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2018年下半年全國教師資格考試《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真題及解析

1.考試時間為120分鐘,滿分為150

2.請按規定在答題卡上填塗,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不予評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一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塗黑。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質高低的重要標誌是

A、經濟發展水平

B、科技發展水平

C、人口結構狀況

D、基礎教育水平

2、下列主張屬於儒家教育思想的是

A、有教無類

B、道法自然

C、絕聖棄智

D、以史為師

3、我國教育史上首次納入師範教育並實施的學制是( )

A.癸卯學制

B.五四三學制

C.壬寅學制

D.“六三三學制”

4、人們常說“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二個月喊爸”一說法所體現的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是()

A、穩定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個體差異性

5、通過“道德兩難故事法”提出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學者是()

A、馬斯洛

B、皮亞傑

C、柯爾伯格

D、羅森塔爾

6、在發生火突時,使用乾粉滅火器進行滅火,正確的步是( )

①將滅火器提到距火源兩米左右的上風處

②倒置滅火器,握緊壓把

③除掉鉛封,拔出保險銷

④右手用力壓下壓把,左手拿著喇叭筒,對準火源根部噴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教育研究中,訪談法與問卷法相比()

A.更具客觀性

B、更有利於做大樣本研究

C、更易對數據進行編碼處理

D、更有利於對問題進行深層次研究

8、某小學為弘揚民族文化,圍繞“中國風“,組織學生在課外開展書法練習、風箏製作、中國結編織等活動。這屬於()

A、學科活動

B、科技活動

C、遊戲活動

D、主題活動

9.小英幫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輔導功課後感到很快樂、這種情感屬於()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

10、小學生學寫新字時,先聽教師講解,觀察教師書寫示範。這時的技能學習階段處於(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練

11、芳芳學習不懂的問題就會主動向老師請教。她採用的學習策略是( )

A、精加工策略

B、認知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資源管理策略

12、小濤認為這次考試取得好成績是因為自己運氣好。依據維納的歸因理論,這屬於

A、穩定、外在、可控歸因

B、不穩定、外在、不可控歸因

C、不穩定、外在、可控歸因

D、穩定、外在、不可控歸因

13、明確出教學就是闡明“把一切事物教繪一切人們的全部藝術”的著作是( )

A、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B、盧梭的《愛彌兒》

C、夸父紐斯的《大教學論》

D、洛克的《教育漫話》

14、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結構中,地方課程與囯家課程在地位上具有()

A、平等性

B、層次性

C、輔助性

D、從屬性

15、小學教科書的編排形式應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不僅要符合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的要求,還應符合(

A、社會學的要求

B、政治學的要求

C、生態學的要求

D、衛生學的要求

16、教師不是分學科進行系統的知識傳授,而是為學生創設學習環境,田學生很據自己的興趣在教室或其它場所自主學習。這樣的教學形式屬於( )

A、在線課堂

B、網絡課堂

C、開放課堂

D、翻轉課堂

17、小學開設的科學、藝術課程。其課程類型屬於()

A、分科課程

B、綜合課程

C、活動課程

D、經驗課程

18、在《金色的魚鉤》教學開始時,張老師說:“同學們,前面我們通過學習《七律長征詩》,領略了紅軍長征的非凡氣概,今天我們再來感受一下紅軍過草地的艱難困苦"這種授課的導入方式屬於( )

A、設疑導入

B、溫故導入

C、情境導入

D、故事導入

19、巴班斯基認為,應該把教學看作一個系統,從系統的整體與部分之間、部分與部分之間以及系統與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作用之中設計教學。這一教學理論稱為( )

A、教學環境最優化

B、教學內容最優化

C、教字過程最優化

D、教學方法最優化

20、小明數學考試經常得不到高分,但數學老師從小明較好的計算能力、圖形感知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方面分析,認為小明具有較強的數學學習潛力。這種評價屬於( )

A、相對性評價

B、絕對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個體差異性評價

二、簡答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1、簡述影響學生有意注意的因素

22、簡述家校合作的途徑

23、《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專業知識”維度包括哪些領域?

