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能以“为国分忧”之名,行“为国添乱”之实

今日看了两篇文章分别是《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和《政法大学教授:不仅要设生育基金 还要对丁克征税》。

第一篇文章为国分忧竟然提出了“设立生育基金制度,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

第二篇文章则表示:“不生孩子的人更应该交生育基金。过去中国采取计划生育,向超生的家庭征收社会抚养费,但是未来鼓励生育,应该向丁克家庭征收未来的社会抚养费,人老了之后光靠钱是没用的,还是需要年轻人,别人家的孩子来照顾。这些丁克家庭老了之后没有后代,是要占用社会资源的,所以将来要对丁克家族进行征税”。

决不能以“为国分忧”之名,行“为国添乱”之实

这些“专家”真可以说带给我们的年轻人一种“人在家中坐,或从天上来”的冲击感。总体上看这些建议出发点都是为国分忧,毕竟我国人口增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种新情况,而且社会老龄化问题突出。但绝不能以为国分忧之名,行为国添乱之实。老话讲的好,书生误国!

关于设立生育基金等切身关系到群众自身利益的制度,决不能没有调研,凭空意淫。专家只顾看到“2017年中国大陆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比上一年减少了63万,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导致的出生人口高峰很可能已经过去。这一观点从目前各地卫计委披露的人口出生情况中得到验证:2018年上半年的新生儿人数同比下降了约15%-20%。”这个严峻的现实,并未指出其中的原因。

一个常识:只有找到原因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专家”指根据问题便提出一堆看似正确无比的方案和建议。

造成我国现阶段人口问题的原因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历史原因由于我国早期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口压力过大,不得不实施了计划生育国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逐步放开生育。现实原因是年轻人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过重,造成家庭债务水平和养孩成本的急剧上升。上海财大研究院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超过美国当前水平。

政策制定应该坚持大历史观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应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切不可饮鸩止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