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之美

吴 哥 之 美


穿越千年吴哥

在一片废墟中

发现美的律动和永恒

它曾是一座辉煌的王城

以雄峻的建筑

精细的浮雕闻名于世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建筑群

是印度教与佛教信仰的极致

五百年前,它被战争病疫无情吞噬

在丛林里湮没成一片废墟

而今,文明重现

对柬埔寨人来说

吴哥不仅是一个地名

一处风景、一段历史

更是精神高地、灵魂所在

凝结着高棉民族至上的荣光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1295年,元贞元年,元成宗铁穆耳可汗派遣周达观带领使节团出访真腊王国,即今日的柬埔寨。

周达观在真腊都城吴哥住了整整一年,从生活饮食、建筑、风俗、宗教、政治、军事、奇闻逸事等等,把在吴哥种种见闻记录下来,写成了《真腊风土记》。

七百年前的周达观,一定无法想象,他的一本杂记可以影响欧洲人,影响四百年后吴哥的命运,左右20世纪柬埔寨的历史。

吴哥之美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1431年,真腊王朝被新崛起的暹罗族(素可泰,泰国)灭亡。吴哥城惨遭荼毒,城市被火焚,建筑上的黄金珠宝雕饰被劫掠,人民被屠杀。致死的传染病迅速蔓延,连侵略者也不敢停留,匆匆弃城而去。

真腊南迁到金边,吴哥城从此荒废了。雄伟的建筑被丛林覆盖,高墙倾斜,瓦砾遍野,荒烟蔓草,逐渐被世人遗忘。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数百年后

无人知晓有过真腊辉煌的吴哥

但历史上留着一本书——《真腊风土记》

作为最翔实的地方志

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

但只关心考试做官的民族

对广阔世界早已失去实证的好奇

这本被汉文化遗忘的书

却被发现新世界的欧洲人看到了

法国汉学家穆雷沙在1819年

翻译了法文《真腊风土记》

1860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

凭着这本书在热带丛林中发现了

沉睡四百年的吴哥

如今 全世界游客到吴哥

人人手中都拿着周达观的书

13世纪一位最伟大的中国旅行者

他的书被自己民族忽视

却在全世界受到重视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图片浮石


四百年,兴尽悲来,盈虚有数,命运毁灭与复生,在如此嘈杂的世间,我们需要一份敬默。

如果世间还有一种力量不被忘却,那就是文明。吴哥文明让世人惊赞,吴哥之美是人类最高思想的体现,是一种文化蔓延。它带着宗教、历史、建筑、雕刻、艺术,让全世界顶礼膜拜,更让吴哥流于时间之外,永世辉煌。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当年发现吴哥的亨利·穆奥惊叹: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

「吴哥」之名来自梵语Nagara,意指城市或首都。9世纪末,耶轮跋摩一世迁都吴哥,并选择巴肯山建立王城,从此拉开吴哥寺庙建筑的序幕。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与旧都洛雷寺相比

新修建的巴肯寺

短短十几年

就从罗洛斯遗址平面风格

转变为向上做山的崇高追求

这不仅是真腊王朝强盛的开始

也是吴哥寺庙建筑自我思考

自我信仰的起点

印度教里

宇宙的中心是须弥山

须弥山上住着湿婆神

山是宇宙中心稳定的象征

巴肯寺坛台分为五层

一层一层向上逐渐缩小

即便在自然山丘上

古代吴哥人也要用层层建筑

极致完成信仰与美的追求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王朝寺庙端庄森严,寺庙台阶陡直,每一层台阶仅能容下半只脚掌。向上攀爬不仅要手脚并用,五体投地,而且要专心一意,稍有懈怠就会摔下去,重者粉身碎骨。

很多人不解,这样设计楼梯岂不是很危险。但从没有信众会从梯上坠落,坠落的只是到此戏耍的游客。吴哥寺庙的崇高,建筑里信仰的力量,要用身体去攀爬时才能显现。在通向心灵修行的阶梯上,匍匐而上,才知道自己必须多么精进,谨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 ,精美的雕刻艺术令世人震撼。真腊王国早期遗址有很多红砖砌成的寺庙。于是,雕花工匠便在红砖上面做精细雕刻。砖雕传统使吴哥的雕刻,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仿佛拼图一样,只是暂时聚合,一旦岁月久远,就会产生崩毁的奇特力量。吴哥的雕刻艺术,宛如波斯的织毯,中国的刺绣,欧洲大教堂的窗花,如跳约的火焰,舒卷的云朵,像一次再也无法记起的梦,错综迷离。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黎明的曙光从遥远的天际亮起,吴哥寺是吴哥唯一朝西的寺庙,背向日出的东方。五座尖塔在微亮的天际线形成鲜明的剪影。看日出的人很多,每个人都面向东方,天地寂静无声,像是等待天神的降临。

吴哥寺沉静地映在水中,水上朵朵红莲开始慢慢绽放,一轮血红色的太阳从吴哥寺背后升起,浩大的金光宣告生命的苏醒,仿佛看到一个帝国逝去的灿烂。看到吴哥日出之美,有人鼓掌,有人默默离去,若有所失,有人如见本心,沉默伤感。吴哥城就像一部佛经,经文都在日出日落,花开花落生死起灭之间,等待一场个人的领悟。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阇耶跋摩七世,吴哥历史上一个最重要的君王,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君王。在执政时期,他以帝王的谋略与胆识,逐步将真腊王国由一个破败之国,发展成一个统辖54省的强大帝国。

他建造了巴扬寺,塔普伦寺。晚年,他将自己冥想静定的微笑面容,刻在许多建筑物上。那些微笑,高高低低,错错落落,无处不在。通过七百多年的灾难、饥荒、战争、瘟疫。但他一直闭着眼睛,只是淡淡地微笑着。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与敦煌的命运似曾相识

他们都曾经有着傲视天下的宝藏

然而伯希和几枚银圆

就换走王道士腰间的钥匙

那时的中国

洋人随便扔几个硬币

就有人帮他们打下云冈石窟的佛头

历史同样在吴哥上演

法国殖民柬埔寨90年

他们从墙上挖走精美的佛像

甚至把整个浮雕桥都拆走

巴黎居美美术馆

至今陈列从吴哥盗去的文物

他们用最粗暴的方式掠夺美

然而 美无法占有

它从不属于任何人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世人一再去吴哥

他们到底想在那片废墟里寻找什么

还是只想证明

曾经辉煌过的文明不会消失

而我们的文明呢

一千年后

会被后世之人膜拜吗

他们会景仰我们今日的生活吗

他们会在我们今日留下的建筑里徘徊吗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