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氣才能生財取之有道

我國古人一向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在《孫子兵法》中寫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重要因素。

和氣才能生財取之有道

和氣才能生財,魯迅先生曾說:一個人總要和氣些,和氣生財,大勝寬懷,能容天下,喜笑顏開,和氣生財。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論在職場,在家庭還是與朋友相處,和氣才能相謀為安,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做一個和氣的人,大度的人,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對彼對己,善莫大焉。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做到這4點,福氣擋也擋不住:

和氣才能生財取之有道

1、夫婦和而家道興

解釋:夫妻和睦,家庭就能興旺發達

古人云:“正家之道,始於夫婦。上承祭祀,下養父母。唯夫義而婦順,乃起家而裕厚。”可見,夫婦關係是否融洽和諧,關係到家庭的興衰成敗。

夫妻和睦,是培養好接班人的前提,是打造好幸福家庭的關鍵,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是維繫家庭關係的潤滑劑。

夫妻和諧,孩子才能健康成長,才能專心於學習生活,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家以和睦相處協調,和為貴,恩愛為本。

和氣才能生財取之有道

2、父子和而家不敗

解釋:父子和睦,家庭才不會衰敗。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作為家裡面的雄性擔當,父子和睦,上下一心,其利斷金。在三國中,司馬懿奪權三年後就病死了,如果不是有兩個好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司馬家也不能篡權;唐高祖李淵優柔寡斷、沒有主見,如果不是有兒子李世民在前面衝鋒陷陣,他也不能佔領天下。

中華民族就是靠父子傳遞,血脈流傳,才繁衍至今。中國古代,一向以孝為先,對父母,全心全意,孝順恭敬。

和氣才能生財取之有道

3、兄弟和而家不分

解釋:兄弟和睦,家庭就不會分離。

常言道,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兄弟姐妹,同根而生,一源而出,手足情深,理應互相友愛,彼此善待。“兄弟怡怡”,才能使雙親和悅,才能慰藉父母之心。

孔子強調:“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弟即“悌”,指的是敬愛兄長。《論語》曰:“孝悌為仁之本”,孝悌並言,大有深意。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和氣才能生財取之有道

4、鄉黨和而爭訟息

解釋:鄉親和睦,鄰里爭吵和打鬥的事自然就沒有

以和為貴,則萬事皆興。能從容不迫地待人接物,大事小事才能做得有禮有節,遊刃有餘,不偏不倚。

心和則氣平,氣平則胸寬,胸寬則自謙,謙恭則處眾。交往之道,只在一個“和”字上。和則心靜,方能靜以省身,靜以察世,做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遠水不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沒有木頭,支不起房子;沒有鄰居,過不好日子。幫人一把,情長一寸;容人一回,德寬一尺。

和氣才能生財取之有道

鄰里之間,牆挨牆,門挨門,和睦相處,才能共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