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碟櫃入手

如今不管是電腦還是其他數碼設備(手機等),性能都得到飛躍發展,一部高清電影動不動就是10G、20G,而一部3A遊戲大作更有可能高達40G~50G。一般電腦、手機、平板的容量已經不能適應這類需求,這就需要一個數據存儲的設備,為了方便電腦、手機、平板、智能電視等設備快速訪問,我選擇了玩客雲 + ORICO WS200RC3,玩客雲複製文件下載跟管理,ORICO WS200RC3 複製文件存儲,功能以及價格都能滿足我的需求。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奧瑞科 ORICO WS200RC3 是一款3.5英寸雙盤位 RAID 硬盤櫃,搭載 Type-C USB3.1 接口,USB3.1 進一步提升了傳輸速度,RAID0模式下最高達到10Gbps。雖然現在的主流設備還是使用USB3.0的多一些,但是以後USB3.1會越來越普及,所以現在準備一款USB3.1的硬盤櫃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記得以前有個80G的移動硬盤,在當時來說算是很大的容量了,不過是USB2.0的接口,每次想拷貝一些高清電影總是要等很久,所以說數據存儲設備的容量很重要,但速度都市很關鍵。USAP是USB-IF所制定的一種志在提升大容量存儲設備傳輸速度的新協議,並降低CPU的利用率、數據延遲和等待時間,USB3.0已經開始普及,支持USB3.1的WS200RC3自然也會支持。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WS200RC3 的外殼是全鋁合金材質,陽極氧化磨砂工藝擁有不錯的光澤與手感。主題是一體成型的,兩側是獨立的鋁合金板,而且鋁合金板上佈滿規則的圓形小孔,有利於內部的空氣流通,工作的時候能提高整體的散熱效果。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這個硬盤櫃搭載的都是3.5寸的臺式機硬盤,雖然外殼都是鋁合金材質,並不是很重,但是裝上硬盤後整體重量並不小。底部有四個厚實的黑色橡膠墊,首先可以保證穩定性,不會輕易滑動,其次也可以抵消硬盤工作時的震動,從而減輕噪音。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安裝硬盤前需要先拆開前面板,因為都使用的六角螺絲,所以需要使用附送的螺絲刀來拆裝。全鋁的機身很有Mac的味道,做工倒也不錯,面板結合也比較平整緊密,圓形小孔的邊緣平整,排列也比較整齊,也沒有劣質的感覺。

PS:螺絲都擰的比較緊,附送的螺絲刀小了些,擰的時候有些不便。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拆下面板後就能看到兩個塑料材質的硬盤支架,使用抽屜式的安裝方法,可以輕鬆抽出來。放上硬盤後還留有約2CM的空隙,在以後拆卸更換硬盤的時候可以很方便的抽出硬盤。另外硬盤也很貼合支架,只有極小的間隙。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支架的每一側都有兩個螺絲孔,跟硬盤上是對應的,而且位置都很精準,安裝的時候沒有發現位置不對的現象。官方一共附送了8個螺絲,正好夠安裝兩塊硬盤,正常使用沒有問題。不過以後要是缺螺絲就有些不妥了,希望官方以後能多附送幾個。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抽屜式的安裝確實方便,兩個硬盤之間也有一定間隙,而且跟外殼之間也有留有餘地。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在支架的頂部還有兩個硬盤工作指示燈,這跟電腦上是一樣的,藍色是待機,紅色表示工作。在正面的面板上對應位置也有兩個小孔,能夠清晰看到燈光。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跟前面板一樣,背板也是可以拆卸的,同樣是四顆螺絲固定,不同的是主板跟硬盤接口都是固定在背板上的。這部分的部件之間都有較大的間隙,也利於工作中散熱。

