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食三十四——油酥肉

民間美食三十四---油酥肉

齊鳳池

我小的時候,家裡人口多,父親收入少,一個月吃不上一次肉。尤其是到了冬天,每天早晚就是醃白菜幫就飯吃了。只有中午才熬一棵白菜。一棵白菜我們姐弟五個誰也吃不了幾口,就剩湯了。最後,連菜湯又蘸餑餑吃了。

父親為了不讓我們缺了營養,每月給我們解一次饞。我記得工廠開支的那天是每月十六號,父親就在廠裡的食堂給我們買一大飯盒油酥肉,帶回來給我們燴菜吃。聽父親說,油酥肉三毛錢一碗,父親花六毛錢買一大飯盒,下兩點半夜裡回家後,先放在院子的窗臺上,到中午做飯時,父親切兩棵白菜,泡把細粉,在大鍋裡一炒,當白菜和細粉快熬熟後,再把飯盒裡的油酥肉倒在鍋裡和燴在一起。

中午我們放學回家後,父親把飯早就做好了,大鍋裡是白菜粉條燴油酥肉,桌上是焦黃嘎嘎的玉米麵餅子,我們從大鍋裡每人盛一碗白菜粉條燴油酥肉,端到一邊去吃了,父親坐在炕上喝酒,父親的酒菜也是白菜粉條燴油酥肉,只是比我們多了一小碟韭菜花醃辣椒和花生米。父親喝酒的菜量不多,只是星星點點的幾樣小菜。

我們吃飽了,父親還沒喝完酒,他一邊喝酒一邊囑咐我們,要好好唸書,別貪玩。我們規規矩矩站在一旁聽著父親的教誨。父親喝完酒後,我們才上學了。

從第二天開始,我們又盼著下月父親開支的日子。因為到了父親開支後的第二天我們又可以吃到油酥肉了。

沒過兩年苦日子,家裡的日子就好過了,我們每星期都能吃到肉和魚了。從此,父親下班也不再買油酥肉了。

油酥肉究竟是怎麼做的我不知道,但我覺得吃起來很香。

到了七十年代,我參加了工作,也分配到了父親工作的工廠,每天中午到職工食堂買飯,在食堂明亮的大玻璃窗口,我看到了那一大盆醬紅色的油酥肉。油酥肉不貴,還是三毛錢一碗。每天中午我就買一份。吃過幾次後,我才吃出來了,油酥肉原來是用豬肉的邊邊楞楞和筋頭巴腦的下角料做的。我聽在廠裡職工食堂做廚師的二舅爺說,油酥肉的做法是將豬肉的筋頭巴腦和邊角碎肉切成小塊,掛上麵糊,在油鍋炸成焦黃,然後,用蔥姜熗鍋,把炸好的肉放到鍋裡,倒上骨頭湯,像燉肉一樣,放醬油花椒大料,用大火燉。時間不要長,時間長了,掛的麵糊就會脫落。那樣燉出的油酥肉,就不好看了,而且像粥一樣。所以開鍋後,燉幾分鐘就出鍋,因為肉已經炸熟了。

知道了油酥肉的做法後,我就不想吃了。因為我知道了油酥肉是用什麼做肉的了,再有,油酥肉也太香太膩。我偶爾吃一次,也是為了重溫一下童年解饞的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