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提升效率要常备两个镜子

【温馨提示】点击右上角“关注”总裁专刊,第一时间获取每天更新的精选管理文章。

管理者提升效率要常备两个镜子

商人双臂交叉,看着摄像机,身后有两名高管

在制造型企业里面,管理者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要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制造型企业很重要的一个管理指标,也是考核现场管理人员能力的关键绩效指标,与工资和绩效直接挂钩,所以对于制造型企业里的管理人员来讲,效率提升是永恒不变的话题。那么,作为制造型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效率呢?

我认为作为制造型企业的管理者,我们至少要常备两个工具,一个是“显微镜”;另一个是“望远镜”。

管理者提升效率要常备两个镜子

所谓的“显微镜”,就是要求我们的现场管理人员,要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生产过程中细微浪费和问题的能力。我们常常讲,没有问题就没有改善,如果看不到生产过程中效率方面的浪费和问题,就谈不上效率改善了。

为什么我们现场的管理人员却觉得没有改善空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认识到了问题但认为改不了,变得对这类问题的不敏感。虽然他也认为是问题,但是反映到上面一直没得到解决,就干脆不把问题当问题了。另一方面是确实没有看到这些问题,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的需要用显微镜去看待现场的这些浪费和问题。真正改不了的、难改的问题是很少的,大部分还是因为管理人员对这些问题和浪费“熟视无睹”,所以“无动于衷”也就不难理解了。

管理者提升效率要常备两个镜子

男人站在面前的人群。领导的概念


第二个工具就是望远镜。为什么说要带望远镜呢?所谓的望远镜是指现场管理人员看问题的视野要开阔,不仅要关注细节上的浪费,还要站在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全流程来分析效率现状,以识别出重要的影响流程或工序,集中资源进行重点改善。

在车间里面,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况。某个工作站甚至多个工作站做了大量的改善,效率提升了非常多。但是,整条生产线的效率指标却并不好。站在整个企业层面,有的生产线生产效率非常高,提升的幅度很大。但是,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却并不高。对于其经营的绩效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原因往往就在于我们所找的改善点不对。太过于注重点的改善,而忽略了通过全流程去识别真正影响整个系统或者整条生产线的瓶颈进行重点改善。也就是这里面所讲到的,咱们的管理者没有掌握“望远镜”这个改善工具。

管理层级越高,管理范围越广,越应关注全局效率;管理层级越低,越应关注局部、细节的效率。这里所说的高层管理者关注全局效率,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知道细节问题,而是强调不同管理层级应该有不同的管理重点。基层管理人员虽然管理重点在细节、局部的效率改善,但如果想要成为优秀的更高层级的管理者,在全局效率改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应该主动学习与掌握。

管理者提升效率要常备两个镜子

商人在办公室工作

花上万甚至几十万学习EMBA课不如报名我们的高管成长课,我们已经为您准备了CEO百元成长课程,将各商学院EMBA课程内容进行了提炼,整理成100节精品音频课,课程包含企业管理、资本运营、战略及运营管理、人才管理、财务管理、项目投融资、企业并购重组、上市指导、互联网运营创新等丰富内容。

您只需要每天花很短的时间来收听既可以搞定了。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面的蓝色字体"了解更多" 链接即可,开启您企业发展进阶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