被冻死、饿死的危险。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觉得身为父亲的威尔有些失职,明明有了一个相对安稳的住所,却还是擅自做主让女儿重回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野外生活。


有的网友还直接认为威尔“变态”。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但问题是,威尔真的对女儿不好吗?


其实从细节来看,他已经在竭尽全力地照顾女儿了,不仅没有让她挨饿受冻,还想着教她读书写字,就连给她测试的社工都承认威尔没有耽误对女儿的教育。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生活上威尔对女儿也是有求必应,汤姆说鞋里进了水,威尔二话不说,就肉贴肉地为女儿的冰脚丫取暖,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面对心理测试中的那句“我为我的女儿感到骄傲”,他也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


这些都足以证明,威尔是十分在乎女儿的。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然而,战后留下的心理障碍,让威尔想要彻底抛弃社会性的一面,做一个独立自由的“野人”,而女儿的存在却又让他无法切断亲情关系。


这种纠结导致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带着汤姆露宿野外的方式逃避着。


而原本相依为命的父女俩也在一次次的“搬家”过程中产生了矛盾,汤姆甚至认为威尔并没有像他嘴上说的那样在“努力尝试适应现代生活”。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这种矛盾最终随着一个意外事件而被激化——威尔在一次外出觅食途中受伤,为了养伤,父女俩再次被迫离开了森林,借住在好心人家中。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虽然没几天威尔就动了再次“逃跑”的念头,但这一次,汤姆却拒绝跟随他重返森林。


因为经过这几次的反复,她真正理解了父亲这几年来的纠结,也意识到,自己更加喜欢“正常人类”的生活方式。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最终,这对父女在林中依依不舍地告别,威尔独自一人向着森林深处前行。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整体看来,这部《不留痕迹》的剧情相对简单,主要人物也只有两个,算不上什么“激烈”的电影。但本片的故事带给观众的思考却是多层次的。


从人物关系来看,威尔和女儿是父女,父亲想要把女儿留在身边的想法和女儿渐渐觉醒的独立性格形成了矛盾,这也是许多成长教育片里经常涉及的部分;


但换个角度来看,威尔和女儿之间的关系也象征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主张不被打扰的“原始生活”,另一个则试图回归现代文明生活。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所以即便主角只有两个,但他们身上的故事却有明暗两条线,一方面是威尔试图摆脱一切社会性的束缚,带着女儿归隐森林的故事;另一方面也是女儿汤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做出自主选择的过程。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按照一般的电影套路,威尔多半就是众人眼中的“反派”,他自己变成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怪人的同时,还试图时刻掌控女儿的自由,不论“为人”还是“为父”都有点失败。


似乎唯有把他像蜜蜂一样赶到蜂箱里继续劳作,回归社会秩序,才是正确的做法。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但本片好就好在,它并没有玩对错分明的老套路,而是尽可能地客观展现人物的心路历程,让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客观的思考——


父女俩露宿野外看似“无家可归”,但不可否认,威尔其实全程都在给女儿营造一种家的氛围和安全的感觉,这是用多大的房子也无法代替的;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而社工安排他们住进农场,过上“正常的生活”,看似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但却忽视了这种强加的帮助,对于饱受精神折磨的威尔来说,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威胁和剥夺。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这么看来,影片结尾处安排父女俩最终分别,其实才是化解他们矛盾的最佳方案——威尔不用再纠结被迫回归社会的问题,可以专心在野外寻找内心的平静;


而他也无需担心女儿,因为汤姆在经历过这些之后,不仅有所成长,也切实理解了他。



他让女儿“受虐”,但没人能说他“变态”



影片虽然结束,但却始终能够带给我们思考——


不是所有房子都能叫做“家”,是家人之间的理解和扶持让它成为我们心灵的归宿;也不是所有帮助都能带来“温暖”,还需要以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为前提。


曾几何时,我们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有过逃离家庭、逃离学校、逃离工作的想法呢?


所以,我们应该更能理解影片主角的选择——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彻底不留痕迹地独自生活,但至少我们可以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努力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