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圓點女王、日本藝術天后、

精神病患者、怪婆婆等

諸多標籤加在一起

都不足以囊括

草間彌生

複雜而多變的一生

這位身材矮小的東方女性

在當代藝術領域是位不折不扣的巨人

她曾毫不留情地指出:

“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的作品”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從10歲開始

我就一直被幻聽、幻覺所困擾

我常常會看到河邊的鵝卵石向我襲來

看到遠山金光閃閃

聽到狗用人的語言和我說話

看到紫羅蘭長著人的臉

每次我都氣喘吁吁跑回家

把這一切畫下來

我用畫畫抵抗內心的恐懼

上帝為我關上了一扇門

又為我打開了一扇窗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兒時照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可以說非常大

我母親一直強烈反對我畫畫

她曾撕毀我的畫布

把我關起來體罰

甚至我在紐約出名後

她還寫信給我說:

每次在媒體上看到你的事

我都覺得很丟臉

我覺得愧對祖先

今天還跑去上墳

你小時候因為喉嚨生病差點死掉

如果那時候死掉的話……

我倆就是前世的冤家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全家照

(中間的小女孩就是草間)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65《無限的網》

並不全是

這只是一種媒介表達

他們有時象是細胞、果核般的生命體

有時則像長滿斑點的洞穴

或是枯枝遍地的荒原

通過他們我可以明顯感覺到

充滿細微繁殖力的意象

就是我作品中充滿生命的力量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童年的我對萬物充滿好奇

比如閉上眼睛的奇妙光暈、

鮮花、還有南瓜

我記得曾經相遇一顆連著藤蔓的南瓜

它摸起來柔軟

顏色和形態十分有趣

這顆南瓜還開口跟我說話

它總是讓我笑

它是蔬菜裡面最幽默的

從此

圓潤茁實的南瓜成了我的最愛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與南瓜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當時日本藝壇的保守作風

與沙文主義讓我窒息

美國的包羅萬象令我神往

戰後日本社會

也不鼓勵女性創作者自我實現

後來在美國藝術家歐姬芙的引薦之下

我終於在1957年底

帶了自己一千多張紙上作品

啟程赴美一償宿願

如果我沒有去美國

就不會有今天的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喬治亞·歐姬芙

被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大師之一

她是現代主義藝術先驅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我童年到青春期的成長環境和經驗

可能是我厭惡性愛的根源

我討厭男性性徵

也討厭女性性徵

這兩者對我來說

都是我恐懼的對象

因此我拼命做、

拼命做那些厭惡的、不喜歡的、

可怕的形體,然後超越它們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62《累積》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65《無限鏡屋——男性領域》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約瑟夫·康奈爾

我一生愛過的唯一

我和他談足十年柏拉圖式的戀愛

第一次見面他就對我一見鍾情

我從約瑟夫身上學到很多很多

他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

譬如說

那種基於侍奉神的立場進行創作的態度

他不是為了自己、名譽或金錢

而是為了親近神才創作

沒有比他更單純的人了

我認為他是全美國最偉大的藝術家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和約瑟夫·康奈爾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2017年《草間彌生·我們永遠的靈魂》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如果我不是因為精神疾病離開紐約

我會是安迪•沃霍爾藝術地位的

最有力競爭者

我在雕塑和裝置藝術領域的探索

引領了未來美國波普藝術的潮流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63《聚集:一千艘船的展出》

安迪•沃霍爾運用了類似的形式

他的“牛首交錯”出現於1966 年

甚至很多藝術家都借鑑過我的想法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66 安迪•沃霍爾 《牛首交錯》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無論生與死

藝術對我來說就是一切

我要用我的藝術

填滿億萬光年的浩瀚宇宙

我要讓地球上

所有人都看到我的作品

懷著這樣的希望

我的心在燃燒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60《INFINITY-NETS 1960》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60《INFINITY-NETS 1960》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在工作室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66《無限的愛》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66《那克索斯的花園》

擴展閱讀

草間彌生的圓點之路

從早年草間的圓點僅僅做為

精神官能症的再現

在1960年代被賦予了

反文化解放象徵之意涵

如今則透過當代藝術世界的轉進

已經完美嵌合著工業文化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52《無題》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65《無線鏡像》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66《無線的愛》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87《超出了世紀》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90《南瓜》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92《Sex-Obsession C》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1999《Dots (F.E.T.)》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2002《the obliteration room》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2010《草間彌生和南瓜》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2015《無線鏡像》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2015《Guidepost to the Eternal Space》

不過

令草間狂歡的圓點世界背後

始終暗藏著

草間彌生:“安迪·沃霍爾在模仿我”

關於存活

關於恐懼

關於愛與和平

背後的

黑暗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