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1

早就听说过劈石口,早就想去看看,一直没有好的机会。

这次群主发通告,要去劈石口,锥子崮走一走,而且声明,快要封山了,这是今年最后一次爬山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于是,秋雾迷蒙的周日,我们一大队人马,齐聚孙家村西,沿着盘山公路杀向劈石口。

路是宽阔的水泥路,我们大约走了好几公里吧,这样的路好走是好走,就是没有了登山的兴趣跟魅力,登山要的就是那一份野趣,一点人为的东西都不要有。

走了一段山路,遇到一个村子,村口有很多柿子树,叶子落光了,只剩下满树的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半空,欢迎着远方的客人。

看着那些柿子,感觉到一种幸福和温暖。

大约是太多了,他们都不稀罕,都深秋了,他们也懒得摘下来,任它们在树上风干。

这红灯笼要点到冬天的吧?

除了柿子树,我们还看到在旁边的山坡上还长着也像柿子又像橘子的东西,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子。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摘不知名的果子

公路如巨蛇盘旋,我们边走边边看风景,边开心的聊天。

这些平常都不相识的朋友,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不觉得陌生,好像认识了好多年的朋友一样。

我们在路上看到了南北岭基督教堂和解家河基督教堂位于,位于劈石口东西两侧,遥相呼应,都是当年德占时期的建筑,有一百余年历史。

不得不说西方人意识形态的工作做的比我们好,文化入侵好多年前就开始了。他们是殖民到哪里,最先建的就是教堂,征服一个地区,最小征服的就是人心,人的意识形态。

如今这里有不少信教的村民,民风淳朴。

这样大山的深处,殖民者都不放过,值得我们借鉴。

走过基督教堂,再拐几个弯,就到了劈石口。

崂山劈石口,位于崂山王哥庄街道与北宅街道交界处山岭的一处山口,西为慧山,东为锥儿崮,中间有一条路,,海拔250米。

从劈石口,西望石门、华楼,村落烟峦,逶迤蜿蜒;东望大海,与天浮动,恍如置身仙界。此处原为天然山口, 有小路可通。

这块石头在山口南侧有,是一块独立巨石,高7.8米,由中间自然劈开,故称“劈石”。

这块巨石较匀称分为两半,中有一道裂口,上口宽约两米七八,下口将近底部宽三四十厘米,仅能行人。

劈石之西石刻“劈石天开”四字,呈田字形排列,我不知道怎么读,似乎怎么读都行。

他们说怎么读都行,可倒读亦可环读,均能成句,称作“回文”,类似石刻还有崂山明霞洞的“天半朱霞”。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石头就像有人切西瓜一样从中间切开,西边的石头上刻着劈石天开,一块石头另一面上刻有明代即墨县丞周璠的《劈石口》七言绝句一首: “莲花片片削空青,华岳分峰仗巨灵。更向崂山挥玉斧,洞天有路不常扃。”

此刻石通幅高达4米。

这次爬山年轻人比较多,他们什么都想尝试,从劈石口中间的缝隙钻过,开心是最主要的。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跟其他地方一样,劈石口也有很多传说,据说以前在这个村子里有个成精的妖怪,老出来吃人,后来有个叫李青的小伙子跟妖怪搏斗,后来八仙来帮忙,铲除了妖怪,大家重新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降妖之后,这块石头也被劈成了两半。

民间传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宣扬惩恶扬善,人定胜天,勤劳智慧的百姓就是人间正能量。

