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言恭達:學書要廣其流而導其源

言恭達:學書要廣其流而導其源

對於書法,我篆書用功最久。我愛蕭退庵之淵雅醇清、敦厚謹嚴,喜吳昌碩之朴茂雄健、凝重老辣。我將運筆取吳書,裹鋒運行,沉著遲澀,深厚蒼潤,而結體則繼承蕭書,重心下沉,雅重端嚴。為了廣其流而導其源,除了旁涉秦詔版外,更探其上游,博習兩週鐘鼎彝器、銘文,使其神氣敦樸,用力石鼓文字,使其氣格高古。我研究小篆在於整、大篆在於散的書理,故在用筆、結體、墨韻上加以變化,以求無法之法。例如,九〇年後我曾探索大篆書法藝術的變法。曾獲江蘇全省書畫院書法大獎的大篆楹聯——“籩豆同襄則為小相,宰割用假乃登大廷”,一反金文傳統書寫規範,體勢大變,以草書筆意寫出金文靜態中的動感,結體正欹參差有致,墨色善用濃淡渴潤,疾而又留,動而不浮,恣肆而凝鍊,體現了雄茂超逸的創作風格、馳思造化的創作心態和高屋建瓴的創作思想。由篆入隸,我初從《曹全》《乙瑛》《禮器》入手,既而專習《張遷》《石門頌》,旁及竹木簡書、六朝碑刻。而後尤喜高麗《好大王碑》的奇古渾穆,兼而取法。以篆法作隸,裹鋒圓筆,如折釵股,不露吻肩,不執著于波磔挑拂。平實中求險奇,方圓相間,放逸疏朗,以求高古脫俗、率直簡穆之意境。作隸蛻變於篆書,則能通其意以不變應萬變。因酷愛漢晉簡牘書,我學章草直接取法於流沙墜簡。能溯其本源,方得第一義諦。做到作章草蕭散靈動,沉著渾穆而風規自遠。

——言恭達《抱雲堂藝思錄》

言恭達:學書要廣其流而導其源

言恭達先生以自身的學書經歷告訴我們:學習書法要以古為師,溯本求源,轉益多師,取精用弘,勤學苦練,方可藝道漸臻,走上書法藝術的康莊大道。

學習古法則容易高古,與古為鄰自能不俗。從書法的本體語言上講,它有著很強的技法性,正是技法的存在,使書法不但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傳統文化,具有可延續性和可繼承性。那麼,對古人在技法方面的成果進行汲取,“與古為徒”是進入書法殿堂的不二法門,通過“師古”掌握並豐富書法的技法,從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以古為師並不是要泥於古,對待經典碑帖,要有思考,有選擇,有放棄,如言恭達先生在談到篆書學習時說“我愛蕭退庵之淵雅醇清、敦厚謹嚴,喜吳昌碩之朴茂雄健、凝重老辣。我將運筆取吳書,裹鋒運行,沉著遲澀,深厚蒼潤,而結體則繼承蕭書,重心下沉,雅重端嚴”,這是轉益多師、取精用弘;“除了旁涉秦詔版外,更探其上游,博習兩週鐘鼎彝器、銘文”,這是溯本求源,即“廣其流而導其源”;“在用筆、結體、墨韻上加以變化,以求無法之法”,這是入古之後能夠化古、出古,脫出古人的圈子而創作出有著自我風貌的書法作品。

言恭達先生的學書方法是“師古人之心而不蹈跡”的,他依靠學識、修養、胸次等多方面的綜合才能去辨別良莠,去粗取精,推陳出新,借古而開今,塑造自己獨立的人格形象和時代書風。

言恭達:學書要廣其流而導其源

言恭達 隸書 薛時雨題金陵督署退思園聯 238cm×45cm×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