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藁城冷知识-藁城之最

历史上县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县

汉高祖元年(前206),藁城境内置肥累县(治所肥累城,今城子村一带),东汉肥累县省,有县220余年。

你不知道的藁城冷知识-藁城之最

最早的建制

藁城历史悠久,西汉元鼎四年(前113)置县(治所丘头),后经历代废置分合,至宋开宝六年(973),建置境界方成定制。藁城县初名“稾城县”,元代改“稾”为藁,遂称藁城县。

县治第一次迁址

隋开皇十年(590)置廉州(治所今藁城城区)。大业二年(606),废廉州。大业三年(607),稾城县治由丘头迁至废廉州城(今城区),为县治第一次迁址。

“七七”事变前的第一名镇

1937年“七七”事变前,梅花镇有550多户,2500多人。镇周围筑有寨墙,四门洞开,镇内设有警察所、保卫社、民国小学。街市整齐,有布市街、棉市街、粮市街、牲口市街,还有明朝时期北京通往南京的跑马道街。各街道有较大的银号、棉店、粮店、煤店、药房、粉坊、染坊、轧花坊、饭铺、杂货铺、澡堂80多处,经常驻有平、津、保等大中城市的豪商巨贾,也有日本客商常来购棉,时为华北闻名的繁华富庶之商贸重镇,亦是藁城第一名镇。

1937年10月12至15日,日本侵略军在该镇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大惨案。此后,繁华的梅花镇已是满目凄凉和荒芜。

你不知道的藁城冷知识-藁城之最

藁城撤县建市

1989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藁城县,建立藁城市(县级)。河北省人民政府9月16日发出通知,公布藁城撤县建市,原辖区不变。

首次被列为对外开放城市

1990年4月,藁城被国家列为对外开放城市。

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石家庄(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1年10月,藁城市建立良村工业区开发办公室,规划筹建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7月省政府批准其为省级开发区。同时良村工业区开发办公室更名为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995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良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更名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藁城市西部,距藁城市区15.5公里。其南连丘头镇,东部和北部与岗上镇为邻,西与石家庄市接壤,土地面积10.5平方公里。辖北席、北邑、良村3个行政村。

开发区是一个以工业为主,集商贸、科研、生活、居住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区内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基础设施完善,是国家向外推荐的重点开发区之一。至1999年,进区企业已达158家,总投资55.6亿元。2000年,全区工业项目产值逾80亿元。

藁城第一大镇

廉州镇是藁城第一大镇,总面积86.4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总人口6.8万人,耕地面积6.79万亩。土地面积、所辖村数、总人口、经济收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居各乡镇之首。该镇地理位置优越,西距省会石家庄市30公里,石德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穿腹而过,镇区内有火车站、汽车站、三星级宾馆等,邮电通讯设施先进,电力充足,服务设施齐全。

该镇农村稳定,经济发达,是藁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直属党、政、群、团机关和工厂、学校、医院、商店、文化设施等均设于此。

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乡镇

藁城人口密度最大的乡镇当属廉州镇(含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1334人(2003年),其次是张家庄镇,每平方公里1075人。人口密度最小的乡镇是兴安镇,平均每平方公里750人,其次是常安镇,每平方公里764人。

石家庄人口最多的县(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藁城市人口总数为758554人,是石家庄市所辖人口最多的县(市)。

唯一的民族乡

九门回族乡是藁城市唯一的民族乡。全乡共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38634人,其中回族562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4%,约占全市回族人口总数的75%。

藁城于1953年设九门回族自治乡,1956年改为九门回族乡。

80年代后最大的一次乡镇区划变更

1996年1月,藁城市变更乡镇区划。即:将张村乡、兴安镇合并为兴安镇;北楼乡、小常安乡合并为常安镇;刘海庄乡、贾市庄镇合并为贾市庄镇;梅花镇、木连城乡、倪家庄乡合并为梅花镇;南营镇、马庄乡合并为南营镇;丘头镇、丽阳镇合并为丘头镇;岗上镇、大同镇合并为岗上镇;南董镇、西四公乡合并为南董镇;九门回族乡、只都乡合并为九门回族乡;南孟镇、韩家洼乡合并为南孟镇;大丰化乡、张家庄镇合并为张家庄镇;梁家庄乡、前西关乡合并为西关镇;增村镇、刘家佐乡合并为增村镇;原廉州镇不变。经并乡扩(建)镇后,全市辖13镇,1个回族自治乡,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40个行政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