三、材料分析題(本大題2小題,小題20分,共40分)閱讀材料,並回答問題。

24.一天,黃老師要求學生背誦課文。才過了五六分鐘,幾個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就來找老師背誦並得到了老師表揚。這時小偉也要求背誦,幾個同學了哈哈大笑,因為小偉有智力缺陷思維緩饅,說話不流暢,普通孩子用幾秒鐘說的一句話,他卻需要一兩分鐘才能講清楚,黃老師望著小偉漲紅的臉,徽笑著說:“好的。小偉,你來背,不著急,慢慢來,小偉用那特有的發音,一字一句認真地背誦起來。5分鐘過去了,小偉一字不差地背完了。

黃老師激動地豎起大拇指說:“小偉,你真棒!教室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小偉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1)結合材料,評析黃老師的做法。(10分)

(2)教師應如何何對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進行教育。(10分

25、材料:

一(2)班的林老師上完《要下雨了》一課之後,設計了兩項作業:(1)請你回家把小白兔碰到的有趣的故事講給你最喜歡的入聽,(2)你還想知道下雨前其他動物的表現嗎?可以跟家人交流一下。第二天,林老師剛走進教室,學生紛紛迫不及待的彙報作業的完成情況,還輪著說:我好喜歡這個作業哦!

(1)結合材料,評析林老師的作業設計。(10分)

(2)談談教師佈置作業的基本要求。(10分)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有6小題,任選1小題作答,多答只按第一小題計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學專業方向,選擇作答。26為中文與社會,27為數學與科學,28為英語,29為音樂,30為體育,31為美術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題目的題號塗黑,未塗或者多塗均無效。

26、請認真閱讀下文,並按要求作答

爬山虎的腳

學校北邊牆上滿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從小院的西牆爬上去,在房頂上佔了一大片地方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些葉子綠的那麼新鮮,看著非常舒服。葉尖一順朝下,在牆上鋪的那麼均(Jun)勻(yun),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空(Kong)隙。一陣風吹過,一牆的葉子就蕩起波紋,好看得很.之前,我只知道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麼能爬。今年,注意了,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爬山虎的腳長在莖(jing)上。莖上長葉柄(bing)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像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2018下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爬山虎的腳觸著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下,使它緊貼在牆上。爬山虎就是這祥一腳一腳的往上爬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畫圖上蛟(jiao)龍的爪子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牆,不幾天就萎了,後來痕跡也沒有了。觸著牆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巴在牆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

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要分析本文的結構特點。(10分)

(2)如指導小學中年段學生學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設計一個教學活動方案,指導學生觀察植物生長過程並學寫連續性觀察日誌。(20分)

27、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並按要求作答


2018下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1)什麼是分類思想?如何培養學生的分類思想?(10分)

(2)如何指導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分類思想,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針對“整理房間”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方案並簡要說明理由(20分)

28、請認真閱讀以下材料,並按要求作答


2018下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指出上述材料的教學重點和難點(10分)

(2)如指導小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導入和新授環節的教學活動,並說明理由(20分)

29、請認真閱讀下述材料,並按要求作答


2018下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要分析歌曲的特點。(10分)

(2)如指導低年段小學生學唱本歌曲,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擬定的數字目標,設計“加入課堂打擊樂器,豐富歌曲表現力”教學環節並說明理由。(20分)

30.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並按要求作答。


2018下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動作方法:兩腳自然左右開立與肩同寬上體稍前傾,兩腿屈膝,兩臂後舉;兩臂自然向後預擺,同時兩腿隨著協調彈性屈伸;起跳時兩臂由後向前上方有力擺動,兩腳迅速蹬地,充分蹬身髖、踝關節向前上方跳起,騰空後挺胸、展體、延伸使身體儘量伸展;落地前收腹、屈膝、小腿儘量前伸;落地時腳跟先著地,並立刻屈緩中,保持身體平衡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簡要說明“立定跳遠”的教學重點、難點。(10分)

(2)如果指導水平二的學生練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新授環節的教學方法並說明理由(20分)

31、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並按要求作答


2018下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2018下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請根據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務:

(1)什麼是剪紙的裝飾紋樣?請列出6種剪紙的裝飾紋樣。(10分)

