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達:絢爛之極,復歸於平淡

蘇東坡曾給他侄兒信中說到:“大凡為文,當使氣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真正的平淡是骨子裡透出的。骨子裡有大絢爛,大內容,形式卻淡出,呈平凡。

《易經》代表著中華民族一種很健全的美學思想。如果說,要從《賁卦》中包含的華麗繁富的美和平淡素淨的美進行選擇的話,我當然選擇“白賁”的美,即絢爛之極,復歸於平淡。荀爽曰“極飾反素也”,有色達到無色,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寶玉不飾。”書亦如此,不必違背自然之趣去過分雕飾。

大愛無言。為求心中的目標,經歷過酸、甜、苦、辣、鹹百味雜陳之後,人嚐到的味覺是“淡”——歸真!這是一種藝術與人生的同步昇華,是一種涅槃。一種再生!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蘇東坡說“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真正懂得了“淡”的精彩與珍貴。讀懂了藝術,也讀懂了自己——美,是一個自我回歸的循環。從深化傳統到迴歸自我,贏得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審美風格與藝術精神隨之會熠熠閃光。如果這個自我只是僅僅為了傳統、為了別人而活著,那麼,其審美體驗與藝術感覺都不會是美的。

——言恭達《抱雲堂藝思錄》

言恭達:絢爛之極,復歸於平淡

蘇軾《祭黃幾道文卷》

田園詩人陶淵明《飲酒》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是一種超然物外、不同流俗而求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平淡之歌。蘇軾譽其“似澹而實美”,這也是他本人對文藝創作中自然美、平淡美的追求,併成為那個時代重要的美學觀念。李澤厚先生在《中國美學史》中說:“‘平淡美’這種藝術境界和審美理想,成為宋代及其以後美學中的一個重要觀念,並且構成了中國美學發展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

言恭達先生認為“真正的平淡是骨子裡透出的。骨子裡有大絢爛,大內容,形式卻淡出,呈平凡。”確為的論。因為平淡是不事雕飾、不刻意矯揉造作,自然而然的形式表現,但這種平淡並非平常無奇、淡而無味,流於庸俗,而是蘊華於樸、藏文於質的“骨子裡有大絢爛,大內容”。這種平淡美是“絢爛之極”,是由深處的思想情感自然散發出來的,可謂“由裡及表”。所以往往說平淡而有思致,平淡蘊含深意,給人質樸而悠遠的審美感受。蘇軾說:“寄至味於澹泊”, 朱熹說:“平淡中有滋味”“甚平淡,然意味深長”,皆說明“平淡素淨”的美里有著“五色絢爛”,是深沉和含蓄的。

言恭達先生說:“有色達到無色,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寶玉不飾。’書亦如此,不必違背自然之趣去過分雕飾。”絢爛是有色的,平淡是無色的,這種“無色”並非真的沒有顏色,而是用一種自然的簡靜、虛淡之色施以表象來表現深厚的內涵。具體到書畫創作上,除了“以白計黑”的“白”之外,還注重“墨分五色”之淡墨的運用。王原祁《論畫十則》雲:“筆瘦墨淡者,謂之高逸。” 李成中《山水訣》雲:“落筆無令太重,重則濁而不清,不可太輕,輕則燥而不潤。烘染過度則不接,闢綽繁細則失神。” 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輕風為一體。”由此可知淡墨雖淡,卻蘊含著天真質樸、豐厚精深的自然之趣。

言恭達先生說:“‘淡’——歸真!這是一種藝術與人生的同步昇華,是一種涅槃。”可見平淡並不“平”,得來並不易,梅饒臣《贈杜挺之》雲:“作詩無古今,欲造平淡難。”那何以能達到平淡之境界?平淡美來自平和心,書者首先要具備淡泊於心、寵辱皆忘的心境,再者要要具備一定的人文修養和情操涵養。用言恭達先生的話說,就是要“從深化傳統到迴歸自我,贏得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審美風格與藝術精神隨之會熠熠閃光。”

言恭達:絢爛之極,復歸於平淡

蘇軾《祭黃幾道文卷》(局部)

言恭達:絢爛之極,復歸於平淡

蘇軾《祭黃幾道文卷》(局部)

言恭達:絢爛之極,復歸於平淡

蘇軾《祭黃幾道文卷》(局部)

言恭達:絢爛之極,復歸於平淡

蘇軾《祭黃幾道文卷》(局部)

言恭達:絢爛之極,復歸於平淡

蘇軾《祭黃幾道文卷》(局部)

言恭達:絢爛之極,復歸於平淡

蘇軾《祭黃幾道文卷》(局部)

(抱雲堂書院彭慶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