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啓示錄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2017可以說是女團艱難前行的一年,而2018或將迎來發展拐點。

其實無關性別、年齡、國籍,人們對積極、健康、陽光、活力的青春美少女的追求是始終不變的。但是前幾年,受日韓文化影響,日系中的宅腐文化,以及韓劇中營造的灰姑娘嫁入豪門等“不勞而獲”的思潮侵蝕,使得我們對於青春少女的形象定義出現空缺,這從國內眾多影視作品中即有所反映。

影視作品中凡是講述女性成長奮鬥史的,往往脫離不了“瑪麗蘇”的大女主光環;即使是青春校園劇,也避免不了男主是富家子弟的套路,而最終女性所謂的“成功”,依然不能免俗地落在被無數男生愛上並無條件提供幫助的基礎上。

其實,這些都是很難發生在現實中的人生故事!這樣的橋段看多了,難免物化年輕人的價值觀。

在當今整體大環境都在倡導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的今天,我們該給年輕人提供什麼樣的追隨榜樣,這其實很重要。需要我們思考的是:在文化產品中,我們應該塑造和篩選什麼樣的青春美少女,作為她們這一群體的形象代表?那些有實力、有才華的年輕女孩,她們能否藉助平臺的力量,通過自己的拼搏實現夢想,而不是在影視作品中,只能藉助愛情和婚姻以成功男性附屬品的形象存在?

近幾年,國內市場上青春美少女的形象嚴重缺位,這跟女團行業的整體暗淡有關。所謂女團成員,是要能夠帶給粉絲夢想空間、產生激勵並建立共情關係的角色。當代我們擁有什麼樣的青春美少女,其實也是一種社會價值觀的反映。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2018年4月21日,騰訊視頻一檔大型綜藝《創造101》則把目光投向了女團這一綜藝 “價值窪地”,節目集結了陽光、青春、閃亮的101位美麗女孩,在這個巨大的舞臺上綻放她們獨特的光彩,展現新時代青春美少女的一眾群像。

追夢路上

隨著近兩年偶像類綜藝的升溫回暖,市場給無數勇於追夢的年輕人提供了展示舞臺。但女團的情況卻與之相反,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出道的女團數量雖然已超過200組,但在這些團隊中,90%以上的組合維繫時間不到一年。

在中國,以青春美少女為定位的女團空窗期已經太久,能讓大多數人擁有集體記憶的成功女團,還停留在十七年前的S.H.E和Twins上。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為什麼女團表現與整體大趨勢相悖?在《創造101》製片人、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副總經理邱越看來,其主要問題在於行業沒有想清楚女團到底該為誰服務。“以男生、特別是宅男為目標的產品,其實很難形成持久度。”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創造101》製片人、企鵝影視天相工作室副總經理 邱越

在製作《創造101》之前,節目組曾調研分析了世界範圍內最成功的女團、女歌手、女藝人,並發現了一個共同特質,即她們都表達了一種女性獨立自主、善於思考、有態度的特質。同理到女團,“我們希望製作的這檔綜藝節目,推出的是女生精神領袖,這些女生的才華和努力應該讓所有人看到,並從中獲得情感共鳴。她們可以給粉絲以精神上的鼓勵,也能帶來對不同審美的討論和差異價值觀的碰撞。只有建立這種廣泛的粉絲基礎,女團才能繁榮發展。”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在參賽的這101位選手中,她們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加入女團的理由不同,唯一相同的就是對夢想的堅持。正如節目片頭的隱喻,這些少女對夢想的追求就像一粒種子埋在土中,一旦遇到合適的機會,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長為一顆開滿鮮花的大樹。

比如,加入女團是因為家庭突遭變故、為生活所迫想解決吃住問題的陳語嫣;比如不斷堅持只是為了讓曾經團隊再次迴歸的範薇……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創造101》女團選手範薇

一個個不同追夢道路上的人生故事,或溫暖或感動或有趣,但展現出的是一群獨立、堅強、美麗、自信的女孩,她們在18至22歲這個人生最美好的階段中肆意地綻放青春,這才是一檔女團綜藝節目所應該保持的態度。只有將女團概念打造成為全體粉絲服務,才可能將粉絲經濟正常運轉起來。

對這101位選手的篩選標準,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外表美好,內心強大”邱越表示。而為什麼叫《創造101》,為什麼是101位女生?其寓意在於:要比100再多1分努力!這也是節目希望傳遞出的觀點,成長遠比成功更重要,成人(品格)比成才(才能)更重要。人生無悔,在前進的每一步中,我們都不能相信運氣,而是要憑藉自己的努力爭取幸福和成功。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這種價值觀正是“瑪麗蘇”的對立面,然而這是當下年輕女生該擁有的態度,也是在現實社會有望獲取認可的“通行證”。

