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位總裁班精英開餐廳,3年虧千萬的背後

上個月,北京市海淀區的法院受理了這樣一個案件。有一家餐廳經營不善,申請破產。本來企業經營不善,申請破產也是比較常見的事了,

可這個案件卻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這家叫“清華緣”的餐廳是34位清華大學研修班的同學發起眾籌而開,每個股東出資20萬,這個班級在外界還有個高大上的稱號“總裁班”,學員基本都是企業老闆、高管等職場精英。按理說這樣一群職場精英強強聯合,創辦的企業應該挺有看頭的。但是這家餐廳從15年開業至今,卻連年虧損,還欠下300多萬元債務

34位總裁班精英開餐廳,3年虧千萬的背後


不少網友調侃,“都是大老闆,只有發號施令的,沒有做事的。”,“一個人是龍,一群龍就是蟲了。”...

沒到過這家餐廳的朋友,一定想知道這是家怎麼樣的餐廳,也都很想知道,其中是什麼環節出現問題。

餐廳是在2015年1月17日上午成立,由34名清華總裁班的同學眾籌680萬元成立。開業當天來自全國各地的150多名領導、嘉賓、股東、同學和合作機構代表都參加了開幕式。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楊家慶教授還發表講話,高度肯定了清促會眾籌清華緣餐廳的舉措。

清華緣主題餐廳位於海淀區雙清路88號華源世紀商務樓三層,距離清東門和清華科技園僅100米。餐廳經營面積1166平米,擁有餐位216個,內設9個大小豪華包房。餐廳菜品從精緻點心、特色炒菜、生猛海鮮、滋補靚湯到上等的燕鮑翅參,應有盡有。餐廳裝修以荷塘月色為核心元素,從裝修、傢俱、陳設、配飾到菜品、服務全方面搭配設計。


34位總裁班精英開餐廳,3年虧千萬的背後


餐廳大堂

34位總裁班精英開餐廳,3年虧千萬的背後


豪華包間

就這麼看餐廳還是挺高大上的,不僅注重了產品味道,還在設計,理念,用餐體驗等方面頗費心思。加上都是股東廣大的人脈,按理說也不至於虧本,三年多的時間裡,餐廳也嘗試多種方式改編經營策略可還是走到了破產的地步。


34位總裁班精英開餐廳,3年虧千萬的背後


餐廳菜品



34位總裁班精英開餐廳,3年虧千萬的背後


餐廳菜品

不少網友給餐廳經營不善總結出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定位於市場不符合。從上面我們都可以看到,餐廳的定製是高端消費。但是餐廳周邊卻是上班族、學生居多。

第二、經營成本太高,負擔大。餐廳經營面積1166平米,除了餐位,豪華包房,還有一個飲茶休閒區、展廳,加上高端食材的保存,這些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

第三、缺乏宣傳力度,餐廳知名度不夠。

第四、聘請的經理人不合格。

從表面上看,以上的問題,有可能是導致餐廳經營失敗的原因。但對於34個職場精英來說,這些應該都不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定位不符?3年的時間是足夠他們調研,調整策略的。成本太高?難道其中就沒有知道控制成本?宣傳不夠?管理人不合格?那更加不是問題,都是有錢有人脈的股東,花錢推廣、找人,難道還是什麼大問題嗎?

其實,餐廳經營失敗的根本原因,早在文章開頭就說出來了。公司註冊資本680萬元,每個股東出資20萬元。不合理的股權分配,才是餐廳經營失敗的根本原因。

首先,每人出資20萬,平均算下來,每人持股2.94%,看似公平。但對一家公司來說,這樣的股權結構是非常糟糕的。一個問題,誰說了算?

細心觀察,我們發現因股權分配不合理,導致創業失敗的案例還真不少。大家都出一樣的錢,都擁有一樣的權利,那麼事情誰說了算,事情又是誰來做,如果讓其中一兩個股東負責,那賺了錢怎麼分,平分嗎?那負責做事的股東豈不是很虧。虧了又怎麼承擔責任?平攤虧損嗎,其餘股東又會說,那不是我的責任。其中如果有產生額外的經營費用,又誰來出?

正如這家餐廳,你說請人,誰去找,你說推廣,費用誰來出,沒人管的餐廳怎麼經營下去。且不說經營不善,就算這家餐廳賺錢了,那問題又來了。賺的少了,34個股東分下來,每個人才能分多少,大家更加不想管了。賺大錢了呢?其中負責的股東自然就想分多一點,甚至有些股東會試圖吞併其他股東的股份,最後的結果是,大家撕破臉分道揚鑣。

“股權平分”,僅是諸多不合理的股權設計中的一部分,還有如一股獨大、股權分散、按資分股、夫妻股東等,對於初創企業來講,如果股權架構本身就存在問題,後續出現問題幾乎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