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醫師去編制化後,患者負擔是否會加重?

中華柳葉刀


打破鐵飯碗,醫生去編制化會實現“看病難看病貴”的宏偉目標。

醫療企業化、市場化,打破醫生的“執業”範圍“註冊經營”範圍。私立醫院將利益最大化,只能讓人民群眾品嚐貧富懸殊帶來的快樂。

醫院去公益性質,讓普羅大眾醫療自掏腰包,哀鴻遍野。看病難,排個隊要幾十個小時看個病幾分鐘,一位醫生面對幾十上百個病人,這是硬傷。看病貴,院前搶救費30元,跟狗狗洗個澡都要200元甚至更多了。

而所謂的過度檢查、過度醫療都是惡意炒作。一條活生生的生命生病了交給醫生,你以為通過連蒙帶猜就可以診斷治療疾病嗎?癌症晚期患者如果在家裡有家人子女的陪伴,晚年有多幸福,餘生有多快樂。

為了表示子女有多孝道,或者嫌棄麻煩,往醫院送。一邊接受傾家蕩產人財兩空,一邊譴責醫院吃人不吐骨頭,過度治療。癌症晚期患者全身插滿管子,一點尊嚴都沒有。

醫生對自己沒辦法掌握的可以建議轉上級醫院。而患者應該沒有那麼幸運了,因為表面上醫生可以任由選擇醫生,都醫生荒,還選擇個屁。牆上掛滿的是“崗位專家相片”,問題是重複的相片和上級醫院幫扶的相片,根本沒有用。

去編制,醫生受僱於私人老闆。月薪100萬,就怕29號發工資的時候給炒魷魚了。沒有多少個老闆開醫院是尋開心的,而偷著樂窮開心又有多少患者能夠體會到貧困潦倒是如何限制人的想象力。

但願大家都平安健康,沒事不要逛醫院。


Fanzq120


去編制化的結果就是不用直接負擔醫生工資,即便是部分工資。這頭不給,那頭肯定就要多花錢。去編制化後,醫生沒有牽絆,沒有保障,最看重的就是收入了,哪裡工資高就往哪裡去,貧困地區缺醫少藥會更加明顯。隨之,醫生工資大幅提高是必然,工資少了沒人來,醫院就關門,病人費用大幅增加是必然。試想若干年以後,貧富分化會更明顯,部分地區醫院將會萎縮。


中華柳葉刀


據本人經歷,絕大多數醫生都希望自由行醫,公平競爭,憑醫德醫術體面工作與生活……。如果政府能確保公平競爭,我想大多數醫生都會選擇離職,心身輕鬆地自由發揮,自覺鑽研醫術,視患者為真正的上帝,對促進醫學進步也大有好處,對國家,對患者的經濟負擔也必大降,並達到治病一定安全,有效,結果滿意……


用戶58562451531



我不是鐵嘴


去編制化是必然,歷史的車輪誰都擋不住,目前部分醫院所謂的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臨床診療能力實在不敢恭維。這種吃大鍋飯的情況從根本上不利於醫療技術的發展與提高。去編制化讓醫生用實力說話,以醫療技術來提現自身價值,讓患者療效為自身代言,掙光明正大的錢,讓醫生直起腰幹行醫。


心隨影動72


有編制,國營的醫院可以留住一部分醫師,取消編制後,這些醫師很大一部分為了用自己的技能讓自己生活的更好,會流入私營醫院,這樣就可以達到很多人的目的了,小病或無病去公營醫院揍那些私營醫院不聘用的醫生,大病去私營醫院求那些有水平的醫生,人家給你檢查的少了少讓你花錢你都不願意的那種


愛國的民工


醫生去編制,可以自由流動,大牌醫生的確身價高了,但多數醫生還是普通醫生,沒什麼變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公立醫院養不起閒人了,那些靠關係進醫院混飯吃的沒出路了,這對病人倒是有好處。畢竟,誰願意找個混飯吃的給看病呀


z子夜之蟒


我敢預言,看病只會越來越貴越來越難得!不信大家看


小李飛刀78868776


打爛鐵飯碗與保衛鐵飯碗鬥爭了幾十年。我為了弄個鐵飯碗(在編制)又是還錢又是送禮,開後門拉關係好不容易弄成了鐵飯碗,準備在單位好好混日孑裡,養好下半生,你們又鬧著打爛鐵飯碗,叫我心裡呀瓦涼瓦涼的,你們這一搞,讓我們這些濫竽充數,混日子的可怎麼過呀,一家孑都靠我這點薪資養和裡。堅決反對打爛鐵飯碗。都別在折騰了,呆那好好過日子吧。


高捍衛77150511


加重是必然的,因為,1.國家沒有那麼多錢。2.醫生不再為了掙錢遮遮掩掩。3.有錢看病無錢等死天經地義。4.競爭也許存在,可是技術的競爭好像意義不大。5.醫療服務地域性非常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