站在劈石口旁边的公路上,遥望劈石口北侧的山峰,有像鳖形的:一处山峰像一直庞大的巨鳖,它伸长了脖子,望向胶州方向。

而在它不远处的马头涧,有另一处山峰呈马头状,望向即墨县城。

这里也有个传说,这边村里的老人说,这里是风水绝佳之地,应该出大官的地方。只可惜被南方来的风水先生将鳖的一只眼凿掉了,坏了这里的风水。

风水这东西,我是不信的,但是信的人是真信,有些事也许是巧合,也许还是有那么一点,不好说。

据说这地方曾经出过一代封疆大吏郭秀,他在劈石口东南方向塘子观读书,留下了不少故事传说,如龙挑灯笼给他照夜路,脚丫子写字惹怒小龙。

这些美丽的传说给劈石口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晨光中的劈石口安静的躺在大山的怀抱里,微笑着看着我们来,微笑着送我们走,它不会记得我们,我们不会忘记它,我们会记得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一起看的风景,会记得这些一起看风景的人,会记得那个秋天,天蓝,云白,树绿,风柔。

还有那些一起看风景的人。

海雾弥漫了劈石口,秋日的劈石口的风景是绝美的,山静,水青,秋风吻着我们的脸,馨香沁人,我们陶醉在这副风景画里,不问归途。

劈石口的风景很美,当然了,最美的还是我们看风景的人。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路下面就是劈石

2

过了劈石口,我们继续往前走,公路的尽头就是山路了。

正是秋天,路边的草都有一人高,我们在草丛里穿行,山路边遍布芦苇,特别漂亮,但是我拍照特别渣,他们拍的照片美得不要不要的,我拍的照片就是瓷器与粗瓷大碗的区别。

有朋友委婉的说我,该换照相器材了。

我想说,不是器材的事好不好,是我技术不过关啊。

我们经过好几个山垭,有很多山崖都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从中间劈开,我们只能从中间的缝隙挤挤过去,我觉得这样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劈石口,连着两边的山。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像个小鸟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这次的目标是锥子峰,远远的就望见它了,就像一个巨型的锥子,笔直的刺向天空。

走过了好些的山口,我们终于到达锥子崮。锥子崮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一线天,胖子绕行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你呀你,是自在如风的少年,飞在天地间,,比梦还遥远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山高我为峰

青岛依山傍海,山即崂山,崂山山脉方圆400多平方公里,海拔最高1100多米,开发的山峰占很少一部分,大多还保持原生态,是驴友们周末登山的好去处。

锥子崮是崂山的一个山峰,因顶部较尖而得名。

锥子崮很陡峭,似乎没有可以攀爬的落脚点,这次这些敢于冒险的年轻人也没有挑战锥子崮,没有攀爬,但是老驴友说,以前是有人爬过的。

我们在锥子崮旁边的一个山峰吃饭。

这个山峰从下边看是一个圆柱行的山峰,到了顶上却有是十几平房米的圆形的平台,靠近悬崖的那一面有石头高约一米左右,就像栏杆,保护着爬山的人,我们就在栏杆的这一边野餐。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层林尽染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顽强的生命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少年飞在天地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我们从这里挤过去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远看锥子崮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很窄的过道

我们站的地方下边有是一些荒草,不知道可不可以下去,再爬上这个平台,我看到那个平台独立在外面,旁边有一个山峰与他相近,但是底下是悬空的,一步也能跳过去,但是一旦没有踏失落就会掉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我怕死,不敢过去。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当然不想错过一起野餐的机会,他站在一边想跳过去又害怕,尝试了几次,不敢。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从下面看我们野餐的山顶,很危险的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那些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近看锥子崮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蓝莓的颜色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下山的路铺满落叶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不知名的野果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奇怪的果子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漫山遍野的芦苇

旁边一个同伴看他的样子故意蹿作他“跳吧,跳吧,我开了视频给你拍照呢。”

他越是不敢跳,大家越是喊的起劲。

我还是喊:“算了吧,太危险了。”

跳不跳?

犹豫了好久之后,都以为他不会跳了,不在意的功夫,他跳过去了,拍视频的已经放弃了,没有拍下了那历史性的一跃,很遗憾,又喊他:“在跳一次。”

还是年轻人,天不怕地不怕,激情四射,年轻真好。

这次还有两位六十以上的大哥,其中的一位不服老,跟着他们年轻人挑战了一次攀爬,很陡钱的山峰,需要他们协作才能上去,下来之后他对另外一个没有上去的大哥说:“我还得跟你混,跟他们年轻人不行,强度太大,风险太大,受不了。”

我很佩服他们的勇气,但是我不敢挑战。

带队的大哥问我:“你要不要过去?”