走出舒適區

雖然這是一個消費男明星的時代,但女團領域未必不能碰觸。《創造101》從女團角度切入,看似兵行險招,其實背後有紮實的數據做支撐。

節目組在調研過程中接觸了國內400多個女團、13000多名女孩和她們背後的經紀公司。最終發現,雖然目前市場給予女團的資源和發展空間很小,但其實女生並非不受歡迎,只是缺少展示的平臺。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創造101》節目總導演孫莉表示,“無論什麼行業,都需要有人勇敢地走出舒適區,對於女團生態來說,總需要有人做出大膽、冒險的嘗試,這也是一個創作者該有的態度。”

敢於嘗試,源自對趨勢的判斷。孫莉認為,目前偶像類節目已經進入細分時代。有些節目定位於專業選手,有些則定位於純素人,而《創造101》是介於兩者之間。“《創造101》中的選手是整個行業中的儲備軍,她們是從業者中最基層的人。當我們把這些最優秀的苗子集結到一起,給她們一個展示的機會,這就跟以往節目的邏輯都不同。”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孫莉解釋說,《創造101》不是一檔聚焦練習生的節目,因為中國沒有練習生文化,觀眾對於出道的神聖感,以及訓練很久不能出道的焦慮都無法產生情感共鳴。

“這檔節目的底層邏輯在於,過去30年是中國獨生子女成長的一代,他們缺乏在家庭中與同齡人社交的經驗,在以往的單體真人秀中,也缺乏對團隊協作精神的表達習慣。”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而女團恰恰講求的是團隊協作精神,獨木不成林,要想走得長久,最需要成員之間的互相理解和扶持。

孫莉表示,《創造101》希望聚焦於觀眾早已久違的集體生活,或是未來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合作競爭關係。而101位女生以團隊為單位的集體展示,正是生活中人們常會遇到的人際關係樣態縮影。

向陽而生

應該說,當這101位女孩站上了《創造101》絢麗舞臺的那一刻起,她們離自己的夢想已經更近一步了。

作為一檔“女團青春成長節目”,《創造101》注重的並非結果而是過程,讓觀眾陪伴這些女孩共同成長,親歷她們從青澀到閃耀的蛻變過程,才是節目的最大看點。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創造101》女團選手 段奧娟

為此,節目將最終決策權交給了觀眾。作為“101女團創始人”,觀眾將決定101名女生中誰將成為最終成團的11人。而騰訊視頻則聯合國內43家頂尖的經紀公司作為運營戰略伙伴,利用騰訊強大的互聯網生態助力她們實現夢想。

作為騰訊視頻Q2的頭部綜藝,《創造101》將會通過騰訊的視頻平臺、QQ音樂、微信等渠道,對節目內容和101位夢想女孩進行全方位曝光,從而引發人們的關注和熱議。

其次,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作為聯合出品方,擁有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主流音樂平臺的強大版權資源,從而保證了節目中持續、多元的音樂資源供給,以及後續11人女團成團後的音樂作品傳播。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此外,在大數據的加持之下,騰訊系產品可以精準鎖定年輕目標受眾,推送優質節目話題或內容,達到提前搶灘核心受眾市場的效果。

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強,如何引導年輕人在娛樂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騰訊視頻一直追求的方向。而《創造101》所傳遞的,是“奮鬥讓夢想閃閃發光”的拼搏精神,正是當下娛樂作品中稀缺的。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創造101》女團選手 姜彥汐

節目通過建立一支11人的新時代特色女團,樹立中國年輕女生積極、向上、青春、活力的形象,這也是騰訊視頻為呈現互聯網青年文化特徵、提取當下中國文化符號做出的有益嘗試。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在《娛評》看來,目前國內女團行業所遭遇的困境,或許對行業長遠發展來說並非壞事,市場洗牌正是其自我修正的過程,也是向正規化發展的必要路徑。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偶像產業已經成為人們娛樂的剛需之一,可以肯定的是,女團市場有著廣闊的挖掘空間和價值空間。

但市場和女團都需要培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心態不能浮躁,同時也要解決成員良莠不齊、培訓機制缺位、產業鏈不健全等問題。如果做到這些,中國女團市場將有望在未來2-3年內從混亂的局面走向成熟,並獲得市場認可。

目前,我們能夠看到女團市場中不乏眾多堅持夢想的優秀女孩,唯一缺少的是平臺的助力與完善。而《創造101》的出現,正是平臺的出席。青春女團+騰訊視頻的表現,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新時代娛樂行業的嶄新一面。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心裡有夢、眼裡有光,《創造101》女團行業啟示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