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寶「摘帽保殼」機構投資者三季度積極布局ST股

隨著年底的臨近,ST公司的“保殼摘帽”大戰也進入白熱化,儘管從傳統上看ST板塊並不是機構投資者重點佈局的對象,但剛剛發佈完畢的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卻顯示,仍有27家ST公司得到基金、QFII等機構投資者的持有。

27只ST股成機構寵兒

隨著市場對殼題材股再度迸發新的炒作熱情,ST板塊在近期走勢強勁,僅11月2日一天,便有*ST聖萊、

*ST椰島、*ST德奧等7只ST股以漲停報收,與強勢上行的股價交相輝映的是,機構投資者對相關ST股也青眼有加,比如*ST聖萊三季報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該股的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了西藏晟新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新時代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華潤信託·潤金76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多家機構投資者的身影,其持股總量高達2384.33萬股。

實際上儘管“戴帽加星”的ST板塊,一向都是垃圾股的代名詞,除了期盼獲取暴利的遊資外,很少有諸如基金這樣的主流機構參與交易,但是已經發布完畢的上市公司2018年三季報卻顯示,像*ST聖萊這樣獲得機構青睞的ST股還真是不少。

據記者統計,結合上市公司三季報以及基金公司三季報披露的信息可以發現,截至9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27家ST公司在報告期內獲得公募基金、陽光私募基金、券商、QFII、保險、社保以及匯金證金等機構投資者持有,機構投資者持有相關ST公司的股票總量接近5.84億股,其中*ST船舶、*ST巴士、*ST富控、*ST凱迪、*ST海投、*ST聖萊、*ST中絨、*ST保千、*ST宜化、*ST油服等ST股在三季度均獲得機構投資者1000萬股以上的持有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機構投資者不斷加碼,部分ST股已成為相關機構的重倉對象,比如中央匯金管理有限公司便持有*ST宜化2969.74萬股,佔*ST宜化總股本的3.31%。而華寶信託則持有*ST凱迪2.15億股,佔其總股本的5.47%。

機構押寶ST股“脫胎換股”

據瞭解,機構投資者之所以加大對ST股的關注,主要還是因為機構投資者看上了相關個股基本面出現“脫胎換骨”改變的預期。以*ST油服為例,該公司自今年一季度扭虧為盈之後持續保持盈利,前三季度總計盈利約4.4億元,公司“摘帽”的概率大增。無獨有偶,*ST凱迪、*ST保千等獲得機構投資者入主的ST股也都存在資產重組或管理層換血等有可能推動基本面轉好的事件預期。

“機構投資者對ST股的把握還是比較靠譜的。”海通證券投資顧問翁玉洋表示,今年以來已有34家ST公司成功實現“脫帽摘星”,其中有19家公司在2017年年底有機構投資者入主的記錄,比如今年3月9日“摘帽”的華菱鋼鐵在2017年年底時便已同時被湖南國企創新私募投資基金、鵬華優質治理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南方產業活力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瑞銀集團等多家機構投資者相中。通常情況下,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涉足ST類的股票比較謹慎,只有在看到業績變好有望摘帽的前提下才出手投資,或者已獲知相關ST股有確切的消息可以重組並有望成功,總之,機構投資者看中的ST股大多具備基本面大幅改善的可能。

部分機構重倉ST股短線爆發力強

雖然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對ST股的關注有所升溫,但業內人士也提醒投資者並非所有機構看中的ST股都有較好的投資潛力。翁玉洋指出,那些具有基本面扭轉預期的ST公司受到投資者的關注並不奇怪,ST股資產重組的機會又再度受到機構投資者重視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參與ST股的炒作對普通股民而言仍屬於高風險,因此股民在介入ST股時更需要謹慎,可適度關注機構投資者參與程度較深的公司,比如連續三個季度獲得機構投資者持續持有並且沒有大規模減持記錄的ST股,股價在8元以下,股本相對偏小的ST股。

安信證券投資顧問喻緣則認為,由於三季報披露存在信息滯後性,投資者並不清楚機構投資者在9月份後是否改變了對相關ST股的判斷,不過從ST生化等股的經驗出發,機構投資者在大舉買入ST股時,往往會推動相關個股放量上衝,有鑑於此,近期存在底部放量跡象、9月份以來缺乏有效上漲、三季報業績出現好轉的機構重倉ST股很可能有走出短時上衝行情的可能,對近期公開交易信息顯示有機構席位介入、機構席位交易較活躍的ST股投資者需格外關注。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凌天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