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國旅遊一卡通」涉嫌傳銷 帳戶被依法凍結!

記者今日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印象中國旅遊一卡通”運營公司深圳前海新印象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被河南省新野縣法院裁定涉嫌傳銷,銀行存款被凍結。

“印象中國旅遊一卡通”涉嫌傳銷 賬戶被依法凍結!
“印象中國旅遊一卡通”涉嫌傳銷 賬戶被依法凍結!

中國裁判文書網文書顯示,2018年8月,有群眾向河南省新野縣食品藥品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新野食藥監工商局”)舉報,深圳前海新印象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前海新印象旅遊”)在微信群利用網絡商城的形式從事“前海新印象旅遊卡銷售”活動,聲稱發展下線可獲得收益。該公司利用互聯網,註冊微信公眾號、商家號和經營網站,利用網絡商城的形式從事“前海新印象旅遊卡銷售活動”。

文書顯示,“前海新印象旅遊卡銷售活動”獲得收益模式為分級代理:代理、區域代理、縣級代理、市級代理和全國代理五級。每級代理可獲得直營獎勵、級差獎勵以及額外招收代理獎勵。

據此,新野食藥監工商局判斷上述行為涉嫌傳銷。經初步核查,深圳前海新印象旅遊網站服務器位於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依託支付寶進行資金彙集。依據《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新野食藥監工商局建議立案調查,並請求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協查有關情況。

9月21日,為防止深圳前海新印象旅遊轉移或隱匿違法資金,新野食藥監工商局向新野縣人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要求對深圳前海新印象旅遊在金融機構賬戶上的存款予以凍結。當日,新野縣人民法院凍結深圳前海新印象旅遊賬戶(建設銀行44250100007500000604)存款。

新京報此前報道,深圳前海新印象旅遊的“印象中國旅遊一卡通”及其APP收取入門費,拉人買卡,多層次團隊計酬,上線分下線的錢,以旅遊為幌子,意在發展下線,涉嫌傳銷。

披著“印象旅遊”外衣的龐氏騙局,今日終於被裁,可謂是大快人心,這麼明顯的騙局還是有那麼多人相信,其實很多人明知是騙局還是一直在推,畢竟拉一個48元提成。

澎湃新聞也曾多次報道過“印象旅遊”騙局,並有記者以代理考察身份,多次進入“印象中國”團隊和公司辦公地暗訪,與其領導、多位會員接觸,試圖揭開這場騙局背後的圖謀。

“印象中國旅遊一卡通”涉嫌傳銷 賬戶被依法凍結!

“印象中國”門口

記者向大廈保安詢問“前海新印象”公司的去向,對方表示不知情,稱除非有司法機構的證明,這裡不提供公司的實際經營地址。樓下一位保安稱,經常有人員來這裡尋找某公司,自稱上當受騙。

工商資料裡登記的“前海新印象”公司的註冊地址,具體為A棟201室

通過“天眼查”搜索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這一地址信息,顯示相關企業有14萬家以上。

“印象中國旅遊一卡通”涉嫌傳銷 賬戶被依法凍結!

註冊地只有一間辦公室,門口貼了數米長的法院傳票

記者見到了目前外界所知“印象中國”團隊級別最高的領導“奉總”。他稱自己一手打造了“印象中國”的模式,最終的目標是到美國或中國香港上市。

據其介紹,公司的老闆是一位姓郭的河南人,“兩個耳朵垂到了肩膀,像如來佛”,“這樣的人你跟他幹放心”。

“奉總”稱,項目上線不到兩個月,自己已經培養了6個全國代理,最高的一天進賬15萬,到目前為止已經賺了92萬。

對於外界的傳銷質疑,“奉總”強調,“印象中國”做的是旅遊業,“利國利民”,有實體支撐,跟那些做“資金盤”的有本質不同。

“印象中國旅遊一卡通”涉嫌傳銷 賬戶被依法凍結!

“奉總”(右)正在與會員交流

“奉總”說,在開發“印象中國”模式之前,他還做過“車智慧”和“秒贊紙巾”項目,他非常熟悉這兩個項目的優勢和缺陷,遂與“郭老闆”策劃,充分借鑑這兩個項目的優勢,設計出“印象中國”。

“奉總”在談話中他自得的是,“印象中國”模式“被證明成功了”,且發展勢頭迅猛。

一種典型的傳銷行為

“按照我國《禁止傳銷條例》的規定,這是一種典型的傳銷行為。”北京大學中國直銷行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楊謙向澎湃新聞這樣斷言。他表示,“印象中國”這家公司的發展模式是一個典型的打著創新名義的“龐氏騙局”。

在“龐氏騙局”的金字塔裡,上線賺取下線的錢,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操盤者是最後的利益獲得者,靠近金字塔塔基的人則成為被上線吸取的對象。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向澎湃新聞表示,網絡傳銷不僅具有隱蔽性強、蔓延速度快等特點,而且容易披上“互聯網+”馬甲,對廣大群眾與監管機構都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不少傳銷組織不僅廣泛運用微博、微信、QQ、貼吧、直播等各種互聯網渠道,而且往往披著“投資創業”“免費旅遊”“理財”等各種馬甲,在網絡世界中招搖過市。

傳銷尤其是網絡傳銷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生活中的毒瘤,直接損害了廣大群眾的財產權益,甚至會侵害處於金字塔塔基的受害者的人身自由,擾亂市場秩序,威脅社會穩定,惡化社會風氣。因此,打擊網絡傳銷必須標本兼治,除惡務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