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季报!单季业绩近年最佳,混改先锋:中国联通

3季报!单季业绩近年最佳,混改先锋:中国联通

我有个朋友是联通的大客户经理,N多年前,在刚推155号段的时候给我一张Excel表,里面有一万个手机号,说随便选,于是我就有了一个像极了情感热线的手机号。

每次和编辑小姐姐沟通的时候,我的手机号就成了一个很好的搭讪的话题。

中国联通这家公司,历史上可谓命运多舛,年轻一点的粉丝可能对这段历史已经不清楚了。

1994年之前,中国的邮政、电信业务都由中国邮电垄断,当年成立了中国联通。但实际上,这个联通和现在的联通还不是一回事。

1998年,邮电分家;1999年,中国移动成立,网通(后被称作小网通)成立;2000年电信移动分离;2001年,中国铁通成立;2002年,南北电信拆分,北方叫中国网通,南方称为中国电信;2008年,六大运营商重组,称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集团。

严格来说,北方电信也就是中国网通才是现在中国联通的前身。

经过无数次重组,尤其是中国网通并掉小网通、并掉老联通后,中国联通其实吸收了三套中层,虽然经过历次裁员,减掉了一部分,但依旧机构臃肿,政令上传下达非常不畅。

3季报!单季业绩近年最佳,混改先锋:中国联通

从公司上市以来的年报来看,2013年以后,公司的营收开始走下坡路。而2008年以后,公司的净利润就一直没有景气过。

如果认真研究一下中国的央企,会发现不少企业都遇到了这种情形。由于央企的特殊业态,导致近几年发展到了极限:增量市场已经没有了空间。

僵化的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的价格体系、人浮于事的行政架构... ...当巨龙成长起来,发现竟然是一只笨拙的食草性恐龙。

面对这一系列的难题,就没办法解决了?

混改。

中国人寿、腾讯、百度、阿里、京东、苏宁、淮海方舟、光启互联等知名的传统巨头、互联网企业出现在联通的股东名单里。

一年后,联通交出了混改后的成绩单。


一、近年来最靓丽的单季业绩

2018年10月23日,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度季报。

营收2197亿元,同比增长6.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164.50%。

由于不少上市公司喜欢用非经常性损益来凑数,我又特意看了下扣非净利润,反而增加了,为44.6亿元,同比增长179.93%。

业务模式没有大的变化,营收增幅不大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到净利润大幅增长的?

答案是降费,主要是降低了财务费用。

3季报!单季业绩近年最佳,混改先锋:中国联通

从单季度业绩来看,这是2013年后,近年来业绩最好的第三季度单季度业绩。这是取消漫游费后的第一个季度,依旧能够获得不错的营收和利润,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2017年混改完成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迅速从高位下落,进入一个良性区域。

3季报!单季业绩近年最佳,混改先锋:中国联通

与混改前相比,财报上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有钱了。

3季报!单季业绩近年最佳,混改先锋:中国联通

2017年混改后,货币资金高速增长,2018年三季度,增加到近441亿。

有钱后的联通,都做了些什么呢?

一是赶紧还了贷款。财务费用从35.5亿骤降到1.06亿,下降了97%。考虑到扣非净利润才44.6亿,这降了30多亿的财务费用,是公司利润增长的源泉。

二是涨工资。人工成本比去年同期上升14.4%。


二、央企混改第一枪

混改不仅仅是股权的变化,财务状况的变化,还有业务的变化。

1、处置低效资产。据利润表数据,公司三个季度来处置了部分固定资产,35亿固定资产处置损失。

2、裁员和引进人才。员工总人数下降的情况下,高学历人数上升。硕士和本科学历人数上升,专科和其他学历人数下降,总人数不断下降(因季报披露内容较少,人数对比2017年年报和2016年年报)。据报道,联通管理机构精简超过26%。同时根据三季报内容,引进了大量创新人才。

