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起重:从“呛水者”到“弄潮儿”

株洲网讯(株洲日报记者 廖喜张)40年来,在汹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中,株洲天桥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桥起重”)历经风雨饱经磨砺,有过不少失败的教训。通过改制和产品升级换代,天桥起重打开了新天地。昔日市场大潮中的“呛水者”,成长为引领行业前行的“弄潮儿”。

尝鲜改革:用工资指标参股以失败告终

天桥起重的前身是市起重机厂。始建于1958年的市起重机厂,地处田心,比邻当时的株洲电力机车厂,是原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桥式、门式起重机的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也是南方最大的起重机械专业生产厂家。

虽然没有株冶、株化那类动辄五六千人的大厂规模,但也惹人注目,在大干快上的时代,也曾红红火火。职工们回忆当年,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春节分鱼分肉,夏天有西瓜汽水。”对这些,很多职工都印象深刻,当时的企业甚至连胡椒都发。

进入90年代后,市场经济浪潮迎面扑来,很多国企开始运转不灵,市起重机厂也日显窘迫,订单渐次减少、效益逐年下滑,满负荷生产的状态越来越少,全额发放工资的月份越来越少,职工队伍开始变得人心惶惶。

怎么办?1995年,企业尝试股份制改造,让职工都来参股,但没有人掏出真金白银来,而是使用“工资指标”——大家用没有发齐工资的差额入了股。这次仅仅换了企业的名字,却没有触及到改革的根本问题,没有扭转企业不景气的局面。

厂里的技术骨干陆续选择了离开,有的南下闯荡,有的自己创业。人才的流失,让企业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

彻底改制:保产品不保企业让企业新生

1999年年初,企业咬紧牙关,连续两个月给职工发放了百分之六十的工资,这已是当时的全部家底。接下来的大半年,厂里再没发过一分钱。头顶着公家人光环的国企职工们,第一次有了前途未卜、生活无着的慌张。

还有出路吗?出路在哪里?1999年5月,在市国资委、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的主持下,企业启动了新一轮重组改制。通过多次调研、计划,确立了重组改制方案——保产品不保企业,对下岗职工的安置采取“三家抬”的模式,企业、政府、社会都承担一些。轻装上阵、重新组建股份制公司,租赁原来企业的厂房与设备,继续进行生产。

天桥起重总经理邓乐安当时是销售处处长,和另外两个厂领导牵头改制。但没多久,一个领导就退出了,没有办法的他只好和另一个牵头人到处找人,总算凑齐了9人的改制团队。大家都把房子抵押了,贷款凑出了启动资金,随后有100多名职工陆陆续续掏钱入股,“大家都没信心了,怕搞不起来。”

1999年年底,株洲天桥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2000年初,天桥起重拿下了河南一个2000多万元的大单,随后企业效益开始好转,逐渐走上正轨。2006年,公司按德国标准制造多功能机组,远销阿曼、俄罗斯;此后,天桥起重的产品一次次走出国门,走向了塔吉克斯坦、赞比亚、越南等多个国家。

厚积薄发,10年的努力终见收获。2010年,天桥起重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央地合作:打造高端智能支柱性产业集群

机械制造行业不可能无限期的增长,公司的下一步发展在哪里?

答案是多元化。

天桥起重先后进入专业物料搬运装备、煤炭机械、有色冶炼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主营业务从空中设备制造拓展到地面生产设备制造。“公司产品大部分属于进口替代,针对应用领域进行专用化定制,”邓乐安介绍。

2016年下半年,天桥起重还开拓了立体停车装备业务。目前,已打造了天元区行政中心、火炬大厦、天桥起重立体停车库等多个样板示范工程,开发了各种类型车库的控制技术和管理系统,并形成较为全面的产品系列。

2017年,天桥起重实现营业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长0.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增长9.22%;资产总额33.61亿元,同比增长11.93%。“其中,多元化业务营业收入已接近20%。”邓乐安透露。

目前,中国中车集团与株洲市政府的央地合作正在抓紧进行。根据此前公布的时间表,天桥起重将向时代电动发行股份,变身新能源客车生产商。这也预示着,未来的公司将实行双主业发展战略,即智能装备、高端装备的生产制造,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为地方经济再造一个支柱性产业集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