PS:拆開看之後發現其實空間還不小,要是安裝一個小一些的靜音風扇,散熱會不會更好一點了,等什麼時候手癢了來試試。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主板做工比較精細,主板中間那個黑色較大的芯片就是主控,臺灣祥碩的ASM1352R,支持雙通道SATA3組RAID轉USB3.1 GEN2。相關資料網絡上有很多,這裡不再闡述,總之可以提升不少性能。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整體做工值得肯定,外殼的用來也很紮實,厚度超過3mm了。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ORICO WS200RC3的所有操作按鍵、接口都在背板上,由上往下分別是模式開關、Set、USB-C、開關、AC。其中模式開關、Set用來設置硬盤的工作模式,具體按照個人需求實用就行了,而另外的插孔、按鍵功能也不需要多介紹了。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USB3.1 GEN2 的數據線,官方附送了A-C、C-C兩根線,主要是現在臺式機已USB-A接口為主,而筆記本大多是USB-C了,這樣用戶也方便一些。

PS:剛拿到數據線有些疑惑,插頭跟普通手機上的USB-C線不同,明顯要長很多,這應該試USB3.1 GEN2的特點吧,10Gbps的速率對線材的要求也不同。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另外,外接電源是3.5尺寸硬盤必備的,因為是雙硬盤,供電要求自然更高,附送的電源輸出試12V、4A,功率達到48W,應該能讓它吃飽了。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ORICO WS200RC3 一共支持4種工作模式,RAID0、RAID1、PM、SPAN;PM就是普通模式,你接幾塊硬盤幾個分區,電腦上就是原樣顯示的;RAID1 就是雙盤容錯模式了,這是在需要較高的數據安全要求的時候才會用,因為實在浪費容量,我就不選用了。

而RAID0、SPAN模式有些類似,看起來都是把兩款硬盤合併為一個實用,不過RAID0模式下兩塊硬盤是並行工作,速度更快,只是數據丟失風險較大。而SPAN是順序寫入模式,只有第一塊硬盤寫滿後才會寫入第二塊。所以為了速度也就降低一點安全性了,畢竟只是視頻、軟件安裝包等等,就實用RAID0吧。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按照示意圖設置好開關,並按下Set鍵後開啟,在10~15s後就設置成功了,電腦上識別出的就是一塊硬盤,容量是兩塊相加。使用了沒什麼區別,就跟平時使用一塊硬盤一樣,初始化分區後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我使用的MacBook Pro還是USB3.0的接口,測得的速度如下圖所示,不過Mac下計數是1000而不是1024,所以還是到Windows下測試一下。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PC上同時支持USB3.0、USB3.1,這樣也能對比一下,Disk Speed Test 所測得USB3.0速度都略高於Mac測得的數據,也許是我的MacBook Pro老了點。而同樣在Windows下USB3.1的寫入速度略高於USB3.0,但是讀取速度沒有明顯的區別。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數據,USB3.0與USB3.1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從數據來看應該已經是機械硬盤的極限了。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HD Tune Pro 測試數據,USB3.0狀態下數據要低一些,但在USB3.1下的表現還比較滿意。跟上面兩款軟件的測試數據讀取速度沒有太大出入,不過因為最近硬盤裡面已經存了不少東西了,其他沒有暫存的空間,而HD Tune Pro的寫入測試需要刪除分區,只有作罷。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在RAID0模式下,面板上方的兩個指示燈都是同時閃耀的,這也就證明並行工作的狀態了。

一加一大於二-ORICO WS200RC3 陣列硬盤櫃入手

總結

我使用的RAID0模式是重要速度而降低數據安全的做法,數據安全就靠硬盤自身的質量,平時大多存一些劇集、電源,並不是太重要的數據,但如果你的數據很重要還是建議選擇RAID1模式。當然,也不要期待能做到服務器級別的安全性,畢竟不是一個級別的。

而在當下非常強大數碼產品便攜性的時候,一般設備的硬盤容量都不會太大,一些不十分緊要的數據就可以交給ORICO WS200RC3這樣的陣列硬盤櫃負責。同時支持的硬盤容量也不小,單盤最高支持10T,足夠存下很久的數據了,不用去考慮哪個文件重要哪個不重要了。做工精緻、性能優良,如果硬盤支架在加上固定裝置、增加一個靜音風扇應該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