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後,黃景瑜:追求「火」不靠譜,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

2016年年初,黃景瑜憑自己擔綱主演的爆款網劇邁入娛樂圈,火速晉級“流量小生”之列,卻在半年之後進入了長達一年半的“沉寂期”。在這段曝光率很低的日子裡,黃景瑜並未停止“成長”。在搭檔王千源首度觸電大銀幕後,他又加入了備受矚目的《紅海行動》劇組,同導演林超賢一起前往北非的戈壁灘“特訓”,一圓自己的軍人夢。對話本刊記者,黃景瑜分享了拍攝過程中的種種經歷,有能令一屋工作人員大笑的段子,也有不少危險的瞬間。

紅海行動後,黃景瑜:追求“火”不靠譜,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

回憶起這一年多的光景,黃景瑜“感激一切”。當下,在事業方面,黃景瑜格外具有自己的主見,他清醒地意識到,追求“流量”與“火”並不可靠,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選擇自己喜愛的劇本。他不介意被稱作“偶像”,因為他自信於偶像與演員不需要清晰地劃分,“偶像怎麼就不能好好演戲了嗎?演員就不能長得帥了嗎?”如今的黃景瑜真誠、耿直依舊,卻也成熟幾分。

爆紅過後的“沉寂”期

紅海行動後,黃景瑜:追求“火”不靠譜,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一切到現在還是很感激”

大約兩年前的同一時期,黃景瑜正式跨入影視圈,憑一部熱播網劇幸運地一夜成名,躋身流量小生之列,勢頭正盛。而在隨後近一年半的時日內,黃景瑜卻幾近在熒屏上“沉寂”了,在日新月異的演藝圈與“白熱化”的競爭環境下,這對新晉偶像來講顯然十分“危險”。不少粉絲也曾一度為他擔憂,但在得知黃景瑜又進入新劇組開始拍戲後,她們又放下了懸著的心,負責打理官方粉絲群的“護鯨團”成員告訴本刊記者:“一開始他不出現了我們也會著急、會害怕,但是後來知道他在努力著,(我們便)知道一切都在慢慢變好。作為粉絲,可能沒有辦法爭取資源,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最好的數據,給他最好的應援,讓他知道我們一直在他身後,做他堅強的靠山。與黃景瑜同行,看盡一路風景,是幸福美好的事情!”如今,黃景瑜攜作品“歸來”,看起來,如護鯨團所說,他正朝著更好的方向前行。

紅海行動後,黃景瑜:追求“火”不靠譜,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

曾經的幸運是火速爆紅,而現下的幸運對於黃景瑜來講意義更為重大,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他前後三次進組,每一次都遇到了讓他受益匪淺的團隊。他告訴本刊記者,最開始的出道作品,由於資金問題,整個團隊的拍攝條件其實是“艱苦”的,因此不能講求太“細緻”,而隨後的幾次進組經歷,都讓他看到了電影工業中“精益求精”的一面,三次進組經歷,不僅令他學到很多,也對行業有了更深的理解。

2016年下半年,黃景瑜接到了他人生第一個電影通告,在張猛導演的《槍炮腰花》中,他搭檔影帝王千源,出演了核心人物阿蒙。提及第一次“觸電”大銀幕的過程,黃景瑜表示這是截至目前他演技提升最快的階段。“現在回想起來拍那個電影的時刻,還是會感動”,黃景瑜有感而發,回憶起開機的第一天,他以“懵”來形容首度進入電影片場的自己,而也正是在“第一天”,黃景瑜就需要與王千源拍攝了一場需要兩人的配合極度默契的戲,但拍攝的狀態卻不盡如人意,張猛導演後來也發現了排戲方面的不妥當,因此在距殺青前的半個月之時,又將這一幕進行重拍。

當黃景瑜看到前後兩次自己的不同表現,他感到震撼:“我真的看到了變化,不是表情也不是肢體動作,而是整個人與畫面的配合、跟機位的配合,跟源哥的搭詞、節奏,各個方面,當時覺得太神奇了!”而除了演戲方面的成長,黃景瑜也通過這部戲對專業領域有了概念與認識,他看到了劇本上的幾個字如何被以幾個長鏡頭、花三四天時間去表達的過程,談到此,坐在記者對面的黃景瑜難掩興奮,露出他的標誌性虎牙開心道:“第一次接觸電影印象是特別好的,特別值得尊重、值得研究、值得花時間去投入。”

