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當山 金庸生前最嚮往的地方《倚天屠龍記》曾在此取景拍攝


這些年,只要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必然會有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 在金庸先生的筆下,武當山是出現頻次較高的地名之一。 在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中,武當派出場5次,分別在《書劍恩仇錄》、《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俠客行》、《飛狐外傳》中。

金庸先生塑造了武當派許多的正面人物,個個有血有肉,具有大俠風範,深受讀者們的喜愛,如開山鼻祖《倚天屠龍記》中的張三丰、“武當七俠”、《笑傲江湖》中的沖虛道長、《俠客行》中的愚茶道長、《書劍恩仇錄》中的陸菲青等等。 反角只有張召重、宋青書二人。 足以可見金庸先生對武當山與武當派寵愛有加。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金庸先生從未踏足武當山。 但至今,依然有不少人,是因為慕名金庸先生,才千里迢迢來到武當山旅遊、習武、問道的。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總面積312平方千米,又名太和山,是道教聖地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最高峰天柱峰金頂,海拔1612米。 在明朝,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嶽”、“治世玄嶽”,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地位聞名於世。 1994年12月,武當山古建築群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武當山的風景相當漂亮,特別是清晨的武當山,雲霧瀰漫,一枚紅日冉冉升起,金色的霞光照射在金頂上,仿若仙境。 武當山可春觀花海,夏可觀流雲飛瀑,秋可觀日出與層林盡染,冬可觀白雪皚皚,一年四季景美如畫。

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張紀中版《倚天屠龍記》在武當山開拍。 從山下的遇真宮到山上的金頂,張紀中先生及團隊,從中選擇了不少景點作為劇中的主要場景。

《倚天屠龍記》中蝶谷醫仙胡青牛住的地方,便是在武當山逍遙谷拍攝的。 逍遙谷全長8.5公里,太極宗師張三丰真人、明朝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當年就是從逍遙谷登上武當山。 逍遙谷常年雲霧繚繞,是個隱居的好去處。 如果您喜愛武術,逍遙谷每天都有武當習武弟子的功夫表演,“拳打武當,腳掃少林”的武當派功夫會讓你大開眼界。

紫霄宮在《倚天屠龍記》中出現的次數非常多。 紫霄宮,是武當山現存最完整的宮殿之一,坐西北朝東南,共有建築29棟,佔地面積約27.4萬平方米。 周圍山巒天然形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紫霄宮坐落正中,明永樂皇帝封之為“紫霄福地”。


在《倚天屠龍記》中,金頂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場景,張三丰、張無忌、趙敏、小昭等劇中主要角色在這裡有大量的對手戲。 張三丰教張無忌打太極拳的那場戲也是在金頂拍攝的。

 金頂海拔1612米,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賞到不同的美景。 除了自然景觀之外,金頂最著名的景點太嶽太和宮,通稱太和宮,位於天柱峰頂端,其建築群分佈在海拔1500米上下約200米的建築線上。宮室整體佈局充分利用天柱峰高聳霄漢氣勢,以明朝皇家建築方式,巧妙進行序列布局,突出神權至高無上的思想。

太和宮中,最令人歎為觀止的就是金殿,位於天柱峰頂端石築平臺之上。 整座金殿從內到外用了幾千斤純銅仿木質結構搭建而成,至今人們都無法得知以當時的科學水平,人們如何將這麼大量的銅運到一千多米的山頂。 很多人都不知道,武當山金頂是一幅天造地設的“玄武”圖,其自然山勢與宮殿建築渾然一體,呈現出一派活靈活現的龜息蛇盤之“玄武”氣象。


來武當山,南巖宮是必去的。 南巖宮,是武當山“三十六巖”中最美的一巖。 整體建築充分利用山頭、峭壁、巖洞等險境,建造的宮室、亭臺、山門等與環境渾然一體。 據說,在唐朝,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就曾在南巖修道,至今這裡還留有他作的一首詩。

南巖宮有著被稱為“天下第一香”的“龍頭香”,為虔誠信徒們膜拜。 龍頭香位於武當山南巖“天乙真慶萬壽宮石殿”外的絕壁懸崖上。 懸空伸出一座長約3米、寬約30釐米的雕龍石樑-龍首石,龍頭頂端,雕一香爐,那便是赫赫有名的“龍頭香”。 由於下臨萬丈深淵,敬龍頭香的人要跪著從窄窄的龍身上爬到龍頭點燃香火,然後再跪著退回來,稍有不慎,就會跌落懸崖而粉身碎骨,因此,“龍頭香”被稱為"天下第一香"。

很難想象走上龍首石,需要多麼驚人的勇氣。 在古代,香客們為了能敬天下第一香來表示自己的虔誠,很多香客都冒著生命危險去燒龍頭香,因此而墜巖殉命者更是不計其數。 清廷曾下令禁燒龍頭香,並在入口處設欄加鎖,但仍有香客們至生死於不顧,虔誠的冒死敬上龍頭香。 現在,懸崖處已經修起來柵欄,避免遊人不慎造成危險。 文/圖 納蘭小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