“不要,给我一万块钱我也不敢跳。”

“不用跳,从这下面可以过去的。”

原来再山峰的旁边还有一条小路连着我们在的山体。

后边来的人不知道有地下的小路,都被草覆盖了,不知道他们原来是从下边的小路上去的。

那个青年要是早知道有这小路,估计也不会,跳了吧?

带队的大哥,也有点故意的哈,就是不早说,直到他跳了才说。

坏坏的。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聚餐的少年们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这个背影略带忧伤和落寞,如风的少年,在想什么?

3

这次带队的大哥是个年纪比较大的老驴友,也是市救援队的志愿者。

他们志愿者都是免费的,前几天还救援两个迷路的人,从晚上6点一直到第二天四点才把那两个迷路的救出来。

向大哥致敬。

他跟另外一个大哥中午不吃饭,说是清清肠胃。

他说他前天已经走了这条路一次。

“你干嘛早来一次?”

“探探路。”

“还得探路?”

“那是,这次带队这么多人,不熟悉路怎么行么,万一有个好歹不好交代。不熟悉路不敢来。”

“我们群主也不熟悉路,他就敢来。”

“是啊,我真是佩服他,真是勇敢。”

群主是个90后,不到30。一副迷迷瞪瞪的样子,老是好像没有睡醒,似乎对什么都漫不经心的,有一种天塌下来都与他无关的自在与安然,就是太坦然,太淡定,似乎在他面前,天下就没有什么事。那都不是事好。

看到这些年轻人,我总是想起那首歌里唱的:“你呀你,是自在如风的少年,飞在天地间,比梦还遥远。”

跟着这一群追梦少年,放飞在天地间,我们仿佛也成了自在如风的少年,梦,不再遥远。

在山顶吃饭,休息,闲聊,心情出奇的好。

吃过饭后,我们开始走下山的路,下山的路很陡,因为有厚厚的落叶铺在地上,脚下打滑。而且荆棘丛生,非常不好走,我们一步一步往下挪,还是好几次滑倒。

这段路很难走,有迷路的危险,一个人,不建议独行,如果是菜驴的话,慎重。

山高林密,往前看往后看都看不多远,

,一个人又在这里面的话,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去,是有一点担心的。好歹我没有带路的大哥,一点都不用担心。

我们从磅石村下山,这是个美丽的小村庄,门前都喜欢种一片小竹林,凭添了许多雅兴,透着安逸与淡泊。

带路的大哥从路边卖菜的村民那里买了一个南瓜,我说:“这么远在这里买菜,带着不沉嘛?不如回去买。”

“每次走过,我都是在这里买点菜。”

“为什么?”

“这里的菜贵。”

“什么?”我以为我听错了,我是买东西都是哪里便宜去哪里。

“这里的菜贵。”

“贵还买?”

“因为他好吃啊。”

“哦,这样啊,绿色无公害吧。”

晚上大哥做了南瓜饼发在群里,有群友说:“大哥,你做的这个南瓜饼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山色。”

可不是,黄黄绿绿的很是好看。

出去玩,除了看风景,还会认识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也是一件比看风景还开心的事。

要封山了,可能以后这么多人一起爬山不是那么方便了,那么我们收拾心情,明年再来。

自在如风的少年们,明年再见。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拍一张合影,做个纪念,今天我们坐在一起,可能有些人今生不会再见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大哥做的南瓜饼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门前千杆竹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这块大石头是这个村子名片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磅石村门前的花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崂山劈石口,锥子崮,一群自在如风的少年

两块石头之间是深渊,少年犹豫着不敢跳,后面有看热闹的,前面是诱惑,何去何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