(2)如指導低年段小學生學習,試擬定教學目標。(10分)

(3)依據擬定目標,設計導入環節和作業評價環節並說明理由。(20分)

一、 單項選擇題

1.答案: D [解析]基礎教育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質高低的重要標誌。

2.答案: A [解析]有教無類

3.答案: A [解析]癸卯學制

4.答案: B [解析]順序性

5.答案: C [解析]“道德兩難”是科爾伯格

6.答案: D [解析].上風處是泡沫式滅火器

7.答案: D [解析]有利於進行深層次研究

8.答案: D [解析]圍繞“中國風”展開的是“主題活動”

9.答案: A [解析]道德感

10.答案: A [解析]觀察和看示範屬於操作定向

11.答案: D解析]資源管理策略社會人力資源求助

12.答案: B [解析]不穩定、外在、不可控

13.答案: C [解析]誇美紐斯《大教學論》

14.答案: B [解析]我國把課程分為國家、地方、學校三個層次

15.答案: D [解析]教科書的編排形式要有利於學生的學習,符合衛生學、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的要求。選衛生學。

16.答案: C [解析]屬於開放課堂的特點

17.答案: B解析]綜合課程

18.答案: B [解析]溫故導入

19.答案: C [解析]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20答案: D [解析]教師對小明的評價屬於個體內差異評價

二、簡答題

21.參考答案:

影響有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

(1)對活動目的的理解程度

(2)對活動的合理組織

(3)對興趣的依從性(間接興趣):

(4) 主體的意志努力,排除內外因素的干擾。

22.參考答案:

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相互聯繫,可通過以下途徑:

(1)互訪

(2)建立通訊聯繫

(3)定時舉行家長會

(4) 組織家長委員會

(5)舉辦家長學校

23.參考答案:

專業知識維度包括以下領域:

(1)小學生髮展知識

(2)學科知識

(3)教育教學知識

(4)通識性知識

三、材料分析題

24.參考答案:

(1)案例中黃老師的做法是值得讚賞和借鑑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黃老師遵循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一一個別差異性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因材施教。案例中小偉智力缺陷,跟班級其他普通孩子相比,存在諸多問題。黃老師認識到這一差異性,針對小偉的特殊情況,採用了個性化教育方式。

其次,黃老師身體力行發展性評價基本理念。案例中,當小偉一字不差背誦完, 黃老師給予了他積極肯定的評價,肯定了小偉的學習過程,並有利於促進小偉的發展,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

再次,黃老師持有正確的教育觀、積極的學生觀,並恪守師德要求。師德規範要求,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黃老師並沒有因為小偉的智力問題歧視他,而是積極樂觀地鼓勵他、幫助他:黃老師在班級其他同學面前也做到了為人師表,給學生樹立了榜樣,有利於營造互幫互助、健康的氛圍。

(2) 作為教師,對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的教育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

②掌握對隨班就讀特殊兒童進行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③為隨班就讀特殊J童制定個性化的成長髮展計劃。

④積極引導班級其他普通兒童正確看待,為特殊童的隨班就讀營造健康的環境。

⑤家校合作,鼓勵家長參與。

25.參考答案:

(1)林老師的作業無疑是成功的,既實現了教學目的,又受到學生一致好評, 效果顯著。

首先,作業的內容具有代表性,作業形式不拘泥於傳統,既有利於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又容易讓學生接受,積極參與。林老師上學生將課文關鍵內容,課後以講趣事的方式轉述給他人,形式簡單,參與度高,無形之中還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作業具有一定得開放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林老師以一道開放性的題目,鼓勵學生課下積極探索,與家人一起交流,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師在佈置作業時,應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①作業的內容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的要求,並要有代表性,要有助於學生鞏固與加深理解所學的基礎知識,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能力。

②作業分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學校應通過班主任來調節學生各科作業的總量,防止學生負擔過重。凡能在課內完成的作業,就不應當佈置到課外去做。

③佈置作業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並規定完成的時間。對比較複雜的作業,教師也可以適當地提示,但這種提示應是啟發性的,不能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

④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檢查的目的是瞭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鞏固的程度和實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便發現教和學兩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

四.教學設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