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畢盟:夢在紐約的小姐姐終被斯坦福撩走,哥大你可長點心吧

學生背景

本科: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

申請方向:MPA/MPP,教育,國際關係

AD:Stanford ICE, Columbia QMSS, Johns Hopkins MA, Upenn Social Policy, CMU MPP (with scholarship), NYU MPA, Georgetown MPP

Rej:Columbia MIA, Chicago MPP, Harvard Education

題記:申請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大四上的我每晚都會例行回顧一下剛剛過去的一天,很快我就發現自己每一天都直接或間接地為申請做了一些努力:在一些深夜,我刷掉了GRE1100填空;在其中一個下午,我拉著室友去靜園幫我錄了NYU的Video Essay;在一些百無聊賴的日子裡,我在一些學校的官網挖到了一些新信息;還有一個傍晚我突然構思出了文書的框架。如果從開始備考Gre的六月算起,我“每天為申請做點事”的日子差不多持續了七個多月(請讓我算上背單詞和刷知乎提問“在xxxxxx University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所幸,在這七個多月或者是更長一段時間裡,我為了“有好學校上”所傾注的努力還是得到了回應。

專業選擇與自我定位

我很早就決定在美國進行我的研究生學業。因此,我成為了我們這一級最早和世畢盟簽約的一批學生之一。在我本人的興趣和mentor P老師的建議下,我一共申請了MPA/MPP, 教育和國關三個專業,主申MPA/MPP。教育的申請更多是源於自己對彩票校割捨不下的念頭,誰曾想居然運氣好到開了獎。忍不住奉勸大家申請的時候也要大膽嘗試彩票項目,不能給自己留下遺憾的機會。

1、歐洲交換

一直以來,我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在撩撥我:“沒有比交換更合適的在20歲去歐洲生活半年的藉口了”。除了決定出國和簽約世畢盟外,我上大學迅速做的另一個決定是大三時去歐洲交換。不管是MPA/MPP還是教育,一段表現出色的海外交流經歷都是申請時履歷上一個大大的加分項。

我的建議是在交換期間無論如何也不能將學業完全拋之腦後。浪遍歐洲的我沒有謹記mentor的教導,一門課成績非常不可愛,學校在轉學分時也毫不客氣的照單全收,以致於申請的時候差點沒敢放交換經歷,至今不知道有沒有成為申請中一個關鍵的扣分項。而且我認為交換也不只是成績單和簡歷裡潛在的加分項,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也是一個考驗自己在國外適應能力甚至生存本領的機會,並可以在未來考慮研究生去向時更加審慎。

2、實習

我申請的項目除了JHU的MA項目之外,基本都是純粹的就業導向性項目。MPA和MPP致力於為公共領域輸送人才,不強調專業出身,畢業後的就業去向也非常多元。這樣的項目在近年來愈發看中申請者的工作經驗。大學期間紮實的實習是申請MPA和MPP的敲門磚。同時,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優勢會更加明顯。我的三段實習包含一段證券和兩段諮詢。我認為我在一家big name管理諮詢公司的實習為我的申請增添了不少亮色。

3、一拖再拖的GT

至於GT,我的建議和所有過來人都一樣:越早準備越好。我數學基礎不夠好,GRE的Q一直達不到理想的分數,所以一直拖到了年底,最後一戰還只搶到了石家莊的考位,當時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雖然我從大二就背完過一遍GRE單詞,但放了一年多沒看,到大三暑假硬是三分之一都想不起來。不過背下GRE主要靠過輪數,每一遍背過速度都會快不少,幾輪下來就基本差不多了。而且GRE的單詞都是在美國生活和學習很常見的詞,如果有和我一樣的權遊腦殘粉又不喜歡背GRE單詞的話,可以去翻翻劇集。因為GOT裡沒幾句話就會出現那麼幾個GRE單詞(我才不會說我好多單詞背下來都是靠刷GOT)。託福則需要常年的英語練習和積累,由於有口語和寫作的部分,並不是簡單刷題就可以取得高分的。

4、躲不開的GPA

GPA無疑是貫穿我整個申請季的一塊心病,是我申請裡最大的一塊短板。可以說“操勞著蒸蒸日上(?)的申請事業時每次突然擔心失學都是因為突然想到了自己的GPA”。但如果成績不理想也遠不用絕望,像我開篇說過的,申請是一場拉鋸戰,如果年級低還有很大的空間去追趕,就算是我最後都不滿意的GPA,若是細看也是比大一時高了一截。此外,不僅很多項目並不把GPA看成最重要的考量標準,所有項目都不把GPA作為唯一標準。

5、文書

而不管是MPA/MPP還是教育都非常重視文書的寫作,這都是硬性指標之外的實力展現。大家需要做的是去認真research自己的項目,這將對申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處以斯坦福教育的AD為例。我申請的方向全稱是International Compartive Education(國際比較教育),而我恰恰有在亞洲、北美和歐洲三個洲生活並接受正規教育的經歷,這與我的項目極其契合。雖然我的實習很solid,也很big name,但其實與教育無關。因此在實習和成績都發揮有限的情況下,背景和文書的結合成了我拿到錄取最核心的因素。

所以除了提升自己之外,我最大的建議就是要學會把自己的優勢儘可能的突出,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和項目去契合,向招生官證明自己不僅有能力,而且比其他人更適合這個項目。

GGU與我

GGU對我的幫助非常大。我自認為是一個非常喜歡徵求別人意見的人,尤其是人生規劃上非常相信前輩的意見,因此決定出國後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一定會尋求相關中介的幫助。

總體規劃上,GGU的清北案例非常豐富。在幫助我進行選校規劃等戰略籌備時提供了很多意見。比如說,在我正式申請前想要直奔MPA/MPP項目,在聽從mentor意見後將幾個教育項目也加進入了自己的清單,最後的確收穫了喜人的結果,對我的碩士規劃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文書的溝通修改方面,GGU表現得很專業。從最早的brainstorm開始和我一起挖掘之前的種種經歷,並帶我一遍一遍的梳理文書的結構和邏輯,反饋也非常高效。P老師大概是世界上收過我最多封郵件的人了吧hhh

除了學員課程之外,GGU也為我提供過不少gt資料,並協助我完成了wes成績認證,GT寄送等各種流程。此外我還使用過一次GGU的模擬面試,對於梳理自己思路和發掘自己弱點非常有幫助。最終面試表現應該還不錯,面試後2天時間賓大就給我發offer了。

最後,GGU在網申環節也給了我許多幫助。雖然網申細節對於申請結果其實沒有太大影響,我在填寫時依舊有無窮無盡的問題,生怕自己一個舉動和該校失之交臂。所以我前後總共截了四五十張圖,將我任何問題都攢著請mentor給我解答。

對我個人而言,mentor的存在還可以起到定心丸的作用!每隔一段時間例行挖掘自己缺點然後開始擔心失學時,我就要忍不住嚴肅的問一遍mentor,“我是不是會有好學校上?”,然後得到肯定的回答還是會讓我收穫一部分蜜汁自信。不過玩笑歸玩笑,在申請過程中,個人的積極參依舊是最重要的部分。希望大家可以在持平穩的心態的情況下,為自己的目標付諸儘可能多的努力。祝2019 fall申請者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