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的鋒芒永不失善良——致15歲女兒的生日信

愿你的锋芒永不失善良——致15岁女儿的生日信

從上午到現在,我被你的一道目光硌得生疼。

中午背對著盛著二十幾位因你的生日而匯聚的親朋的餐廳,我淚如雨下:15年的養育,換來一道鋒利的目光——從來沒有人,那麼充滿敵意地看著我,那麼久。

我知道,在你那裡,這未必是敵意,而是一份不願妥協的倔強。從我敲門的那一刻起,我已不單純是一個母親,我代表的是你想要抗拒的被安排,儘管安排者是給了你無限寵愛和包容的一群與你有著血緣關係的親人。

對於這個大家庭來說,生子添丁傳宗接代是家庭獲得圓滿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你在大家的遺憾中出生,但這絲毫未影響所有人對你的寵愛。從你一歲生日起,爺爺奶奶總要忙忙活活地擺盤子、備油鍋,燒香祈願。兩個姑姑也會每年給你送個紅包,表達對你的疼愛和祝福。不知道從哪一年起,可能因為家庭條件越來越好,或者大小節日到餐廳小慶悄然間成為社會風俗,逢你生日,大家都會一起到餐廳慶祝,飯後,再就近尋一處景緻,感受十月金秋。

最初專門到餐廳為你慶祝生日,我是不贊成的。那時,幾乎你所有的長輩——外公、姥姥、父母、姑姑,包括你的同輩姐姐們,誰都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你小小年紀,為何這般被對待?我曾經想過這個問題。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爺爺奶奶把對你爸爸的寵愛延續到了你的身上,他們在這個大家庭中又具有絕對的權威,所以你比別人獲得了更多的關愛,不僅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甚至還包括兩個姑姑和姑父的。而在我姐弟三人中,相較而言,我也是姥姥外公最寵的那一個,他們自然也把這份寵愛延續到你。

每一個孩子都會因被愛而增值。

你從出生起,我們儘可能地給予了足夠的愛。

近幾年讀到很多心理學的文章,再加上自己本身就做教育,知道一個得到了足夠的愛的人才有能力施予愛,知道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我一直慶幸從來沒有缺席過你的成長,即使在最敏感的青春期,我也一直像現在這樣給予你關注和自由,而儘量少地去幹預,因為成長是一件私密的事,我們能做到的只是盡我們所能地為你創造好的物質條件和幸福的家庭氛圍,在你需要的時候,聽你傾訴,幫你分析,再耐心地等待你走出陰霾。

在運城的時候,每次去學校送你,我都很喜歡坐在車裡,看你拉著行李箱走向校門的背影,那樣青春、自信、富有朝氣。你時常會說:“媽,為什麼我比你黑這麼多?”“媽,你為什麼不顯老呢?”“媽,我們班同學都說你比我好看。”……但是在我的眼裡,你比我更富於生命力。不是因為你年齡小,而是你得到的這些愛使你比我更有力量,更敢於做自己。今天的這件事情就是一個證明。

我事先已經從爸爸處聽到一點你不願在生日這天到餐廳吃飯的消息,但沒有細究。今天仍被當作一個重要的日子來對待,大家依以往的習慣,給你發紅包,訂餐廳,所有人都預備著一場既定的約會——為你慶祝生日。我也小小地期待著你穿著昨日剛給你添置的新衛衣,我們飯後去哪兒走走,我舉起手機給咱娘倆拍張萌萌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兒,曬曬我有一個青春可愛的女兒……

然而 ,你用行動告訴我們:你長大了。

中午,我們因你生日的名義而匯聚,你,不在場。

每一個赴宴的人都會問:“然然呢?”

“在家呢,不來。”我一次次這樣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使我們這些當慣了大人的人開始反思:為孩子生日而聚會,究竟是大人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

現在答案當然明晰:大人的需要。

大家只是已經習慣了,從你還沒有自己的主見時就借你生日的名義發起一場愛的表達,但卻忽視了你已經成長為可以決定這個習慣是否要延續下去的主角。

我贊成甚至欣慰你的勇敢和堅持,這正是我所欠缺的。但是作為母親,我又擔心你的固執和任性會使你將來屢屢碰壁,畢竟在家庭之外,沒有人有義務給予你足夠的理解和寵愛。如果你陷在自己思維的邏輯裡,而不能以同理心去理解別人,你必將為自己的偏執買單。

在妥協和堅持之間,其實還有另外一條路可走,叫做“溫和而堅定”。溫和指的是態度,指的是處理事情的方式;堅定指的是信念、原則、立場。拿今天這件事來說,你缺的是前者——溫和。當然,可能還有一點點對長輩的尊敬和對自己的不縱容。

從我敲門到你給我開門,間隔有七八分鐘。被自己的孩子一門阻隔在外的滋味如果有一天你也能品嚐,我相信你的傷心會成倍於我。還有你今天盯著我的目光,今天想起一次,我的淚便落一次。除非你是我的女兒,否則我將永不原諒她。我想,如果你多一些對長輩的敬畏,你不會讓我在門口等那麼久,也會用更好的方式處理他人與自我之間的矛盾,比如先赴約,然後在宴會上鄭重地向大家宣告:從明年起,請不要再為我舉行生日宴會了。這樣,可能大家都會舒服點,作為一群愛你的親人,他們也值得你做一次妥協。

我並未怪你,也不會對你失望。因為所有的果皆有因,你今天的表現是我們寵愛的結果,尤其是我,在你的成長路上擔任著舉足輕重角色的人。是我沒有教會你更智慧地處理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係。那麼今天,就讓我用這些和著淚水的文字告訴你:請讓你的鋒芒永不失善良。當你對別人懷著同情,當你保有自己的那顆仁心,你就能夠既不丟失自己也不刺傷別人。我希望你被世界溫柔以待,前提是你能夠溫柔地對待世界。

善良、正義你從來不缺,只是有時它們會敗在你對自己的縱容裡。簡單說,就是自控力。比如起床,在學校裡能夠按時起床,是學校制度(外力)的約束,而因為自己想要睡覺與姑姑失約,是不是一場與自控力較量的敗北?

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作為父母,我們清晰地知道你正在走向離我們越來越遠的地方,我們希望你羽翼日漸豐滿,有保證自己安全的能力,有好好生活的技巧,有一個幸福且高品質的人生。我們扶你一程,但你終將完完全全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可以在你受傷或犯錯時接納、包容你,在你疲累或痛苦時陪伴你,我們給你建議,但要不要採納在你自己。我們甚至還必須忍著心痛眼睜睜地看你犯錯、走彎路,在你醒悟後端一杯溫水給你……因為,我們,至少是我,深切地明白:“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剛剛看到你發給我的一大段話,自有你的理由在,我也非常贊同你過生日的方式,這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甚至在我這裡,生日與每一個平常的日子無異,心裡默默地對自己說一句“生日快樂”,或得到自己最在乎的人的祝福已足夠。然而凡事都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責人先責己。我希望你能真正強大到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這不容易,但仍然要努力。對於一個生命的強者來說,越深的痛苦越有價值,那麼這個生日也便因著你的這份痛苦而獨有其意義吧!

祝福慢慢長大的你。

永遠愛你的媽媽

2018年10月5日

往期鏈接:

▍個人年度敘事

工作相關

家校溝通

閱讀相關

▍個人隨筆

圖說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