紅海行動後,黃景瑜:追求“火”不靠譜,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

隨後,黃景瑜“幸運”依舊,去年2月,他完成了此前想演一次“軍人”的夢想,與張譯、海清、杜江等加入到林超賢《紅海行動》的拍攝團隊,出演了一名天才狙擊手。7個月後,他又與陳正道導演合作了愛情奇幻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挑戰了已有900歲“高齡”,還有“社交障礙”的深情男主角,看似簡單的愛情劇,對於黃景瑜而言,也有挑戰難度,他要挑戰活了近千歲之人的眼神,還要揣度如何表現“有錢任性”與“白日眼盲”,“每個都和我距離太遠”,他說。而電影導演出身的陳正道拍起劇集也依然會令黃景瑜從“強迫症”中收穫頗豐。

他告訴記者,“像製作電影那樣,一個眨眼,一個呼吸,導演都會在意。”這一年多的經歷,黃景瑜不斷成長,那麼,如今準備好接受觀眾的檢驗了嗎?面對這一總結式提問,黃景瑜表現得很“淡定”,努力了就沒有遺憾是他的態度:“我自己努力了對吧,作品出來的效果真是看大家感覺了,自己這塊是過得去了。”

能圓“軍人”夢有多難?

紅海行動後,黃景瑜:追求“火”不靠譜,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

“從摩洛哥回來我覺得拍什麼都幸福”

現階段,談及黃景瑜的下一個“爆點”,很多業內同行都將目光鎖定在即將於春節檔上映的影片《紅海行動》。自《湄公河行動》憑高口碑一路逆襲開創了主旋律商業片的新類型後,導演林超賢就開始籌備起這部根據“也門撤僑事件”改編的現代軍事題材電影。電影中,黃景瑜飾演中國海軍陸戰隊“蛟龍突擊隊”中的狙擊手顧順,並上演了一段同戰友一起臨危受命前往非洲解救中國人質的驚險歷程。無論是從題材或製作角度來論,口碑與路人緣似乎都已離黃景瑜不遠了,不過,電影真正拍起來,卻也讓黃景瑜經歷了重重挑戰,實現自己的“軍人夢”遠比想象中難上難,走上實力派的路線也要付出更多。聊到這部作品時,黃景瑜幽默開場:“摩洛哥拍回來後,我拍什麼都特幸福。”

為還原真實,導演林超賢可以說是在“搏命上陣”。此前的電影發佈會上,監製梁鳳英曾透露,“導演在片場每天要跑10公里,要求演員跟自己一起訓練,在摩洛哥取景拍戲時,他們還要在高溫和風沙下背上十幾斤裝備。”而主角張譯也在採訪中表示,林超賢甚至會扛著真槍幫演員走位,親自去試爆點,“這個導演嚴苛到了可以不顧生死的地步,在這樣的導演面前,沒有一個演員可以懈怠和退縮。”從黃景瑜的回憶中,我們得知這些表述絲毫沒有誇張之處,而聊到這部被期待的作品,自認有些“慢熱”的黃景瑜完全打開了話匣子。

紅海行動後,黃景瑜:追求“火”不靠譜,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

7個月的拍攝期間,黃景瑜隨劇組在摩洛哥駐紮了快半年,北非的美好只停留在他Po在微博的照片上,事實上,乾燥、炎熱、晝夜溫差大、物資匱乏、吃不到蔬菜、沒有通訊信號是他對生活環境的記憶。

片場上,黃景瑜經歷了穿上幾十斤的裝備上山下河,也經歷了“端上一把槍,再扛上一把槍,加起來二十幾斤”的山路狂奔;而更讓他感到驚心的是實打實的爆破現場。一次實拍中,身邊的炸點爆炸,恰好回過頭面對炸點的黃景瑜就那樣被泥沙與他稱為“炸藥中的不明黑色物”崩了一臉;除此之外,拍攝狙擊手戲份時,導演組為模擬敵方的子彈打向主角團,在現場以彈鋼珠的氣槍往上嘣“子彈”的過程也讓他秒“慫”,“我當時想跑你知道嗎哈哈哈,就受不了,我特別怕他一槍打我腦門上,給我打暈過去。

紅海行動後,黃景瑜:追求“火”不靠譜,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有聲有色的“耿直”描繪,常常破壞別人剛剛對他建立起的“心疼”的氣氛,時不時逗笑一屋子工作人員。此前工作室的工作人員曾向記者感嘆“這次他很不容易,挺能吃苦”,但真正和黃景瑜本人對談時,這位當事人卻並不誇讚自己具備這屬性,還不斷反問記者“那我還能咋辦?我就只能硬著頭皮適應,我就得在這兒拍,跑不了”,當然,再度引發鬨笑,不過有兩點可以確認了,其一,黃景瑜自稱自己“還蠻幽默”可以找到事實根據了;其二,歸來後,他還是那個耿直的黃景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