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来自法国阿尔勒3D动画学院 MoPA的5位学生做了一部时长6分钟的CG动画《Hybrids》,成片正式放出后引发了海内外的强烈关注。

这部媲美电影质感的学生CG作品迄今已获20多项国际大奖,其中包括2018年SIGGRAPH计算机动画节“最佳展示奖”,2018法国昂西动画节“学生动画评审特别奖”,目前已送选91届奥斯卡动画短片单元。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不过在众多荣誉之中,最引人关注的却是一片绿色的标识。

《Hybrids》的吸睛之处并不仅仅止于制作,更在于其透背后深重的含义——海洋污染。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五位学生用CG动画创造了一个残酷而又奇幻的超现实深海世界。

在严重污染的环境中,海洋生物为了适应污染环境,将垃圾融入自身,衍变成了瓶盖蟹,罐头鱼,汽车鲨等工业化怪物,生存规则也随之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

动画完整版


这个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主创Romain的潜水经历:他在水下看到严重的海洋污染,大片的垃圾和废弃物让海洋生物寸步难行,这些令他产生思考,大自然的生命们面对日渐严重的污染,会如何反过来依靠污染生存。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在进入MoPA学习的前两年,他们学习了动画艺术相关的基础课程。第三年,他们每人独立执导了一部一分钟动画短片。第四年,所有人都基本决定了自己专攻的艺术方向。

直到五年制课程的最后一年时,5人才正式开始制作《Hybrids》,从2016年9月开始,并于2017年6月结束。

在创作伊始,他们就定下了目标:呈现一种远超学生作品,甚至媲美电影的质感。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动画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一步,便是构思故事创意,确定整体基调。

他们在参考了大量资料后,从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链开始探索不同物种之间的联系,通过生物体型大小的反差感创建不同的生物角色,形成强烈对比,最后把海洋生物与废弃物巧妙地用剧情串联起来。

The Shark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在初步定下剧本与出场的主要角色后,他们制作了短片的previz,通过previz推演这些不同角色在不同场景时,实际制作会遇到哪些困难。

负责不同部分的五个人同时聚在一起探讨,对镜头设计提出建议,进行合理的修改,舍弃非必要的镜头与角色,高效且默契的团队合作帮助他们有效提高了制作效率。

概念设计图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海洋动画对于没有制作经验的他们来说,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克服。

首先,水下生物的动作设计比起陆地生物要复杂得多。水具有浮力,而每种生物的重量不同,所受到的重力、浮力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大量的模拟参数来制作最佳效果。

另外,他们制作的水下世界是带有一抹奇幻色彩的。实际情况下,鱼是可以在水下灵活游动的,但是短片中鱼和铁桶融为一体,坚硬的铁桶束缚了鱼并改变了鱼的重力,鲨鱼车的设计也是同理,影片里海洋生物的最终运动效果就需要达到一种介于灵活与笨重之间的平衡。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最后的技术考验便是灯光环节,现实中的深海是没有光的,但他们不想用单调的蓝色来呈现海洋效果,动画里海洋中的光线都来自水面的折射。

要制作出光线在水中的传播以及废料颗粒在海流中漂浮的效果,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此外,他们还发现:“更大的挑战在于创作出深海效果。那将是一种结合了深度调光、FX粒子层、素材库以及光学现象的组合式复杂效果。”他们通过灯光使画面同时呈现出深海沉重的涟漪与海水剔透的质感。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制作流程方面,他们在ZBrush和Maya中完成了大部分的角色和环境建模,再用Substance Painter对它们进行材质处理,在Maya的Arnold中进行着色和渲染。他们用Golaem进行了集群模拟,使用Houdini做了全部的特效,合成是在Nuke当中完成的。

制作软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Substance Painter,他们花了大约两三个星期来掌握这款软件。它可以重复使用材质预设,使用它以后,快速提高了动画制作进度。大量的物件,例如生锈的金属,瓶盖和鱼皮,都可以通过预设纹理快速制作的。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例如在制作蟹群时,只需要设计好一只螃蟹,就可以使用同一材质随机化来制作整个蟹群,其它细节只用调节蒙板和颜色。鱿鱼等大型生物会复杂一些,需要使用不同的UDIM来处理头部,在基础的材质上添加大量手动绘制的效果。制作飞机的金属部分也是在Substance Share上找到的材质,然后应用部分到角色上。

海洋生物设计图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CG CHARACTERS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他们五个人几乎承包了短片的所有制作环节,从CG短片的故事到声音设计,只有音乐是外包。

五人团队中Romain Thirion负责故事板,角色设计与雕刻以及合成;Kim Tailhades主要负责场景概念设计,场景搭建和灯光;Matthieu Pujol负责创建螃蟹军队和短片特效,以及制作音效;Florian Brauch负责动画部分,previz,故事脚本以及部分音效;Yohan Thireau则负责动画,绑定以及螃蟹的集群仿真模拟。


这部学生CG动画,拿了20多项国际大奖


以优异成绩毕业的他们,目前都加入了一流视效公司工作。

Florian目前在DoubleNegative担任角色艺术家。Kim加入了Unit Image做环境渲染艺术家,Yohan在Primalinea制作动画,Matthieu是DNEG的一名特效师,Romain则在DNEG负责角色模型和概念设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