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建新「池」 送活「水」 養好「魚」

伴隨著收穫的喜悅,富平縣的貧困村也有了新變化:村集體投資了新產業,貧困戶成了領分紅的股東,股份合作社、村辦企業建了起來……

在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在“脫貧摘帽”的關鍵時刻,富平縣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邁出了關鍵一步。截至目前,全縣的82個貧困村已經全部完成了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界定和股權量化,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了全覆蓋。

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富平縣委、縣政府貫徹落實中央、我省和渭南市部署要求的務實舉措,也是鞏固扶貧成效,實現高質量脫貧的實際行動。富平縣委書記郭志英說,探索符合富平實際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道路,就是要讓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建起“產業池”,精準脫貧有底氣

緊挨著萬斛山的老廟鎮老廟村是個貧困村。一直以來,村裡的集體經濟十分薄弱。為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村委會沒少想辦法,甚至一度辦起了石灰窯。可沒想到,石灰窯不但沒讓村裡富起來,反而破壞了周邊的自然環境。

2016年,富平縣開始實行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和小產業幫扶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老廟村環境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有了一定的產業基礎。為了使群眾脫貧步子更穩,確保收入有保障,2017年年底,在縣農業經濟經營管理站和鎮上的鼓勵下,老廟村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在萬斛山北麓發展黃芩種植產業。

一年來,村集體先後流轉了近1000畝土地,還整合籌措了320萬元,用於購置機械、農資、種苗。預計兩年後,老廟村集體的投資將迎來回報。老廟村村主任姬建治告訴記者,現在,村裡不僅免費給貧困戶發放黃芩種苗,還在農技、用工等方面優先照顧貧困戶。10月19日,望著村西北角成片茁壯成長的黃芩苗,姬建治的臉上寫滿了對美好未來的希望。老廟鎮副鎮長劉紅衛說:“村集體有了產業,脫貧致富的底氣更足了。”

輸送“源頭水”,精準扶貧有生氣

身為曹村鎮郭家村的村主任,今年65歲的郭炳行一直有個“創客夢”。看著村北喬山上漫山遍野的野生艾草,他有了為村裡辦一家艾草製品廠的念頭。

2017年7月,郭炳行的想法變成了現實。

在村裡一座廢棄的水泥廠裡,富平縣艾合瑞艾草製品有限公司成立了。這家由郭家村村集體創辦的企業主要生產艾條、艾粒等各種艾草功能保健產品,產品主要銷往西安、渭南和省內其他城市。然而,創業成功的喜悅還未散去,廠子就遭遇了發展困難。由於要購置幾臺大型設備,資金問題成了壓在郭炳行心頭的一塊石頭。

就在這時,富平縣對全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給予的專項資金撥到了村上。雖然只有50萬元,但一下子挽救了這家艾草製品廠。“真是雪中送炭!”10月20日,站在齊整的艾草加工車間裡,郭炳行感慨地說。在滿是艾草香氣的車間裡,粉碎機、脫絨機、卷條機、切斷機一應俱全。在一旁的縫紉車間裡,是一字排開的10多臺縫紉機。“我們現在已經註冊了商標,新產品的研發也在不斷跟進。多虧了黨和政府給我們村集體企業輸送的‘源頭活水’啊!”郭炳行說。

今年,富平縣拿出3050萬元用於盤活村級集體經濟。通過在每個鎮(街道)選取試點村,富平縣有序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產業扶持試點工作,強力助推脫貧攻堅。

在郭家村的艾合瑞公司,貧困戶成了廠裡吸納就業的優先對象。今年45歲的郭剛和愛人徐崗絨都在廠裡上班,兩人一個月就有5000多元的收入。郭炳行說,決不能辜負了黨和政府的關懷,村集體企業也要爭當脫貧攻堅的“排頭兵”。

養好“致富魚”,脫貧摘帽有志氣

薛村鎮趙老峪北村最美的秋景,就在貧困戶陳前軍的家門口。站在那裡,記者眼前是一望無際、層林盡染的山林;耳邊聽到的是清麗嘹亮的鳥鳴。一聽說記者來採訪,陳前軍一邊招呼著老伴兒煮雞蛋,一邊拉著記者往蜂箱前走。

“一年時間,我養的兩箱蜂就變成了10箱。這不,賣了4箱,還剩6箱。”一說起養蜂,陳前軍打開了話匣子,“今年,村裡來了個養蜂的企業,見咱是個‘蜂把式’,還請我幫著張羅。現在,村裡很多人像我一樣,養上了蜂,生活過得甜如蜜。”

陳前軍說的養蜂企業是富平真蜂農科技公司。2017年,趙老峪北村與真蜂農科技公司合作,依託村周圍5000多畝刺槐林建起了蜜蜂產業扶貧示範基地。按照雙方的合作協議,真蜂農科技公司每年給予趙老峪北村4.87萬元的收益。一年多過去了,村裡是否按照協議獲得了收益?村黨支部書記田雙喜打消了記者的顧慮:“今年7月,村裡已經收到了回報,包括1個林下土雞養殖場的經營收入,村集體收益總共超過10萬元。”

為了讓全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得更規範、更健康,富平縣強化制度約束,確保全縣農村集體經濟行穩致遠,先後出臺了《富平縣村集體經濟組織規範管理指導意見》《富平縣農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

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讓富平的鄉村面貌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集體產業,也讓貧困群眾堅定了脫貧摘帽的信心。手裡攥著熱乎乎的雞蛋,陳前軍激動地說:“感謝黨的好政策,聽說今年富平脫貧‘摘帽子’,咱也不能掉隊,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記者 鄭棟 通訊員 王臘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