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积极废人

在现实生活中,毫不客气地说,各个领域、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积极废人”。

积极废人,是个网络流行词,指那些“爱给自己立flag,但永远做不到的人;尽管心态积极向上,行动却宛如废物,他们往往会在间歇性享乐后恐慌,时常为自己的懒惰自责。

积极废人有三个明显特征:

1、“旗帜”很积极;

2、执行力很差;

3、恐慌自责是常态。

可以概括地说,积极废人就是基本属于无脑人。积极废人,严格意义上讲就是属于废人。

积极废人的三种思维习惯:

1、过度依赖成功路径的思维;

2、过度摄取低密度信息的思维;

3、过度急功近利的思维。

可以概括地说积极废人的思维习惯就是“思维惰性”。

积极废人应该怎样转化?

1、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

“天上不会掉馅饼。”“成功的都有成功的秘诀,但失败者的原因却基本相同,那就是缺乏毅力和坚持。”克服不良的思维习惯,树立正确政绩观和荣辱观,以良好的心态来处理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克服假、大、空”。

2、改变自己的行动力。

立旗帜,就是定目标。积极废人一个最致命的弱点就是目标太具体,实现目标无行动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积极废人一句口头禅。“目标、方向、方法”。目标已确定,找实现目标的努力方向,找着努力方向后,探索实现目标应该采取的方法。“力气没有方法大。”

3、改变自己的状态。

一个人的状态很关键。“恐慌自责”是积极废人的常态。为什么恐慌?为什么自责?究其原因是制定目标不切实际,“定位不准”,又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做保障,“思想的巨人,行动的倭子。”

君不见,积极废人在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不同领域处处显现。大量积极废人的出现,不仅对个人成长有害,而且对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革命事业也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应该识别这种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的道理。

也谈积极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