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上班族的噩夢:每天工作12小時,3小時在路上

有人說,看一個人上班的精神氣,大致就能猜出TA用的什麼通勤方式。

身居都市的上班族,每天的通勤方式無非三種:步行、公交、自駕。

兜兜轉轉,繞開了這一條街,轉身又投入到另一條街的噩夢。

你來或者不來,寸步難行的人與車都在那裡,不增不減。

時間不是自己的,是通勤的

在北京,人們平均每天的通勤距離達到13.2Km,每日平均通勤時長高達56分鐘。

而深圳上班族平均通勤時間44分鐘,過半通勤距離不超過5km。(來源於《2018年中國城市通勤報告》)

鄭州上班族的噩夢:每天工作12小時,3小時在路上

“早晨擠上地鐵的那一刻,彷彿踏上了運豬車,悲壯地給生活獻祭。”

居住在市外的小胡,工作在市裡,她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超過3小時。

超長的通勤時間,意味著每天都要早起,渾渾噩噩還沒醒,便已經在上班路上,飲食規律基本與你無緣。

鄭州上班族的噩夢:每天工作12小時,3小時在路上

“你想想,別人還在睡覺,你就已經在路上了,別人到家了,你依然在黑夜裡趕地鐵回家。

回到家吃完飯洗完澡,還沒什麼娛樂,你就要睡覺,因為明天你要早起,想想都崩潰……”

住不起CBD,通勤擠擠擠

大部分上班族集中在CBD上班,但這裡並不屬於他們,

高昂的房價和租金讓人望而卻步,很多年輕人迫於現實的無奈,

只能外擴自己的居住範圍,甚至跨城居住。

鄭州上班族的噩夢:每天工作12小時,3小時在路上

這樣的生活,已經成為都市年輕人無法繞過的痛。

為了省錢,小姜住在燕郊,工作卻在數十公里外的北京二環。

每天車還沒進站,她就開始思索要不要“放手一擠”,

但往往還沒做好“衝刺”的準備,她就被身邊的客流推到幾米開外。

鄭州上班族的噩夢:每天工作12小時,3小時在路上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變成了從家到公司,通勤壓力愈演愈烈。

自駕通勤也並不如意

可能有的人會說“既然那麼擠,還不如自己買輛車自在。”

其實並非如此!家住市區五環的李新,從家到地鐵站大概有兩公里,只能步行。

一年前,他開始自駕上下班。

通勤的舒適度稍有改善,可要操心的事情一下變得很多。

鄭州上班族的噩夢:每天工作12小時,3小時在路上

“擔心堵車會遲到。還總有亂開的、加塞的、喜歡按喇叭的,有時龜速行駛,還有撞車的。最可恨的是亂騎電動車的,車速快,喜歡亂竄,稍一不留神就會發生交通事故。”

開車上下班,李新覺得還是很累。

英國的一項研究表明:

通勤時間超過1小時,不僅會增加抑鬱症概率,還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並且和通勤時間短的人相比,個人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會更為低下。

漫漫旅途,浩蕩人生,在悽風苦雨中,追求幸福的我們,不小心又變成了抑鬱症的高危群體。

鄭州上班族的噩夢:每天工作12小時,3小時在路上

每座城市,甚至是每個國家,都有著同樣的通勤難處,

而我們都是這條上班路上的揹包客。

食五穀雜糧,乘坐著擁擠的地鐵公交,騎自行車通勤,穿行於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我們是同樣艱難的行者,也是同樣的夢想追尋者。

每個城市的輝煌和繁華背後,都有一群千瘡百孔仍默默努力不甘放棄的普通人。

今日話題:你在哪座城市?每天的通勤要花費多長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