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變徐州40年: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展暨宜居城市文化展開展

改革開放40年來,位於黃淮平原上的徐州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更好地向市民展示徐州城市的快速發展和變化,以及40年來人們居住的不斷變遷,11月3號到4號,徐州廣電在徐州音樂廳下沉式音樂廣場上設置了400米的影像展區,一張張照片,漸漸由黑白色變成鮮活的彩色,一段段珍貴的視頻影像,記錄下徐州城發展的關鍵節點。


蝶變徐州40年: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展暨宜居城市文化展開展


時光荏苒,80年代的徐州市中心沒有紅綠燈,沒有地下通道,淮海路和中山路在這裡匯合。1987年8月,徐州古彭商業大廈建成開業了,集購物、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80年代,徐州市區相繼建成藍天商業大樓,白雲大廈,副食品大樓,彭城五交化商店等大中型零售商業網點。而今,彭城壹號時尚街區同周邊金鷹國際、金地商都以及蘇寧廣場形成功能錯位互補發展。


蝶變徐州40年: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展暨宜居城市文化展開展


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津浦隴海鐵路在徐州交匯,形成了中國大地上為數不多的交通樞紐。經過改革開放的40年,徐州鐵路進入持續發展時期。作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徐州形成北通、南達、西進、東連的現代化路網格局。

照片上是影像定格住了雲龍湖剛剛開挖時的樣子,而今雲龍湖已經成了國家5A級景區,古黃河兩側也已是高樓林立。雲龍公園全面開放,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蝶變徐州40年: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展暨宜居城市文化展開展


影像中那些有味道的老街,在80年代展現的活色生香。店鋪的門臉兒透著樸拙,自行車川流不息,鈴鐺清脆。據瞭解,本次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展 共將展出110餘張老照片,以及徐州廣電很多珍貴的影像資料,真實記錄了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徐州城市的變化與發展。

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展組委會繆騫表示,非常典型的重點工程建設,有三環路的建設歷史等等,晚上9點之前,8點多鐘,有很多人不畏懼晚風的寒冷,坐在前面來觀看影像資料展,應該說是大家對於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的感受,還是非常地真切。大家也通過觀展,對城市未來的發展有了很高的信心。

影像見證40年城市改革鉅變 市民反響熱烈

這兩天,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展免費對市民開放,不少家長都帶著小朋友一齊來了解徐州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市民王女士跟著家人一起前來參觀,她表示看了以後,心情挺澎湃的,徐州市的變化太大了。市民蔡先生帶著全家一起前來觀展,感覺徐州變化很大。

40年來,徐州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張張老照片,一段段視頻勾起人們對於過往的回憶,而現在的幸福生活,也使人們倍加珍惜。大家認識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環境的改善,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四十年,經濟發展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也更加擁有奮鬥與前行的力量。在觀展中,市民王先生對記者說,以前他家就住在他現在看的照片上,但是現在猛一看,都找不到原來的面貌了。市民趙女士表示,她印象最深就是這個火車站變化很大,原來也很破舊,現在越來越好了。


蝶變徐州40年:徐州40年居住變遷影像展暨宜居城市文化展開展


徐州40年風雨兼程,見證了包產到戶、經濟特區、計劃生育、個體戶、房改、廢除農業稅……到互聯網+。這些振聾發聵的關鍵詞,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悄然演變。從"一城煤土半城灰"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再到徐州喜獲"聯合國人居獎"。對於未來,居住在徐州城的人們充滿驕傲與期望。

無線徐州全媒體記者:李惠 孫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