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沒有進博會邀請函也要來!蔡省長,這是「用腳投票」

臺商:沒有進博會邀請函也要來!蔡省長,這是“用腳投票”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上海進行得如火如荼。走進中國廣闊的市場,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來自130多個國家、3000多家企業、超過15萬買家,將展會氣氛推向高潮。在這其中,有一個聲音顯得辛酸又堅定——

“沒有邀請函也要來!”

據臺灣媒體報道,在這場以“開放”為主題的盛會中,儘管臺資企業也有上百家參展,但其實臺灣方面並未收到任何官方邀請。這些臺商大多是通過大陸各地的臺辦、臺協安排進入的。也正因如此,“不強調臺企臺廠”,而是零星分佈在各個展區。

臺商:沒有進博會邀請函也要來!蔡省長,這是“用腳投票”

何以如此尷尬?原因眾所周知。因為蔡英文當局的一意孤行,執意在“臺獨”的道路上狂奔,兩岸關係包括經貿關係近段時間持續趨冷,並一度跌到冰點。但即便如此,蔡英文依然熟視無睹,且屢屢劍走偏鋒,以期營造出“離開大陸,民進黨也能把經濟搞好”的錯覺。

至於結果嘛,拋出“新南向政策”,結果“南向”成“難向”;滿世界“割肉撒錢”,結果“邦交國”還是排著隊斷交;大搞“前瞻計劃”,6場公聽會卻不對民間團體開放,變成了民進黨的“私活兒”,引得民怨四起。

事實上,臺灣一直是兩岸貿易贏家,每年都從大陸獲取金額可觀的貿易順差,是助力臺灣經濟增長的重要活水。據悉,兩岸經貿關係恢復和發展幾十年來,大陸累計已有438家非金融企業赴臺設立公司或代表機構,投資金額近22.35億美元,為島內創造了1.6萬個就業崗位。兩岸貿易額從1978年的0.46億美元,也發展到2016年的將近1800億美元。但這兩年呢?就拿此次進博會為例,總共有3000多家企業參展,臺灣僅有百餘家,其中的分量幾何,一眼便可得知。

臺商:沒有進博會邀請函也要來!蔡省長,這是“用腳投票”

臺當局自設的政治藩籬和人為阻擾,讓整個臺灣經濟跟著付出了巨大代價。因為“臺獨”分子的行徑,陸客前往臺灣的熱情本就驟減,許多大宗採購也由於兩岸關係發展的停滯而取消,而民進黨還頻頻在兩岸服貿、貨貿方面卡關,更對臺灣經濟產生重創。根據臺“經濟部”發佈的最新外銷接單統計顯示,今年9月份來自大陸(含香港)訂單金額年增率,只有1.3%,是26個月以來的最低位,近於零增長。

但正如“沒有邀請函也要來”,統一乃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決非幾個跳樑小醜所能阻擋。“一旦在大陸獲取市場先機,你就已經拿到1∕3的天下,”此次參展臺商中展位面積最大臺企的負責人這句話,簡單而直接。

臺商:沒有進博會邀請函也要來!蔡省長,這是“用腳投票”

今年6月份,臺陸委會下發公文到全臺所有大專院校,明文要求公私立大學專任教師,未經許可不得參與大陸開放的各項國家基金及研發計劃,以及臺灣現職公私立專任教師,不得應聘赴大陸任教。但“越限制越想去,蔡當局留不住臺灣人才的心,也留不住人”,一邊是大陸這邊的資源、平臺和誠意,一邊是臺當局的蠻橫、封閉,大家自然而然知道如何“用腳投票”。

9月,大陸推出“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民進黨當局千方百計進行阻撓,甚至威脅臺灣民眾一旦申領將不能擔任島內重要公職,還不惜危言聳聽——“臺灣民眾一旦持有居住證,未來將被要求就全球所得在中國繳納個人所得稅”。但畢竟誰也不是嚇大的,據央視消息,截至北京時間9月3日下午5時,僅僅三天時間,已有9983名臺灣民眾申請。

……

臺商:沒有進博會邀請函也要來!蔡省長,這是“用腳投票”

種種選擇,或可視為島內主流民意的清晰表達:臺灣當局違背統一的大趨勢,無視民眾的真實利益,再怎麼折騰、再怎麼矯飾,都阻止不了臺灣企業向大陸靠攏的腳步,也永遠無法得到臺灣民眾的認同。

此刻臺灣島內選戰正酣,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痛心疾首呼籲“民進黨這幾年拼政治,卻害死臺灣,所以臺灣人要用選票選擇,我們要拼經濟,不再拼政治”。誠然,要拼就拼經濟,但這一切都要建築在什麼之上,不知島內的政客們是否看得明白,又能不能拿出真正的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