3、缩减传统业务和增加创新业务。

3季报!单季业绩近年最佳,混改先锋:中国联通

据三季度季报数据显示,固网业务不断萎缩,移动语音通话业务也在缩减。但手机上网流量涨了三倍还多(营收只增加了个位数,说明降价确实到位了)。

混改以后,和BATJ等合作伙伴更加密切了。

3季报!单季业绩近年最佳,混改先锋:中国联通

比如定向流量的腾讯王卡销量旺盛。

同时,通过盒子类业务,向广电发起了摧枯拉朽的进攻。现在还在按时交纳广电费的已经属于罕见了。

年初我在联通营业厅开通了新的包月业务,流量不限,电话费若干,送IPTV电视盒子,基本上想看的台都有... ...包月才60块钱。

从增量业务到存量业务的转型,混改后联通走得特别快。

老客户不如狗的传统营销策略渐渐转型,面向老客户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客户粘性越来越大。


4、资本运作和创业投资。去年底,有媒体称,联通集团拟筹建“联通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通资本),同时对旗下的“联通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增资,两家新公司注册资本各50亿元,注册地均在雄安新区。实际运作两公司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今年的三季度季报中,对此有了揭示:公司加快构筑创新产品平台、产品等核心能力,打造区隔于传统业务的体制机制,与混改合作伙伴积极拓展业务和资本层面的合作,推动创新业务发展实现新突破。

目前和联通类似的央企有很多,也都纷纷进入混改的攻坚期。作为混改“第一枪”,联通给各大央企做出了一个榜样。

关于混改,央企怎么改,联通做好了模板,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改善负债情况降低有息负债、处置低效资产、实质性裁员、引入高素质人才、缩减传统业务规模、创新业务和资本运作。

三、混改的下一步方向

应该说这一年联通做了很多事,对于一个体量庞大的巨无霸企业来说实属不易。

但是联通不仅仅是自身的改善经营的需要,还肩负着央企混改先锋队的责任。

所以联通的下一步动作,也代表了准备混改的央企的下一步动作:

持之以恒深化聚焦创新合作战略,加快“五新”联通建设,坚定不移推进互联网化运营落地,以混改为契机,深化战略合作,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释放改革红利,全面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适度加大创新业务及创新人才建设的投入,积极培育未来增长引擎,全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季报里这段话,比较有深意,可以做以下解读:

1、五新联通:新基因、新治理、新运营、新动能、新生态。简而言之,创新。

2、互联网化运营:包括产品的互联网化、客户服务的互联网化和企业管理的互联网化。通过新零售、无界零售,加快新零售互联网化,加快产品互联网化,实现客户随时、随地、随心消费;通过“去三化”即去中心化、去中间化、去边界化,加快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的互联网化。也就是说,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客户体验,并且营业厅很可能要减少并裁员。

3、划小承包:这是大型央企普遍的下一步发展趋势,央企员工高福利、高收入、高稳定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这也是央企发展的巨大负担,由于央企员工庞大,直接裁员会引起较大的社会影响(2000年左右央企上市潮的时候,曾经不少企业大规模裁员,引起大量的不稳定事件发生),所以现在央企不轻易裁员,而是采用了“划小承包”的方式。员工买断工龄,转换用工身份,从合同制员工变为劳务派遣,到一线去,变人工成本为承包类费用支出。

4、战略合作:目前看,和BATJ的深度合作并不明显,除了腾讯王卡外,暂时还没看到更多革命性的产品出现。但是最大的混改合作伙伴--中国人寿已经受益了,联通给全员购买了人寿保险。想必更多有意思的产品正在设计和试点中,BATJ对于大型央企的客户数据垂涎已久,这方面很可能会碰撞出非常激烈的火花。

八年前,因为负责一个电商项目,认识一个前京东的资深顾问小姐姐,她评价某央企的客户数据,你们这都是天使客户,这是躺在金山上要饭吃啊!


年报预测:随着现金流的好转,公司的有息负债大幅降低,资产负债率得到修复,即便是营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净利润也会收到不错的结果,如果最后一个季度不是非常大规模的处置低效资产,公司的净利润有望较去年大幅上涨。

预计公司2018年全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可能明显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